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测资料表明,上下行并行的钢板梁桥在采用“两桥连接”加固以后,平联杆件的弯曲变形和断裂现象急剧增多。为了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采用ANSYS分析软件对40111上承式钢板梁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就横向振动与钢板梁在采用“两桥连接”加固以后平联杆件急剧出现的弯曲变形现象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计算出了加固前后平联杆件在不同横向振幅下的应力变化情况,分析得出“横向连接”加固是引起平联杆件大量出现弯曲变形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有限元理论计算及既有桥动力性能测试,指出大准线既有简支T梁横向刚度不能满足线路扩能需要,需要进行加固。从机理上对影响桥跨动力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明了加固的总体方向。利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加固方式进行计算,比较并确定了最优加固思路,最终给出了推荐方案:加宽梁两端上下横隔板各0.65 m,且对加宽部位施加横向预应力。理论及实测结果表明,加固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既有铁路扩能运输的实施,运营列车整列载运量和单列轴重的增加,既有铁路梁体横向刚度偏小引起桥梁振幅过大、冲击振动加剧等,严重影响了铁路桥梁的安全运营。以朔黄铁路32 m预应力混凝土并置T梁为研究对象,以不同轴重运营列车车辆轮对的蛇行波为激振源,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方法,研究列车通过横隔板加固联结后桥跨结构的横向振幅的响应过程和变化规律,评价梁体的加固效果,为重载铁路并置梁的加固研究和维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传统铰接板法计算空心板桥的横向分布并未考虑铺装层对整体刚度的贡献作用,尤其针对大铺装层或采用整体化铺装加固的桥梁工程,该方法过于保守。为精确计算,节约设计成本,考虑桥面铺装层对于空心板桥横向分布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推导考虑整体化铺装的横向分布计算方法,结合有限元分析和实桥荷载试验反算横向分布结果,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铺装层提高了桥梁截面刚度,考虑铺装的修正铰接板法更加契合空心板桥实际受力状况,并有效提高了各板承载能力的均匀性,有效避免单板受力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重载运输的持续发展,列车编组增加,车辆轴重增大,运营密度增大,现役桥梁出现横向振动过大危及行车安全的现象。本文以朔黄铁路中比重较大的32 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双线分离式桥墩+扩大基础的结构形式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结合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增加T梁横向联接刚度和桥墩横向刚度的加固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仅增加T梁横向连接刚度,使桥跨结构横向振动得到抑制,仅增加桥墩横向刚度,使桥跨和桥墩横向振动均得到有效抑制,且对桥跨横向振动抑制效果优于增加T梁横向连接刚度,采取同时增加T梁横向连接刚度和桥墩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腹板开裂现象比较普遍这一现象,拟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顶板横向预应力框架效应查找开裂原因。首先,分析了箱梁截面参数对顶板预应力横向框架效应的影响,然后结合具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顶板横向框架效应所引起的腹板竖向拉应力,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为改进该类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上对钢板梁桥横向加固效果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加固前后桥梁结构的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获得了加固前后结构前10阶自振频率和振型,并对几种方案的加固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铁路列车提速时既有铁路钢桁梁桥中的某些桥梁出现横向刚度不足而导致横向振幅过大的问题,分析了半穿式和下承式钢桁梁桥的受力特点,研究加固该类桥梁横向刚度的最佳方案,通过有限元建模分析计算四座桥梁的动力特性和横向振动,并与实测资料相对比,提出针对该类桥梁合理的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铁路货车提速过程中出现的铁路上承钢板梁横向振幅严重超限现象,以轮对随机人工蛇行波为激励,就不同的蛇行波长对铁路钢板梁桥横向振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同一速度下,桥梁发生的横向振动位移与轮对的蛇行波波长有关,当轮对的蛇形波波长在7~10m范围内并且激振频率(即行车速度与蛇行波长的比值)与桥梁横向有载自振频率接近时.桥梁横向位移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0.
列车过桥引起上承式钢板梁桥的横向振动,使上平纵联出现疲劳断裂。分析了杆件疲劳裂纹的形成,应用钢桥疲劳设计理论对其疲劳强度进行检算,确定了疲劳断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