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大名旦书画各具特色 提起梅兰芳(1894—1961年),可谓家喻户晓.他是杰出的京剧大师,与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有"四大名旦"之誉,梅为之首.他也是"梅派"艺术创始人,中国旦角创艺立派的第一人,中国进军好莱坞的第一人,他广受赞誉,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曾经倾倒无数的中外美男.在西方人眼中,梅兰芳先生俨然成了中国京剧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
惠斌 《炎黄世界》2013,(1):37-37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苟慧生四位名角,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他们同演旦角,风格却迥然不同:梅派端庄华贵,尚派婀娜刚健,程派含蓄深沉,苟派妩媚活泼。在艺术上,他们是互不相让的对手。20世纪20年代开始,他们在剧目上的竞争就是一例。这一时期,他们争相编演新戏,出现了传诵一时的“四红”、“四佥扩、“四反串”剧目。  相似文献   

3.
张颂甲 《中外书摘》2008,(12):13-15
1949年夏,我在天津《进步日报》(原天津《大公报》)任文教记者。同年10月底,梅兰芳先生应邀由上海北上北京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会后,他应邀到天津市作短暂演出。《进步日报》采通部主任李光诒同志(后任北京《大公报》副总编辑、《财贸战线报》总编辑)派我去访问梅兰芳先生。  相似文献   

4.
文华 《老年世界》2006,(21):24-25
程砚秋(1904-1958),生于北京,工青衣,满族。程砚秋是我国京剧界“四大名旦”之一,是一位“文武昆乱不挡”的全才,他的表演艺术、人品、思想修养都很好,不仅在中国内地有很高的声誉,在海外也有很大的影响,拥有众多的程迷。  相似文献   

5.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养老已成为老年人最为关注的事情。精神养老自然离不开文化生活,而作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承的中国,戏剧这一自古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更是被老年人所钟爱。生活中,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爱好戏曲的老年人总是占绝大多数,在炊烟袅袅的山村农家,在繁华都市的公园、社区,总能看到老年戏迷拉着京胡、二胡,扯开嗓子,摇头晃脑地唱着京剧、湘剧、花鼓戏。有的老人一边走路一边嘴里还不忘哼着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阿庆嫂与刁德一的对唱,甚至在一起聊天时,也离不开谈论京剧大师梅兰芳,湘剧名家徐绍清,花鼓戏名旦肖重奎等。  相似文献   

6.
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他虽然已去世多年,但在京剧艺术上的成就,至今仍是空前的。梅兰芳出道于清末民初,开始起红于京、沪时,各大戏班都把他视为一棵摇钱树而争相邀请,甚至为此打得头破血流。  相似文献   

7.
盂静 《金色年华》2013,(2):66-69
1961年夏天。梅兰芳陪别人去北京阜外医院看病,没曾想,把他自己留在了阜外。他从没想过自己会病重。断断续续口述的《舞台生活四十年》还在报上连载着,前往新疆参加铁路通车典礼的机票已经买好。梅兰芳的儿媳屠珍回忆说,8月4日,从北戴河会议赶回来的周恩来到医院看望梅兰芳,临走时还说:“我明天回北戴河,下次回来再来看你。”  相似文献   

8.
朱洪 《中外书摘》2007,(9):11-13
刘半农与日本小鬼吵架1919年12月4日,陈独秀、周作人、朱遏先、陈百年、马幼渔等11人至北京东兴楼,为即将赴法国留学的刘半农、童德禧两人饯行。因准备赴欧留学,刘半农12月1日起停授文法课。  相似文献   

9.
尚小云,先习武生,后学花脸,其后因前辈们见其扮相秀丽,遂让他改学旦行,一举成名。1927年,由北京《顺天时报》发起选举名伶,尚小云被选为四大名旦。新中国成立后,尚小云曾建立了尚小云京剧团;后移居西安,受聘于陕西省京剧院;1976年4月,在西安逝世。  相似文献   

10.
张兰 《当代老年》2010,(11):40-40
梅兰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戏曲艺术大师,而且还是一位讲究饮食保健的养生学者,这从他的饮食习惯和食疗的一些秘笈中即可看出。按理说,梅先生的养生之道有利于延年益寿,但他仅活了66岁,为何他会早逝呢?笔者结合中西医养生理论,认为梅兰芳先生精于养生而不能长寿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徐珣 《老年世界》2014,(13):12-13
“福太太”毫无“福气” 梅兰芳27岁时,经姑母和启蒙教师吴菱仙做媒,与16岁的“崇雅社”坤班青衣福芝芳确定了恋爱关系,并很快结为伉俪。福芝芳出身于满族旗人家庭,十分酷爱京戏,与梅兰芳一样都是师从吴菱仙。掌门戏为《王宝钏》《生死恨》等。婚后福芝芳为了支撑丈夫的大业,甘愿告别舞台,肩负起梅家的家务、事务和剧务“三务”重任。福芝芳生育了9个子女,大多夭亡。成人的只有四子葆琛、五子葆珍、老七葆胡和幺子葆玖。  相似文献   

