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选>立"江海赋"一类大致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汉书·艺文志>和<文心雕龙>的影响,二是汉魏六朝水赋创作的实际情况,三是萧统本人的山水爱好.此类所收木华<海赋>、郭璞<江赋>两篇作品,前者雄伟壮丽,奇拔不群;后者条理明畅,气势宏大,皆着意于壮丽宏大意象的选择描绘,表现出对穷变于声貎的极致之美的追求,从中亦可见萧统崇尚壮丽宏大之美的大赋观.但这两篇赋在汉魏六朝水赋中,并非成熟的山水文学作品,尚处于山水"喻诸心性德行"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论汉魏六朝连珠体的演变与文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文学中的连珠体肇兴于汉,陆机则完善了连珠体的体式,发展为连珠体“理要”的正格;南朝时由于当时文学风尚的影响,连珠体的写作呈现个性化与抒情化的特征,形成了多样化的“别格”。也就是说,连珠体的发展正好与汉魏六朝时期整个文学与文化的演变发展密切相关,故由连珠而论汉魏六朝文学,可以见微知著。隋唐及其后的连珠体无论在体制还是成就上都并没有超出六朝时期,又可见连珠体在汉魏六朝时期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三国志》注引《魏略》关于曹植"诵俳优小说数千言"的记载具有重要的小说史价值。通过对先秦汉魏俳优俗赋的考察,可以发现曹植所诵"俳优小说"实则是俗赋。相关的出土文献、传世文献均表明,在汉魏六朝时期,俗赋已经发展出以演诵故事为主的一脉,成为唐宋说唱文学的源头。以"俳优小说"为切口和出发点,继续考察敦煌俗赋与变文、话本的关系,可以发现俗赋是唐宋转变、说话等讲唱文学产生的文体基础。据此可以推论,白话小说的母体源出于汉魏六朝以来的俗赋。如此则可将中国白话小说的起源追溯至汉魏六朝时期的俗赋。  相似文献   

4.
<正>"古诗与汉魏六朝文化研究"栏目创办于本刊2013年第3期,为本刊人文社科版常设的重点专题栏目,旨在对汉魏六朝文化及其背景下的先唐古诗展开深入探讨。该栏目每期聘请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相关学者主持,发表1~3篇该领域内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1篇主持人语。所发学术论文,用主持人木斋先生的话说,"基  相似文献   

5.
徐国荣 《学术研究》2001,(3):116-119
相比于隋唐及其后的文学而言 ,汉魏六朝文学有其特殊性 ,其一 ,“文学”的概念由朦胧到清晰 ,但具体过程还需要论证 ;其二 ,汉魏六朝 80 0年间 ,各种学术思潮交杂其中 ,道教和佛教两大宗教也从诞生和传入到逐渐发展壮大 ,与文学的关系始终纠缠不清 ;其三 ,许多文体开始孕育并发展成熟 ,文体彼此之间往往有交互的关系 ,但由于资料的匮乏或残缺 ,若要对当时某种文体作深入的研究并不容易 ;其四 ,80 0年间战乱频仍 ,许多典籍遭到破坏 ,或毁于兵燹 ,或坏于人为 ,致使今天的研究常常遇到资料上的困难 ,地下实物也由于掘墓之风和魏晋六朝之薄葬而…  相似文献   

6.
唐代赋论内容比较集中在对汉魏六朝古赋及唐代新体律赋的争议评价上面,并与当时文艺思想上不同倾向的论争相联系;而律赋理论及《赋赋》、《赋谱》等作则是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成果,对宋以后律赋评论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晚明诗论家许学夷以精于辨体著称,其《诗源辩体》通论先秦至晚唐诗之演变。所论汉魏六朝诗部分,力求调和七子派宗汉魏黜六朝与六朝派嗜好“偏奇”、公安竟陵“诡诞相尚”之间的理论对峙,通过对诗歌体制中俳偶、声韵等因素的详尽考察,把握汉魏六朝诗歌的流变轨迹,并对此前“诗溺于陶”的辨体命题予以修正,为该段诗史研究确立了系统的辨体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8.
贺付开 《船山学刊》2009,(4):181-184
唐代传奇小说兴盛的原因,从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来考察,是与史传文学,汉魏六朝小说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这在前人文学史论著中多有涉及。本文则着重从唐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科举制度等原因.来论证唐传奇小说得以在唐代繁荣兴盛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本访谈约请刘跃进先生就秦汉魏晋六朝文学与文献研究以及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作了深入的论述.刘先生从自己的学术经历谈起,具体论述了"文学史的文献学研究方法"、汉魏六朝文学研究的困境及其出路、<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与秦汉文学的再评价等问题.他在访谈中提出传统文献学的四层次说、文献学在当代的发展、东汉文学研究领域的新开拓、新世纪古典文学研究"走向通融"的趋势及其深刻的变化:文学本位意识、文献基础意识、理论创新意识等诸多创见.访谈也体现出凝聚在刘跃进先生具体研究背后的学术理念与学术方法.这些新意迭出的见解不仅对汉魏六朝文学的研究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青年学者而言,也具有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船山诗学崇尚真情,对汉魏六朝诗歌中的质朴自然之情加以推崇,呈现出汉魏六朝祈向。这一祈向体现了崇尚悲美与自然的精神,是楚歌中悲情的传承,对清代文学特别是道咸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岳进 《社会科学论坛》2006,(16):171-175
从汉魏六朝的具体赋作出发,结合<文心雕龙>的相关篇章,探析<文心雕龙·诠赋>中关于"写物"与"体物"的创作理论.这是刘勰在充分研究汉魏至宋齐赋体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前人理论的精华,加以发挥创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连珠体的起源、命名及著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连珠体的起源,虽然有不同的说法,但认为连珠体始于扬雄的说法当有所据.连珠肇名定体后,历代皆有创作,在汉魏六朝达到鼎盛,从而在各类文献著录中占据一席之地,并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相沿不变.以"连珠"作为文体名称,虽然是一种形象譬喻,但就其结构特性而言,也可谓名副其实,准确恰当.  相似文献   

