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土工合成材料与风积砂土界面作用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工程中.土工合成材料与土的界面作用特性是关键的技术指标.因此利用直剪试验和拉拔试验研究土工合成材料与土的界面作用特性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经编土工格栅、无纺土工布和土工网为加筋材料,以风积砂为填料。通过直剪试验和拉拔试验研究土工合成材料与风积砂土的界面作用特性.为沙漠地区土工合成材料加筋风积砂土工程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广泛分布于内蒙古沙漠地区的风积沙为研究对象,对不加筋风积沙和不同层数的加筋风积沙做了一系列的固结排水常规三轴试验,通过分析试验数据来探讨其强度变化规律和体积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风积沙中以一定平铺的方式加入土工格栅可以使土体获得准黏聚力和增大其内摩擦角,从而提高其抗剪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加筋层数越多,强度提高越大。这一研究为沙漠地区的土建、水利等工程中的加筋土体结构的设计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影响桥面铺装层间界面剪切特性的因素开展了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桥面铺装层间界面的剪切强度随试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加载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当调平层表面构造深度在6 mm左右时,铺装层间界面的抗剪性能能够最大限度地予以发挥;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厚度和防水粘结层的弹性模量对铺装层间界面的抗剪强度影响较大,而沥青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防水粘结层的厚度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则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4.
非饱和土的强度与含水量密切相关,通过室内三轴试验就含水量的变化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土体抗剪强度参数随含水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拟合出了相关的近似公式,结果表明含水量的变化对非饱和土的强度有很大的影响,这对工程设计和工程稳定预测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土工格栅由于具有强度高、低延伸率、与土体具有良好的接触特性等特点而作为土体加筋的主要材料。在土体中适当位置加入土工格栅等土工合成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其竖向沉降和侧向变形。通过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在顶部不同荷载工况下,加筋前后土体塑性区大小及分布、水平应力及变形、竖向应力及沉降规律。  相似文献   

6.
采用三轴剪切试验方法,分析比较三种不同掺量(20%、30%、40%)的二灰(水泥与粉煤灰掺比分别为2/8和3/7)作为固化剂掺入到垃圾土后得到的改良垃圾土的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随二灰掺量的增加,改良垃圾土的抗剪切强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随养护龄期的增加,改良垃圾土的抗剪强度同样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由应力-应变关系可知,二灰掺量越大,模量越高,强度也越大;水泥与粉煤灰之比越大,模量也越高,强度也越大.二灰可以显著提高垃圾土的抗剪强度,在实际工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非饱和土体的抗剪强度理论及土水特征曲线,建立了非饱和土体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线性评价和非线性评价两种模型。通过计算,对其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总结了两种评价方法对土体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地区沙漠分布广泛.富产风积砂,本文通过室内击实试验研究了风积砂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且通过静载荷试验,对风积砂的压实特性进行了研究.该试验结果将对风积砂的工程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还通过试验分析了风积砂与土工格栅的界面摩擦特性.为风积砂在加筋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室内试验基础上,以绍兴重塑粉质黏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固结快剪试验研究了黏粒含量和干密度对抗剪强度及其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黏粒含量的增加,重塑粉质黏土的抗剪强度减小,内摩擦角减小,黏聚力增大,且干密度的增加会削弱黏粒含量对土体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重塑粉质黏土的抗剪强度、内摩擦角以及黏聚力均随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是随着黏粒含量的增加,干密度对土体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新的、单纤维段埋入法(SFFM)试验中载荷传递机理的微观力学模型。当纤维/树脂界面所受到的剪切应力超过了界面的粘结剪切强度后,界面将发生脱粘,并且脱粘裂纹将沿着界面扩展。以Weibull模型来模拟纤维轴向拉伸强度的统计分布。讨论了纤维轴向拉伸强度以及界面粘结剪切强度对复合材料各组分内部应力分布的影响。认为在给定复合材料各相的弹性常数和几何参数后,根据不同的纤维轴向拉伸强度以及界面性能(包括界面粘结剪切强度、界面的摩擦系数和基体的径向压力),可以将单纤维段试验中纤维/树脂界面的状态清楚地分为三类:1)完全粘结界面;2)部分粘结界面;3)完全摩擦界面。给出了单纤维段试验过程中界面处于上述三种状态下时,所必须满足的一些条件。最后,还给出了极限纤维段长度的一个合理的定义,并说明该长度是由粘结纤维长度和脱粘纤维段长度所构成。  相似文献   

11.
以哈齐客运专线细圆砾土路基填料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冻结温度试验装置测定了细圆砾土冷却与冻结过程及不同细颗粒含量下细圆砾土的冻结温度,分析了细圆砾土冻结温度随细颗粒含量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粗颗粒土的冷却与冻结过程和细粒土的类似,同样存在过冷、结晶和冻结稳定三个阶段;土样在最优含水率条件下,不同细颗粒含量的细圆砾土冻结温度随着细颗粒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在软黏土(黄土质粉质黏土、粉土和粉质黏土)地基上做了路基施工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重点探讨了在水泥搅拌桩法加固处理后地基的沉降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基底应力分布规律、地基加固效果等。得到如下结论: ①提出了水泥搅拌桩法加固处理地基离心模型试验的设计及模型制作方法。 ②由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的试验结果可知,水泥搅拌桩处理后的地基在施工期间可以完成大部分沉降,能够有效减少工后沉降,对工后沉降要求比较严格的工程而言,水泥搅拌桩法加固处理地基是一种有效的加固工法。 ③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出其结果可以作为在工程设计、施工时推导总沉降量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软粘土动三轴试验结果作为样本集,以静应力、循环应力和确定位移破坏标准下的循环破坏振次作为输入层,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软粘土循环强度的预测模型.通过循环扭剪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稳定性良好,其稳定性不受试验应力状态的影响,可以用来预测一般应力状态下软粘土循环强度,预测精度满足岩土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水平管气液两相分层流界面剪切应力的预测,建立了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的剪切滑移壁面模 型,即将气液界面处理为固定的具有均匀剪切应力的水平滑移壁面。利用FLUENT 软件模拟了气相流动,气液界面采 用剪切滑移壁面边界条件,通过对比实验测量的气相流场分布得到气速和界面剪切收敛值,并由收敛值拟合得到界 面摩擦因子与气相雷诺数的关联式。应用这一关联式的预测结果与实验间接测量值吻合较好,并且在气、液相雷诺 数9 4006ReG650 000 和21 0006ReL630 000 范围内优于Taitel 和Dukler 与Sidi-Ali 和Gatignol 模型。表明剪切滑移壁 面模型可以有效地控制关键参数,提高预测效率和精度,为CFD 方法预测气液两相分层流界面剪切应力提供了新的 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0/90硼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纤维推出的实验方法对其界面剪切强度进行细观分析。在单纤维推出实验过程中,获得使界面脱粘失效的平均载荷,进一步推算出该材料脱粘失效时界面层的最大切应力,即复合材料界面切应力达到该值时,复合材料首先在界面处发生脱粘滑移进而失效破坏;实验结果显示,硼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构件在界面切应力达到170MPa左右时,界面层开始脱粘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