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规律在本质上应是决定论的──兼评对科学规律认识的因果性倾向廖廷弼现在,人们越来越深深地感觉到自然科学作为哲学的重要基础,对哲学的发展起着愈来愈重大的推动作用。人们亦愈来愈重视对科学规律哲学蕴涵的认识与挖掘,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哲学的范畴体系,但在认识...  相似文献   

2.
张加华 《理论界》2010,(10):90-92,57
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论战,是本世纪以来科学和哲学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尤其是上个世纪上半叶引起了极大的反思浪潮。本文将就卡尔·波普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批判中的关键性观点进行解析,如决定论、规律、历史的认识,试图廓清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选择与转化     
1.决定论、非决定论与选择 决定论和非决定论之争,是近、现代科学和哲学争论的核心问题。争论的实质是:动力学规律和统计规律谁是对自然界最基本的描述。虽然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并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但人类最优秀的大脑在这里碰撞出来的理性之光却启发了人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对马克思历史规律观的讨论与历史决定论紧密关联。而历史决定论的模式可以概括为两类:即自然因果论模式以及实在目的论模式。康德的先验历史哲学通过反思判断力对自然因果论与目的论进行调和,其历史规律观得以克服这两种模式。这为马克思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借鉴。但马克思是在历史科学的前提下,通过实践活动重新界定因果概念。其历史规律概念不但未导向历史决定论,还真正扬弃了包括康德在内的思辨历史哲学讨论模式。  相似文献   

5.
决定论是关于各种事物相互之间具有规律性联系的理论,在历史上,它是一种发展着的科学规律观。非决定论否认这种规律性的联系,是与决定论相对立的规律观。在近代,决定论带有机械论的性质,人们都称它为机械决定论。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不断地改变着决定论的形式,使规律观经历了一元决定论、统计决定论和或然决定论的根本变革。或然决定论是决定论的现代形式,即是当代的科学规律观。  相似文献   

6.
<正> 哲学中的必然性、偶然性范畴和自然科学中的决定性规律、统计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自然科学中,人们称决定性规律为必然性规律,称统计规律为偶然性规律。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自然界本质的许多规律被发现,自然科学的每一项成果都能为哲学提供新的依据,从而丰富了哲学的内容。物理学中统计规律的提出,对哲学上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及规律、因果性等范畴,发生了深刻影响。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7.
论波普尔的历史发展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发展理论是历史哲学中一个重要而敏感的问题。历史决定论认为,历史发展遵循着必然规律,因而历史科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历史领域的必然规律。对此,波普尔有不同的看法。他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以及《猜测与反驳》等著作中,借助对历史决定论的...  相似文献   

8.
商逾 《文史哲》2003,40(3):104-109
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依次经历了从理性历史决定论、人性历史决定论到唯物主义历史决定论三个理论形态的演进和深化的过程。从大学时代的法哲学研究到《莱茵报》时期 ,是马克思的理性历史决定论的形成时期。从《莱茵报》到《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 ,是马克思的人性历史决定论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哲学的贫困》时期 ,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决定论的形成时期  相似文献   

9.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其批判哲学中提出并阐释了知性范畴理论,而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狄尔泰则在其人文科学中提出和讨论了生命范畴理论。本文从两类范畴的提出背景、产生渊源、性质特点和适用范围等方面作了一种比较性分析,这不仅一个侧面展示了康德哲学对狄尔泰的深刻影响,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命范畴理论对于狄尔泰哲学理论构架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船山道论     
王船山作为宋明理学的批判总结者,对道范畴作了大量的论述,既把这一古老范畴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阶段,又通过道与其他范畴的联结构筑了他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一道在传统哲学中具有本体、规律、过程、道德原则等内涵,王船山对道范畴的规定虽未超出这些范围,却比以往的理论要深刻得多。船山以前,道的本体规定大要有四派。  相似文献   

