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阮倩 《学术论坛》2022,(6):51-62
自19世纪现代学科体系建立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经历了从博物致知到分科治学再到交叉融合的过程。通过对学科发展的历时性考察可以发现,知识生产是大学学科建设的基础与核心,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要求人文社会科学与时俱进地创新知识生产模式,创新知识生产模式要求改进和完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而要使新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充分发挥作用,学科体制需要作出与之相适应的更新与重构,这构成了学科发展的深层逻辑。基于这种对学科发展深层逻辑的认识,中国特色的新文科建设应秉持自觉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助力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创新知识生产模式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对策这一基本理念来思考和推进学科的自我革新;应从学科为中心转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科内的纵向深耕与学科间的横向融通相结合为主要路径选择,将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关键突破口,并以相应的制度安排去引导、激励高校更新现有的科研模式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新文科建设对高校课程思政提出了学科交叉、跨界融合、多元协同和技术创新的新要求,推动高校课程思政由单一的“课程思政”向多维的“学科思政”转变。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应具有“大学科”视野、“大课程”观念、“大思政”格局和“大数据”技术,彰显以学科互涉实现思想价值引领、以知识融合打通思政资源壁垒、以空间重构活化思政育人形态、以数字智慧赋能思政生态系统的价值意涵。在此过程中,以思政元素与学科知识融合的结构形态为起点、以学科交叉融合下课程思政的秩序向度为中介、以人文精神涵养的课程思政高质量育人为旨归,形成逻辑理路。面向未来,高校课程思政要于守正中创新,确立“本体—认识—实践”的观念体系;在定界中跨界,构建“知识—课程—学科”的内容体系;以技术求人文,打造“全程—全链—全域”的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4.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文章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时空脉络进行梳理剖析,提出统一大市场建设“机制、协同、层次”理论逻辑框架:关键环节运行机制包括生产环节由非均衡向均衡转变,分配环节由效率优先向重视公平转变,流通环节由量大向质强转变,需求环节由需求从属供给向需求牵引供给转变;要素资源价值在循环流转中被重塑,实现了畅通高效的动态平衡关系;发挥好市场、政府和区域优势作用,更好地融入全球一体化中去。为此,要处理好“优化营商环境—稳住市场主体”、“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国内市场—国外市场”关系,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培育以内循环为主的完整的内需体系,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系统协同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5.
80年代初数理逻辑与传统逻辑的关系的争论中,大致有4种观点取代论,统一论,吸收论,永恒论(并存论)。吸收论不过是权宜之计,不可能无穷无尽地吸收下去。永恒论不应该是吸收论的终点,吸收论理应向取代论转化。大学里还是需要讲传统逻辑的,它是西方逻辑史的内容,不是普通逻辑,即逻辑概论的内容。 中国传统学术缺乏逻辑精神。本文把逻辑精神归结为两点一、只管推理形式是否有效,不管命题是真是假。二、亿万次证实不能代替证明。  相似文献   

6.
7.
新文科建设勃兴于新时代,是对传统文科的革故鼎新。要着力于经世致用的理念,以方法创新为先导,以学科体系建设为核心,借助媒介融合和技术赋能,突出文科强国的思维能力;要以文、史、哲为基础,将文学对其他学科的基础意义作为切入点,突出彰显全文科大视野,做好以“文学”为核心的“文学+”;要科学区隔学科场域,精耕细作间性研究,对相近学科和理、工、农、医等学科群组实施优化组合,集约共享。建构新文科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牢牢掌握价值导向,以文化人、资政育人、述学立论、文化立国。  相似文献   

8.
9.
红色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宝贵的可援引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红色文化传承提供历史契机,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价值目标互动中实现统一。通过发挥红色文化凝聚价值共识、强化集体记忆的作用,帮助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基;通过发挥红色文化“黏合剂”的作用,提升中华儿女的国家认同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通过发挥红色文化守正创新的作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着力从情感共振、教育共铸、社会共进等三个方面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将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实践。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体,必须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撑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遵循“单点应用、局部优化、体系融合、生态重构”四个层面的演进逻辑,即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实现多业务环节和流程系统的局部集成优化,实现现代服务业与现代产业加速融合,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从产业安全提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跨界融合、产业要素流动等的价值维度认识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应聚焦融合实践路径,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聚焦循环实践路径,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聚焦数字化实践路径,巩固优势传统产业领先地位;聚焦生态化实践路径,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切入,构造了“资本”这个“特殊对象的特殊逻辑”;施米特从政治危机切入,构造了一种区别于凯尔森“纯粹规范论”的“主权决断论”。施米特深刻地揭示了“决断”这一似乎是完全空洞的概念在政治生活中的核心地位,但他据此认为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黑格尔“辩证的决定论”的经济学版本,则是忽视了马克思“市民社会的辩证法”中所蕴含的内在张力,误读了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如何以马克思“资本的逻辑”为参照,构造一种“决断的逻辑”,以作为把握现代政治生活的“抓手”,当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13.
14.
阙天舒 《晋阳学刊》2011,(6):141-142
2011年6月11日至12日,"比较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隆重举行。这是国内第二届以比较政治学为主题举办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国内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的60多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学者围绕比较政治学研究的逻辑与方法、比较政治学研究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归根结底是“人的解放”,它既是理论更是实践。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就是“人的解放”进程的逻辑。它们直面中国社会历史与现实,在理论上创造性地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中,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中国分别建立了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人民富裕和国家富强,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前后继承又各有区别的“三次飞跃”,形成“人的解放”进程的逻辑;其理论呼应和表达了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其实践又激发和确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因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互统一、相互融合,生动地绘制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6.
文旅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科学内涵应当涵盖激活发展动力、满足多样需求、促进共同富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挥和平纽带的深刻意涵。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产业,旅游业在理论内涵、逻辑进路等科学议题上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我国文旅高质量发展作为激发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能够有效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精神文明、助推生态文明创新,为全球旅游格局优化贡献力量。面对中国式现代化新进程中我国文旅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国家文旅软实力亟待提高、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旅游供需适配性不足、旅游促共富机制面临障碍、文旅融合发展质量亟待提升等问题,要牢牢把握大格局、融入度、内涵建设、融合发展四个维度,始终强化民生导向、产业路径、融合共进三个定位,提升文旅产业理念与韧性,以文旅惠民、文旅为民,助力我国文旅整体工作拾级而上、攻坚工作扬帆起航。  相似文献   

17.
18.
集群导向的科技园区发展: 逻辑、演化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导向的科技园区发展是一种园区与集群耦合的机制,其逻辑支撑在于:耦合能使科技园区成为具有更强竞争优势的区域经济组织形态,并且更能保证园区规划功能的实现和超越.目前我国集群导向的科技园区发展呈现出一种良好的演化态势,但也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因此,要进一步推动集群导向的科技园区发展,应该在马歇尔式发展路径、轮轴式发展路径和卫星平台式发展路径中进行优化选择,并强化集群发展的五个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19.
黄建华  黄浩 《南方论刊》2023,(4):20-22+45
“三个务必”是党及时将成熟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管党治党的科学政治理念。“三个务必”继承和发扬“两个务必”的核心要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根本宗旨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伟大精神融入其中,形成“三个务必”理论体系,实现了理论的创新性发展。深刻认识“三个务必”的内涵、厘清其内在逻辑、积极践行“三个务必”实践路径,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的实践联系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决定着对它们关系的认识程度。从唯物史观看,自然是被体验到、被认识到、被意识到和被实践的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认识,有生成演变逻辑。全球生态问题和发展问题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现实基础和必然要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强调人与自然内在同一性,是对马克思自然观的守正创新,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准确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