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水是人类生存的命脉,也是城市建立、发展、繁荣的重要条件。历史上,水与城市自身发展相依相伴。不仅如此,水还影响到城市文化的发展,同时,人类在治水、用水、赏水等过程中创造的优秀水文化,也对城市发展、城市形象带来重要影响。而现代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用水来美化环境,还需要以水文化来彰显魅力。城市发展中留下的丰富的水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认真挖掘和保护,同时需要我们不断去创造与时俱进的现代水文化,使水文化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2.
论龙井茶的自然文化与杭州(西湖)的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自然与人类携手共创的茶文化,映衬着相关的人文与自然.从自然与历史中走来、凝聚着杭州灵秀山水与人文精华的龙井茶,已成为名茶中的经典.感受杭州城市的文化风貌,比照以杭州为故乡的龙井茶的深刻内涵,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集自然和文化于一体的龙井茶,是自然与人文和谐的经典;龙井茶的名声与杭州的自然山水、人文精神及城市精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龙井茶的意义超越了茶本身;山水钟灵秀,龙井显杭州.  相似文献   

3.
北京在历史上曾有"水乡北京"之称。城市发展与水文化相互作用,形成了传统北京独特的水系文化地理,从元至明清,北京水系文化地理形成了从同心圆结构向散点立体结构的变迁。水系的存在还造就了传统北京的城市生态,"江南想象"、"城市山林"与活跃的城市活动是传统北京城市生态的三个方面。当代北京水文化的发展,应从复原城市水文化标志、疏通文化水脉、打造城市水文化景观入手,实现对北京城市无序扩张的生态遏制。  相似文献   

4.
交通的技术文化是人类在克服人、物、信息位移困难的历史中日渐积累而成的。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社会形态都有新的交通技术文化出现。现在,交通已实现机械化,并超着自动化、智能化、美观化、实用化、高速化方向发展。交通技术文化不断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交通是人类的一项重要的生活方式、是人类交往的条件和从事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生活本体性规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应当以改善人的生活状态为目的。而人的文化性本质决定一切与人类生活相关的活动都离不开文化要素的支撑。那么对于"宜居城市"这一当前在我国备受关注的城市发展新目标而言,城市空间内的文化资本必然是影响城市宜居水平的一项重要因素。在剖析了生活本体这一基本事实的前提下,建立了宜居城市与城市文化资本的概念模型,并在区分大文化与小文化概念的基础上揭示了文化资本何以成为宜居城市建设的依托要素。  相似文献   

6.
教育为人的一生奠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递活动和催化活动。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人类很早就意识到了。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及其开发人性,为个人发展奠基的功能是随着近代人文主义运动的兴起而日益突显。在考虑教育匮乏的后果时,既要想到对国家、社会前途的影响,也应关注教育与人的生存发展的关系,把教育机为人的一叶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7.
城市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人们各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载体,代表和外显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城市文化为主题,利用城市文化景观,开展城市文化旅游,构建极富个性特色的城市文化,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人类进入了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场历史性的社会转型运动,意味着人类历史的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启。然而,在工业社会历史阶段中生成的可以归入现代主义范畴中的文化却如此深入人心,拒绝和抵制变革,从而使人类陷入了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的出现是工业社会亦即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后果,但在社会变革过程中出现的变革要求与文化延续间的冲突,也是风险社会出现的原因之一。置身于风险社会,对工业社会的个体性文化以及作为它的表现形式的竞争文化进行反思,确立合作文化的建构目标,是一项迫切任务。风险社会意味着人类被动地成为命运共同体,为了将它改变为积极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合作行动这样一条道路可走,而合作行动的文化要求,则指向了合作文化建构。  相似文献   

9.
商业时代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文化的竞争已经成为城市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建筑是重要的一道风景线。城市建筑是城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筑具有城市地域性的表现,建筑风格受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和城市建筑是随着城市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刻意追求的城市地标建筑并不能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杭州文化特指西湖文化,以婉约精致为特征。随着时代的推进,“杭派文化”的概念随着“大杭州”地域的形成也逐渐成型。其内涵包括西湖文化、运河文化和钱塘江文化三部分。杭派文化将在西湖文化基础上,逐步形成大气开放与婉约精致和谐一体的新型现代地域文化。然而,就杭州文化的时间和空间发展而言,上述“杭派文化”的表示遗漏了杭州地理上一个重要的组成空间,即萧山沙地等钱塘江人海口的文化沉淀,该区域生存状态的特殊性及其孕育的具有“海岸带”区域特色的文化风貌显示出江南文化与东海海洋文化兼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文化的共通性的根据在于人类共同的实践活动,文化的差异性的根据在于人的实践活动的差异,尤其是各民族的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及其所面临的自然环境的不同。随着民族文化交往的日益扩大和深化,世界文化出现大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安全文化”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和航空航天界 ,以后逐步推广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 ,并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以及现代科技的发展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编辑活动在人类文化缔构中的作用宋梅现代社会的文化,都是由这个社会的编辑活动所构造、缔结起来的。因此,编辑活动是缔结社会文化的活动,它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没有编辑活动,也就没有社会文化的积淀和缔构,因此,编辑活动在人类文化缔构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是一座城市生成和发展的原动力;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巨大,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发展。丹东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如何彰显丹东水文化特色,凝聚丹东文化向往,挖掘和整理丹东的水文化也是当务之急。在尝试对丹东水文化类型加以梳理的基础上,为丹东更好地传承水文化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着眼于城市与人类文化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城市的文化功能,城市可以被定义为人类在一定地理区域中、以雄厚的经济力量为基础而建造的、非农业人口高度密集的文化生产、贮存和传播中心。都市是当代城市的典型形态,理解都市必须联系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三个相关的概念。准确理解都市的特质有利于我们高屋建瓴地把握人类城市的古今演变,有助于我们关注当代世界范围内、特别是迅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有利于我们理解城市的文化传统、个性及当代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人是文化存在物,人的生存和发展与文化的生产和创造相互映现、相互确证。就人类整体而言,文化既承载着人类活动历史性积累下来的结果,成为制约着人类现实活动的基础和背景;又转化为人类进一步从事活动的实践能力,成为推动人类活动时代性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前提。文化的生产和创造是人化与化人的双向运动过程,二者是同步发展、正态相关的。就人类个体而言,文化总是不可避免地浸润在个体的日常生活与生命历程中,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活动方式和生活世界。因此,个人可能受制于某种文化羁绊却茫然无知,惠泽于某种文化资源却失之敏察。  相似文献   

17.
城市是人类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造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城市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很大。城市因地理环境而风生水起、因资源而兴起、因港口而发展以及城市性格因地理环境不同而产生千城千面的特点,因而城市文化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  相似文献   

18.
社会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扬弃的过程,而在这个对人类文化扬弃的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的就是编辑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编辑活动构建了人类的文化.同时,由于编辑活动的隐匿性特点,使得编辑的这一最主要的功用在人类文化的进步发展过程中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相似文献   

19.
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母体文化,其发展与人类的文化发展同步而行.在中国的历史里,水文化拥有小至正心、修身、齐家,大至治国、平天下的博大内涵.  相似文献   

20.
水是生命之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一种区域文化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2007越文化与水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就围绕文化与环境两个议题展开讨论,本文是对此次会议中报告论文的简要综述。水除了给人类以饮用、舟楫、灌溉等方面的恩惠外,还具有许多精神方面的价值和特质。水文化和其他类型的文化一样,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方面,中华文明的许多方面都有水文化的光芒在闪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