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光纤光栅激光传感器的传感机理和信号的解调算法,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LabView光纤传感检测系统。实验得出该传感检测系统成功解调传感器被测信号,系统噪声达10-6 pm/[KF(]Hz[KF)],动态范围达到了120 dB@100 Hz,线性度达到了0.999 9。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性能可靠,可对光纤光栅传感器信号进行实时的解调。  相似文献   

2.
从光纤光栅测温传感原理入手,分析了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在青藏高原冻土地温监测中的可行性,并在青藏铁路DK1053+600处埋入了15只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和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进行了同位对比考核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测试精度优于0.1℃,能够较好的测量出冻土温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并且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从而证明了基于光纤光栅的冻土监测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用传统测试方法难以有效地对预应力筋的应力状态进行分布测试的现状,提出了采用基于普通光纤的螺旋缠绕式准分布光纤应变传感器进行测试的新方法,分析了其结构设计思想和传感原理,并对其传感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此传感系统的研究为预应力筋应力状态的准分布测试探索了一条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检测方法长期稳定性差、信号不能远距离传输等缺点,基于光线光栅的优点,以及预应力钢绞线的特殊结构和复杂工作情况,本文提出了基于光纤光栅的预应力锚端传感测试方案,进行了光纤光栅锚端预应力传感器的研究,实验表明该传感器重复性好,测量精度高,可以满足预应力锚端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全寿命设计理论是基于生命周期造价最低的理念,综合考虑规划、设计、施工以及耐久性设计、管养设计、拆除、回收再利用设计、风险评估及保险策略和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等方面,使桥梁设计达到安全、经济、耐久及环保等。在分析斜拉桥拉索体系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比较了平行钢丝拉索和钢绞线拉索的各项技术指标以及两者在施工过程中的特点,结合全寿命设计理论,从全寿命造价最低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得出钢绞线拉索体系较平行钢丝拉索体系优越的结论。建议在斜拉桥的施工中,多应用钢绞线拉索体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耦合模理论建立了长周期光纤光栅薄膜传感器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其传感机理,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了初步的气敏实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光纤光栅包层外所镀敏感薄膜的光学参数(厚度和折射率)与传感器的灵敏度高低有直接关系,传感器的结构优化非常必要.长周期光纤光栅薄膜传感器具有薄膜传感器和光纤传感器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长周期光纤光栅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纤光栅在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长周期光纤光栅是近年来光纤光栅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该文在总结长周期光纤光栅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高频CO2激光脉冲写入长周期光纤光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轴偏转角下腐蚀钢绞线的力学性能,采用铜盐醋酸盐雾试验法对镀锌高强钢丝钢绞线分别进行静态腐蚀和应力腐蚀试验。对不同腐蚀程度钢绞线进行4个不同偏转角(0、10、20、30 mrad)静力拉伸试验,并利用Ansys Workbench对钢绞线蚀坑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偏转角对不同位置的蚀坑应力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钢绞线在受到拉力的作用下会加快钢绞线的腐蚀速率,显著大于静态腐蚀,导致钢绞线表面更容易产生缺陷。不同偏转角下腐蚀钢绞线的破坏一般发生在锚固端外丝,其破断力值随轴偏转角度增大而减小。钢绞线表层存在蚀坑时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并且偏转角对锚固端位置的蚀坑应力贡献度显著,严重削弱钢绞线抗拉性能。  相似文献   