11.
<正> 决定论是承认一切事物具有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的哲学学说,在哲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历史唯物论,即是历史决定论。资产阶级思想家以“非决定论”来否认人类社会必然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有人以“非决定论”和“选择论”来攻击决定论。有人以决定论的近代形态即机械唯物主义形态,来界定决定论的性质与特征,认为它是不科学的东西。同其他哲学范畴和思想观点一样,决定论随着人类科学与哲学的发展,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为了说明决定论的本义及其正确性,对于决定论同非决定论之争作出恰当评价,有必要研究决定论的历史形态。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中,道德责任是一个关键概念。人们通常认为,道德责任依赖于自由:只有人是自由的,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才负有道德责任。但是,从决定论的观点看,人不是自由的。这样便产生一个重大的道德理论问题:自由(以及道德责任)与决定论是不是相容的?一些哲学家主张自由与决定论是相容的,而另外一些哲学家则认为两者是不相容的。后者的观点通常被称为"自由论"。自由论为"不相容论"提供了经典论证,并且深入地探讨了自由与道德责任的关系。但是分析和批评表明,自由论的观点和论证存在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13.
“只有人才珍藏过去,只有人才拥有未来。”人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生存、发展,需要揭示事物过程的规律,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塑造自己、创造世界。《在过去和未来之间》一书就是有关把握事物过程的规律的理性探索,讨论的中心问题是从决定论与非决定论问题入手,由此超越、分离出用来描述事物过程性质的决定性与非决定性问题,最后达到有关“把握具体事物过程的规律”的深入理解。该书值得重视的有以下几点: 一、发现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问题研究的描述论转变,并由此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问题,是当前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趋势:一是维护客观事物过程的决定论观点;二是以各式各样的综合谋求决定论和非决定论二者的  相似文献   

14.
在辩证决定论的研究中 ,人们以往比较关注它的社会历史内容 ,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其他内容。其实 ,辩证决定论具有三个理论维度 ,即自然运动的维度、社会发展的维度和精神生活的维度。这三个维度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并统一于人类实践活动。把任何一个维度绝对化 ,都会导致对辩证决定论的片面理解 ,损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作用机制及其政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力资本与新经济增长理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源于以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为基础的动态经济学。它已经历了四大发展阶段(或形式),即资本决定论、技术进步决定论、一般的人力资本决定论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与劳动分工决定论。资本决定论增长理论的典型表达形式是哈罗德一多马模型。这一模型证明只要通过政府干预,就可以使经济获得长期稳定均衡增长,但它不能解释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带来资本利润下降与生产规模收益递增的矛盾。以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技术进步决定论”增长理论证明技术进步可以实现经济的长期均衡增长,但是它解释不了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哲学界对实践唯物主义、主体性问题、历史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社会形态的演化图式及其能否超越等问题的讨论,历史决定论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学术问题。这一抽象的哲学问题又因苏联和东欧的政局变化而成为当代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焦点问题之一。垄断资产阶级的御用文人弹冠相庆,纷纷著书立说,宣告共产主义的“大失败”,社会主义“历史的终结”,历史决定论的破产,这些指责比波普早就提出过的那些论点在理论上没有丝毫的进展。因此,要论述历史决定论,特别是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就必须回答波普对它…  相似文献   

17.
王振复 《学术月刊》2012,(8):101-111
三十多年来的中国美学史著写作,无论有关中国美学的断代史、通史、艺术门类史、范畴史还是佛教史等,均初获丰硕成果,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艺术哲学与文化哲学等治史理念与方法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而近年来对中国美学及其历史研究的所谓"破产"、"走进死胡同"与"困境"等说法,多陷于偏颇。事实上,研究者预设诸如"审美意识"、"美学理论"、"美学范畴"或"文脉"之类作为个别美学史著的主要研究对象,并非其研究理念和方法陷入了"困境"与"偏至",而是学术研究的自由。关键在于方法与对象的相互适应、逻辑与历史的如何统一。从文化、哲学角度研究中国美学史,也不是糟糕的"文化决定论",批评者所谓"面向事实本身"实为一伪命题。其所言"文化"、"哲学",不是其相应美学史的"外在"与"异在",而是涵泳、高蹈与沉潜之美学理性的"本在"。所谓"美学是美学,哲学是哲学"之说欠妥。  相似文献   

18.
卡尔—波普尔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他不但在科学方法论、科学哲学领域有突出的贡献,而且在历史哲学、政治哲学问题上也有独到的看法。他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把矛头直指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理论界引起了轰动。本文试图从《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一书入手,分析波普尔批判马克思的方法、目的,并论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因果问题是认识史中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环节。它同哲学的其它问题一样,也贯穿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尖锐斗争。决定论原则同反决定论原则、机械决定论原则同辩证决定论原则之间的斗争一直贯穿在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并引起哲学工作者的关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4,(5):35-40
雷蒙德·威廉斯针对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界出现的"经济决定论"现象,从理论上对决定、上层建筑、基础等范畴进行了批判并作出新的界定,旨在把文化从"决定论"和"反映论"的束缚中拯救出来。他提出用"中介论"来修缮"反映论",试图消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文化与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二元对立的割裂状态,为研究工人阶级大众文化扫清障碍,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拓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向度。威廉斯"拯救文化"的思想对当下具有启迪意义的同时也存在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