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得和损失是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运用的两个新概念,在我国尚未将其作为独立的会计要素进行核算,造成在理论和实务中面临利得与损失与现行六大会计要素的要素归属、已实现与未实现利得和损失在报表中列报混淆与不统一等两个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为规范债务重组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12号——债务重组》。“新债务重组准则”最突出的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二是允许债务人确认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三是对债务重组进行了重新定义。这几个变化对债务重组双方。尤其是债务人的会计结果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打开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道,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对我国的原会计准则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其中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在结合我国特定背景的同时,充分实现了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新所得税准则与原准则比较不论是理念还是方法都有重大变化。新会计准则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其相关信息的披露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与旧准则相比,会计重心由原来的以利润表为重心转向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从而使所得税的确认、会计处理方法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以来,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开始相应地颁布了一些实施全面收益观的政策和准则,我国也在这一背景下开始了全面收益观的落实试行。利得和损失这一概念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被提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本文在分析全面收益观落实之后对传统的财务计量的影响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希望能够提高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  相似文献   

5.
以证监会对非经常性损益的修订为事件,选择深市2004年度披露的非经常性损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价误差方法以及加入虚拟变量的日内收益和隔夜收益的回归分析方法,并将非经常性损益区分为非经常性收益和非经常性损失后分组进行分析,从市场微观结构角度对非经常性收益和损失的信息噪音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事件日后的非经常性损失定价误差明显降低,其信息噪音降低,而非经常性收益只有最大值组的定价误差明显降低。日间收益和隔夜收益的回归结果表明,由于非经常性收益和损失造成暂时偏离价值的价格会迅速得到修正,非经常性收益和损失的信息噪音降低。证监会对非经常性损益的修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信息噪音,政策实施后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会计准则关于会计要素的主要变化是明确提出了利得(gains)和损失(losses)两个新概念。本文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中利得和损失的表述,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利得、损失的披露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证券市场的逐步开放 ,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为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环境和投资方向。《企业会计准则 -投资》的颁布 ,使企业能正确确定投资成本 ,确认投资收益 ,而企业的投资活动因此也更灵活、更快捷 ,更有效、更迅速的获得收益 ,扩大再生产。1999年 1月 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 -投资》与现行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中有关规定相比 ,在投资业务的确认、计量、披露等方面均有较大变化。一、在投资准则中 ,较为充分地体现了稳健原则的要求 ,表现在以下几下方面 :⒈在投资准则第十条…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坏账损失采用备抵法核算,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这种处理办法与客观事实不符,而且不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对坏账损失应作为会计差错更正或会计估计变更处理,不仅吸收了备抵法的优点,而且能真实反映确认的收入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袁艳红 《决策探索》2009,(12):39-39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下称现行准则),对原准则关于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统一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大修改,将企业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列入费用项目和资产项目。但该准则在实施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和难点,如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开发阶段资本化条件的确认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稳健性原则又称为谨慎性原则,是会计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需要运用判断作出必要的估计时包含一定程度的谨慎,或者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且每种方法和程序都具有相同的理论上和逻辑上的正确性,会计人员不知采用哪一种方法处理时,稳健性原则要求在不影响真实性的前提下,应当采取保守的做法,尽量避免高估资产和收益与低估负债和损失,要求会计人员倾向于对好消息的确认(如利得)比对坏消息(如损失)需要更多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借款产生的费用,并非全部作为冲减当期利润的损益反映在利润表上,对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时发生的借款费用,可以因资本化而计入资产.长期以来,由于确认依据不明确,借款费用资本化成为个别股份公司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重要手段,也是困扰财务人员的一大难题.<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的颁布,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明确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计算依据和方法,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规范采取层层推进的方式,确保了该准则总体思路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会计实务的发展以及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的发展,人们对于少数股权的处理日益关注.尤其是在我国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等内容中,对于少数股权的处理发生重大变化.本文以实体理论为理论出发点,分析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中对于少数股权在合并报表中的列示等方面的变化,并且举例对少数股权在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中的账务处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准则职工薪酬会计核算的主要变化,接着从确认、计量、辞退福利的确认和计量三个方面分析了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并提出了对新准则相关会计核算办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规定:在非货币性交易情况下,如果不涉及补价,交易双方均不确认非货币性交易损益,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一般按照换出资产的帐面价值确定;在涉及补价的情况下,从收到补价方看,由于在资产交换过程中部分资产价值的赢利过程已经完成。因此,应以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为基础,确认收益;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相关税费,扣除补价,再加上已确认的收益,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但在实际处理这类交易时,由于企业的交易行为难免会涉及诸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税金问题,使得确认补价收益和换入资产入账价值问题变得复杂化。但是,涉及税金的收益核算问题,现行的准则及有关指南中并未作出明确规定和解释,笔者拟就该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了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的三次变革,总结出债务重组会计所涉及的两个核心问题:(1)“债务重组利得”确认为何种会计要素入账;(2)债务人用于偿债而转让的非现金资产或股权在计量时采用何种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16.
陈琴  王宜刚 《决策与信息》2010,(11):143-143
《企业会计准则》将报表结构定为四表一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作为新增的第四张主表,涵盖了原利润分配表的全部内容,并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内容,集中体现了全面收益理念,应用时需格外注意一些新变化,如贯彻“资产——负债”观念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对新旧准则下无形资产不同的处理进行了对比,进而从定义、确认和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报表披露等方面的变化着手,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处理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无形资产审计应注意的问题,以为审计实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一、认真分析净资产收益率的构成,挤干利润水分按照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九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的要求,上市公司年末要编制利润表附表,以反映净资产收益率的构成情况,以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000401)2003年末利润表附表为例,主要包括以下项目(见表格1):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000401)2003年末利润表附表报告期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全面摊薄加权平均2003年2002年2003年2002年主营业务利润27.6423.928.3723.38营业利润7.487.647.677.47净利润8.566.738.796.5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626.788.8…  相似文献   

19.
利润表在财务会计报告概念框架中占有重要地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润表的名称、列报的依据、列报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变化.本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利润表的变化情况作出分析,并对利润表的发展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0.
张虎 《管理科学文摘》2010,(14):186-187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以下简称新准则),与现在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以下简称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做了较大变动,如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取消了旧存货准则中商品流通企业的采购费用不计入商品采购成本的规定;用于存货生产的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等等。本文从存货的总体内容,存货的总则及其确认, 存货的计量,存货的披露等方面对新旧存货准则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执行新存货准则后对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新准则相比旧准则规定更加清晰、紧凑、严谨,规范,与国际财务会计准则逐步趋同,更加能够适应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实行新准则后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从而为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加有用的决策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