9.
长周期光纤光栅(LPFG)具有不同损耗峰,对外界环境表现出不同的灵敏度;一个损耗峰近似线性区的光强对数值与外界环境参量均具有线性关系,并且折射率在一定范围内时损耗峰中心波长与外界环境参量同样具有线性关系。本文提出两种单个光纤光栅进行温度和折射率同时测量的方法,长周期光纤光栅透射谱的两个不同阶次的损耗峰具有不同的温度和折射率灵敏度;一个损耗峰的近似线性区内光强对数值和其损耗峰同样具有不同的温度折射率灵敏度。利用这两种谱特性实现单个光栅双参数测量。对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光谱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证实了这两种方法的可行性。单个长周期光纤光栅作为传感器较其他结构复杂的传感器的灵敏度相对较低,由于其解调简单、成本低廉、体积小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磁光光纤光栅是一种具有磁光效应的特殊光栅,可直接用于本征型的磁场传感或通过磁控的方式实现可调光子信息处理。该文采用分段均匀模型分析了几种组合磁光光纤Bragg光栅中左右旋圆偏振光的偏振相关损耗对磁场的敏感性,计算表明,均匀磁光光纤光栅的中心区段对磁场最为敏感。提出了一种比均匀磁光光栅更加灵敏的F-P型组合光栅传感结构,可更好地用于较弱磁场下偏振相关损耗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片短线法生产的20m折线布束先张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构造,给出了包括加载系统、加载方案、传感器的布置、数据的采集方法等的该梁静载试验方案和试验结果,分析了该梁在静载下的行为和使用性能,指明折线先张法技术在中小跨度桥梁上应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以某斜拉桥拉索火灾事故为背景,通过选取钢绞线拉索过火损伤变量模型,建立该桥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对拉索火灾前后和换索修复前后斜拉桥的工作性能进行了比较,可为换索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产生广泛影响的代表性作品,《兄弟》的研究是作家余华乃至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的重点是在2个人物上的塑造和对照,哥哥宋钢沉稳、和顺,带有梦一般的日神美;弟弟李光头却张扬、强硬,仿佛是醉的酒神世界。余华选择性的浓墨重彩的手法也许容易留下把柄和口实,但却替巨变中的中国记录和保存下真实而生动的档案性文本。刘镇是社会和国民性批判的编码。在巴赫金复调理论基础上,运用比较法,指出余华借身体隐喻社会,借狂欢说狂欢,结果反而不再狂欢。  相似文献   

14.
混合并行技术在FDTD计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网络环境下细粒度并行FDTD计算的性能,引入局域网两层并行能力的概念,发展了一种高性能的混合并行FDTD算法。在该算法中,通过利用MPI与OpenMP多线程技术,在传统域分解FDTD算法基础上,实现了数据与任务的两层并行化。作为算法实现的应用,对一种常见的车载隐藏式印刷天线进行了模拟研究。计算在不同数量的PC机上执行,并与传统的网络并行FDTD算法进行了比较。数值结果表明,当域分解粒度较小时,该混合并行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局域网并行FDTD的算法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结构损伤位置和程度,本文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PSO SVM)方法对斜拉桥主梁进行损伤识别的新方法。该方法以最敏感索张力指标作为损伤识别指标,利用粒子群(PSO)算法寻找支持向量机(SVM)最优参数,建立SVM预测模型,以不同位置、不同损伤程度下最敏感索的张力指标作为SVM的训练和测试输入,由SVM的输出确定损伤位置。通过对实验室的模型斜拉桥的主梁损伤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采用PSO算法很好地解决了采用SVM方法进行损伤识别时的参数选择随机性难题,实现了对SVM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16.
以斜拉桥的损伤识别为目的,提出了一种索力比指标,研究了斜拉桥在车辆荷载激励下,主梁发生损伤时斜拉索索力比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实验室独塔斜拉桥试验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建立其空间板壳有限元模型,以单元刚度的折减模拟主梁损伤,对主梁在不同位置损伤、不同程度损伤两类工况下,车辆荷载激励下斜拉索的索力比指标变化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车辆荷载激励下,斜拉索的索力比指标与主梁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为后续基于车辆荷载激励下的索力响应指标识别斜拉桥损伤方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并联机器人分支运动链与手部平台之间的几何约束关系,提出了子工作空间限制条件,通过平台姿态调整和步长变化,求得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边界.这种迭代搜索法不需要进行优化数值计算,求解过程简单,计算速度快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抑制谐波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用于大容量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的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结构,并采用Matlab软件中的电力系统工具箱对算法完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高效的高次谐波检测,消除谐波分量,并进行无功功率补偿.  相似文献   

19.
由于斜拉索的防护技术的限制,随着桥龄的增长,斜拉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斜拉索腐蚀问题。通过对刘庄斜拉桥的常规及结构定期检查结果的分析,确定了该桥的技术状况等级,提出了维修建议,对现有同类桥梁的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将几何定理机器证明和并行计算结合起来考虑,尝试用并行计算方法来提高传统定理证明算法效率,探讨了前推法、数值并行法的并行算法,分析了两种定理证明算法在消息传递编程模型下的任务划分、通信组织、任务调度等问题,并用MPICH2实现了这两种并行算法,对算法的并行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测试数据表明,两种并行算法在基于MPI-2的并行计算环境下,能很好地发挥并行计算的优势,有效缩短构造性几何命题机器证明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