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给出了BCI-代数X的伴随半群中任一元素σ是X的自同态的充要条件,并得到了m-正蕴涵BCI-代数和广义正蕴涵BCI-代数的一些自同态.  相似文献   

2.
引入了BCI-代数正蕴涵部分的概念,给出了Zm(X)非空的充要条件及Zm(X)(∪)Zn(X).  相似文献   

3.
王阳  徐少贤 《南都学坛》1999,19(6):13-15
从剩余半群的角度,探讨了正蕴涵BCK-代数的伴随半群的若干重要特征,给出了BCK-代数是正蕴涵的等价条件。  相似文献   

4.
引入了BCI-代数X的广义强蕴涵a-理想和广义模糊强蕴涵a-理想的概念,讨论了它们的关系和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5.
借助于L_fuzzy集的4种截集,给出了有界交换BCK_代数的L_fuzzy代数理想的几种等价刻画.  相似文献   

6.
本文引入了 AF(B)BCK-代数,讨论了 BCK-代数 B 与 BCK-代数 AF(B)之间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7.
引入了BCI-代数上多项式的概念 ,并讨论了几种BCI -代数环  相似文献   

8.
引入了p-半单BCI-代数的导群和广义a-结合BCI-代数的导半群的概念,并给出了p-半单BCI-代数的一个导群列和广义a-结合BCI-代数的导半群列。  相似文献   

9.
引入了p-半单BCI-代数的导群和广义a-结合BCI-代数的导半群的概念,并给出了p-半单BCI-代数的一个导群列和广义a-结合BCI-代数的导半群列.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BCI一代数的伴随摹群与伴随半群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在p-半单BCI-代数之下它们是同构的.  相似文献   

11.
正蕴含及具有(S)条件的BCK-代数是BCK-代数类的两个重要子类,本文利用伴随半群给出了这两类代数的完整刻划。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正定复矩阵Schur补的性质,应用子(矩阵)结构讨论了正定复矩阵,给出了一类正定复矩阵判别法,以及两个正定矩阵的Kronecker积与Hadamard积的复正定性。  相似文献   

13.
论交通经济带的一些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区域经济系统的空间演化与交通运输线的联系日益密切,一种依托交通干线不断集散与融合人口、产业、城镇、物流、能流、信息流的空间地域综合体不断生成并迅速发展,这种独特的空间地域综合体被称为交通经济带。主要阐述交通经济带的基本概念、基本类型、基本性质、空间及构建模式,以及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专业英语教学应加强师资与教材建设,教学中应注意加强专业词汇的掌握、加强英语思维训练、强调获取专业信息等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自现代学科立场亦即一般意义上观,"红学"应属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一个具体领域,并不是一门独立学科。即使从特殊角度考察,《红楼梦》研究也难以成为具备自主性品质的专业学问。"红学"成"学"之因,必须从华夏固有的经学本源中探索,从"脂学"及其学统形成的历史脉络中追寻,这也是一门旧有之学实现学科重建的历史与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代背景出发 ,通过对《共产党宣言》精神实质的再认识和再学习 ,透视了苏东剧变的内部动因 ,批判了社会主义运动失败论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在客观评价当代资本主义的同时 ,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漫长曲折性和艰巨复杂性 ,以及各社会主义国家在当今历史时期中的主要历史使命和任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家类型的分析及对劳动回报率所产生的影响,作者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及从文明基础、地缘关系、自然生态、人自身发展和发展进程诸方面加以思考,使创建学习型社会更具实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ERP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产生的原因 ,提出企业要成功实施ERP ,必须在业务流程重组和基础工作扎实的前提下 ,作好企业的需求分析 ,在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总体规划 ,分步实施。并阐述了国产ERP软件应该在本地化的基础上 ,明确市场定位 ,加强产品的售后服务和后续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19.
试论言语交际中的模糊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糊现象是客观世界的普遍现象,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在言语交际中,语言的模糊性在认知系统发生作用,形成一种制约言语活动(从编码到解码)的机制——模糊机制.言语交际的实践证明:模糊语在语用上有正负值之分,带正值的模糊语能丰富语言的表现活力,因而有助于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自古至今,对题名为司马相如的《美人赋》,聚讼不已。本文试图由小及大,借助对赋中之"金鉔"以及与之相关人物丁缓的探索,进而考察《美人赋》的流传,从而,考定司马相如《美人赋》的真伪,考定其《美人赋》产生的大致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