12.
刘孜 《当代老年》2006,(1):23-23
梅兰芳自幼年就边学艺边学画,成名之后,不但没有将绘画放弃,反而拜多位绘画大家为师,齐白石就是他拜的绘画老师之一。  相似文献   

13.
北京砖雕位列中国砖雕艺术"四大名旦" (京雕、徽雕、苏雕、晋雕)之首,大多作为京城官吏、富豪宅院的厅堂、大门、照壁、祠堂、戏台、山墙和园林等建筑的装饰,形成了一种官式风格特征.北京砖雕一直由张氏家族进行传承,至今历经六代,他们始终保留着纯手工制作的技艺特征.北京市政府认定张彦为北京砖雕项目唯一传承人,并授予誉名"砖雕张".2009年,北京砖雕入选第三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965年出生的张彦,八岁时跟随父亲张世全和堂伯父张贵荣学习砖雕手艺,他们说张彦这孩子"心比较干净",能坐得住.作为北京砖雕目前唯一的传承人,张彦始终坚持着纯手工的砖雕制作特征.  相似文献   

14.
《职业》2011,(15):F0002-F0002
为展示办学成果,彰显办学实力,4月28日,新乡技师学院举办2011年办学方向咨询年会。省职业培训教研室主任孙儒本、副主任邵小英,郑州经济开发区、芜湖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12个市产业集聚区代表,名优企业代表,新乡技师学院领导朱性福、赵举水、张林、刘文艺出席了会议,学院党委书记朱性福主持年会。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经纪人: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客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石 《职业》2006,(9):24
从业者档案姓名:朱建新从业时间:四年从业经历:链家地产区域经理,2005年北京房地产优秀经纪人和朱建新接触过的人都会发现,他颠覆了人们对于房地产经纪人的印象。他似乎不够圆滑与聪明,但看问题,做事情间却又透着笃定与敏锐。在他看来,过程比目的更重要,亲和力比口才更动人。  相似文献   

16.
《炎黄世界》2010,(4):1-1
这一期,由于各地作者的大力支持和读者们的热情关心,我刊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努力奋进。在本期上,我们刊登了有关刚刚去世的朱厚泽同志的一组文章。朱厚泽同志是原中宣部部长。他博学、儒雅、多思、谦虚,以倡议“三宽”而闻名广世。“三宽”思想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在新时代的运用与发展,对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知识分子有无穷的吸引力。本期头篇文章《当今文化焦虑问题》,是朱厚泽同志留下的不多的著述之一,文章以他一贯的风格,  相似文献   

17.
小敏 《当代老年》2007,(1):50-50
梅兰芳生前很注意保养,常服用各种保健中药,并以养鸽、绘画自娱,但梅先生却未能高寿,因急性心肌梗塞突发,仅活了66岁。相比而言,“爱吃肉”的昆曲大师俞振飞却活到了92岁。按理说,梅先生的养生之道有利于延年益寿,为何早逝呢?  相似文献   

18.
1913年,梅先生在北京吉祥戏院演出新编京剧《孽海波澜》,外加一出老戏;而不远处的丹桂戏院,正由著名老生谭鑫培演出。两家对台,结果是吉祥的观众挤不动、丹桂的座儿掉下去几成,最后两天更冷清了。事情过后,梅兰芳有一天去逛西山戒壇寺,忽然碰上一位举步轻健、风度飘逸的瘦  相似文献   

19.
多年前曾听过这样一段相声,甲说:“你能把《离骚》背出来,真是高人。”乙说:“不高啊,才一米七。”这里,甲说的“高人”指的是“水平高”,乙则曲解为“个头高”,这样一曲解,便造成了幽默的态势。不论在说话作文中还是在人际交往中,妙用曲解,都能给表达带来新颖鲜活、揶揄嘲讽、幽默含蓄等特殊效果。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有一次与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先生一同赴宴。席上,张大千向梅兰芳敬酒说:“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敬你一杯酒。”在场听者无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张大千先生解释说:“你唱戏,动口;我画画,动手———君子…  相似文献   

20.
高敏 《当代老年》2007,(4):33-33
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湫,以编创新腔闻名。他的“程派”戏大多以演唱为主,而观众最津津乐道的也是他所独有的“程腔”唱法。实际上,程砚秋长期练习太极拳功夫,对舞台上演武戏的方面也下过苦功,但因为观众太喜爱他的演唱,所以他的武艺总是找不到机会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