13.
关于《四六丛话》的骈文艺术蕲向,有"取法汉魏"与"推重欧、苏而薄徐、庾"之说。但是,将孙梅在《四六丛话》中关于汉魏、六朝、唐代、宋元各个时期骈文书写的相关论述综合起来看,孙梅认为唐代是骈文的极盛时代,他的骈文艺术蕲向或者说艺术宗尚,是唐代的骈文书写,而不是汉、魏或宋代以欧、苏为代表的骈文书写。孙梅之所以以唐代的骈文书写作为自己的骈文艺术蕲向,一是唐代的骈文将审美性与实用性合而为一,无六朝、宋代骈文之短而兼有两者之长,较好地解决了意义表达与形式之间的内在矛盾;二是唐代骈文最能体现庙堂文学的格调。  相似文献   

14.
汉魏六朝文体辨析的学术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体辨析是汉魏六朝文学批评的基本前提 ,而其学术渊源则来自《七略》和《汉书·艺文志》。二书“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的思想 ,对汉魏六朝时期的文学、史学乃至佛学 ,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此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和佛学家无不在这一学术思想指导下工作 ,并因此构成了本时期主要的学术背景。在这个背景中开展的文学创作和批评 (包括总集编纂 ) ,都鲜明地带有追溯源流的特征。它不仅使文体辨析更趋细致、周密 ,而且各文体源流有自 ,对纠正当时写作体例混乱、文本不明等时风末弊 ,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7,(5):127-133
当赋体文学发展到东汉时,有些赋的末尾开始出现诗歌,在体制上属于赋的一部分,学界多以"赋末附诗"称之。纵观整个汉魏六朝,涉及赋作11篇,附诗18首。赋家在赋末附诗,主要是源于抒情言志的需要;同时,五七言诗的出现,也是重要因素。这一文学现象背后,暗含的是诗歌和辞赋之间相互承续、渗透和影响的复杂关系,故"赋末附诗"也为汉魏六朝的诗歌和辞赋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依据和视角。  相似文献   

16.
赋话与诗话、词话一样,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赋在历代不大受到重视,评论赋的赋话也缺乏认真的研究整理,有关文献资料颇多散佚,学者深以为憾。香港大学何沛雄先生历年来致力于汉魏六朝赋的研究,著述丰富,成绩斐然。仅笔者所知,近十几年来,除发表论文外,还著有《汉魏六朝赋家论略》和《汉魏六朝赋论集》两部专著,并编订了《赋话六种》和李调元《雨村赋话》。何先生正在多方搜辑旧文,有编纂《赋活丛编》之志。《赋话六种》收录清王芑孙《读赋巵言》、魏谦升《赋品》、刘熙载《赋概》、浦铣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的《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历经四年精心编纂,于今年新春奉献到广大读者面前。汉魏六朝诗歌上承风、骚,下启唐、宋,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的出版,对于学习、研究这一断代诗歌的伟大成就,对于了解中国诗歌发展的规律,对于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对于弘扬祖国民族文化,对于探索  相似文献   

18.
<正> 纪行赋或称述行赋、行旅赋,是汉魏六朝赋的一大门类。根据臧荣绪和刘勰所论,纪行赋的主要内容特征可归纳为:1、记述与经历之地有关的人文掌故;2、摹写经历之地的山水景观。据此考察现存汉魏六朝所有的纪行赋,我们认为,他们的说法近乎事实,是可取的。这一时期的纪行赋,或侧重记述“人物”,或侧重摹写“山水”,或  相似文献   

19.
六朝时期建康丝绸贸易的繁荣,建立在六朝国家、统治集团、小农商贩阶层都有从丝绸贸易中获利的需求之上.六朝建康丝绸贸易是欧亚海上丝路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与香料奢侈品是最重要的交易物资,处于六朝政治军事控制之下.六朝建康丝绸贸易没有缓解六朝通货紧缩的形势,相反是加剧通货紧缩,导致财富迅速集中到六朝统治集团手中,小农商贩大量破产的重要原因.六朝建康丝绸贸易将小农经济、世家大族大土地所有制、国家财政与欧亚丝路贸易相联结,使六朝社会经济深受其影响.六朝都市商业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是建康丝绸贸易所导致的畸形繁荣.  相似文献   

20.
唐人传奇之出现,一方面源于志怪的精致化、文章化,另一方面则与汉魏六朝杂传的小说化有关。正史之外的汉魏六朝杂传,由于与史的疏离状态,较少受到正统史传撰写规范的束缚和制约,从而在不自觉中走向了小说,孕育了传奇的胚胎。如果说志怪主要在题材方面为唐人传奇提供了开拓方向的话,那么,杂传则主要是在文体方面为唐人传奇提供了基本范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