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哲学特有的批判与反思贯穿于民族志写作始终,使民族志写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将使这种发展趋势一直持续下去.应建构实践民族志这种新的民族志写作方式,该模式以田野调查为基础,批判与反思是其动力,文化描述和文化批评交融体现其价值,科学实践是其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艺术民族志的建构,体现出强烈的过程性特征,不仅是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实践和最终表达结果的书写过程,而且更是作为学科观照对象即人类艺术审美文化活动被得到全面把握的过程.为有效把握这种过程的全面性,文本化策略对于艺术民族志的建构具有积极的作用."文本化"意味着关注与艺术活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强调艺术活动的过程性、语境性和可读性.基于这种"文本化"策略建构而成的艺术民族志,就能够更加灵活的整合美学的思辩演绎性和人类学的经验描述性特征,使得艺术审美文化活动真正置于具体生活文化语境中,从而促使艺术人类学独特的学科理念得到有效实践,也使得当代美学难题和艺术审美事实之间的关系得到新的书写. 相似文献
3.
由中宣部组织开展的"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推出了大量故事化新闻报道,这些报道采访扎实,巧妙运用场景描写,人物由"写作需要"成为新闻主角,并借鉴了小说的叙事方式,这些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新新闻主义的特点,但部分报道也存在客观性出现偏差、情感过度表达、真实性存疑等问题。故事化新闻必须以真实性为第一原则,在借鉴新新闻的报道技巧时要谨慎并加以改良,加强有益的探索,善于讲好中国故事,使我们的新闻工作回归新闻本原。 相似文献
4.
《中州学刊》2021,(4)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新闻泛化成为传统媒体网络化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重要的新闻现象。新闻泛化现象最早出现在商业门户网站与报纸媒体网站的内容探索与改革之中,兴盛于移动互联网与社会化媒体强势崛起之时。新闻泛化主要表现在传统新闻价值观念淡化、新闻形式的信息化与资讯化及内容的日常生活化、新闻叙事方式的故事化三个方面,实质是新闻信息与其他信息混杂交融的状态。新闻泛化不是偶然的新闻现象,而是媒介技术变革、社会文化变迁与后现代社会语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重要的新闻现象,新闻泛化在实践层面拓宽了传统新闻业关注的目标领域,却弱化了专业化新闻的公共价值追求,并由此对传统新闻观念与新闻理论研究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新闻泛化,新闻理论研究应该"下沉"至整个社会生活领域,回应新闻业在面向更广阔生活世界时的现实问题。这并不意味着对专业化新闻的轻视,而是要努力在专业化新闻与泛化新闻的社会功能之中找到平衡点,从而更好地指导当代新闻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哲学的本性体现着人的本性,哲学就其理论旨趣而言是通过自为的方式体现人所达到的精神境界,哲学境界在历史的发展中体现为对“真实”的不同诠释,从对哲学境界的历史命运的内在逻辑把握可以理解哲学境界在当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们给 2 0世纪 90年代送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读图时代。这似乎在昭示 :随着时代节奏和生活步伐的不断加快 ,人们对于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已经不满足于仅仅通过对文字的阅读来感受和想像 ,而是要以最短的时间 ,最直观地了解事件的真实全状。表现在出版物上 ,将是图片以其文字所无法替代的特性越来越占据主角地位 ,而文字将渐渐退缩为附属品。纵览近年来的书报杂志 ,市场上热闹迭爆的“名人出书” ,哪一本不是图片多于文字 ?各类报刊杂志的彩色版面上 ,哪一个不是靠图片煽情 ?本人曾在《地球村 ,一个全新的理念》(见《报业之窗》2 0 0 1年第… 相似文献
7.
人类学研究的范式交叉与民族志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人类学的发展逐步摆脱了纠缠于对某些文化或社会本源性问题的探讨,进入了多种范式交叉的研究时代,在理论视野上寻求跨学科的尝试,研究的价值取向倾向于从外显的文化实践转向内隐的文化阐释,即人类学田野作业的重点不再仅是对被研究对象的描述,还有对文化体验与情感的阐释;与此对应,作为专业术语的"民族志"逐渐演变为集方法与文体意义于一体的学术规范,成为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的一种经验途径与实践来源. 相似文献
8.
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本性以及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成为"重新理解马克思"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当前哲学研究中被悬置掉的马克思哲学视域的讨论。应当重新在学界深入讨论三个问题:马克思哲学的视域是整个世界还是人的世界,物质本体论与实践观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位,马克思哲学的本性到底如何理解?"物质本体论"者坚持认为马克思哲学视域是整个世界,"物质本体论"没有否认实践观。从实践理解与强调的唯物主义只不过是内含于"辩证唯物主义"的一种面向人的生活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9.
人与世界的关系一直是一种最为普遍的和最为根本的关系。而新闻是人们所了解的最新鲜的世界,它不断地向每个人及时地展现世界的最新鲜的面貌和状况,因而可称之为“世界图景”。世界永远是发展的世界,每一个社会的或自然界的最新事实与事件的发生和发展,都在表明整个世界的或大或小的改变与进展。所以,新闻就是对于世界每一个微小的或巨大的变化的及时传播,从而使得人们能够最及时地了解世界的最新面目,而且永远都能生活在一个最新鲜的世界之中。“世界图景”是人类通过最及时地了解实有世界最新变动的事实而达到整体认识和把握世界状况的一种方式。“图景”体现的是其原本具有的具像化特征,“世界”是其再建的“真相域”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张国兴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2):12-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对推进新闻事业的创新和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闻舆论要做先进生产力的促进者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 ,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要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坚持党性原则和与时俱进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要做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 ,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 ,成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喉舌。 相似文献
11.
12.
"图像时代"是一个伪命题,它是为建构一个话语而有意或无意无视其他文化现象作为代价的,这种话语建构方式不仅没有扩展文艺学的话语空间,相反会压缩文艺学的空间。通过对"图像时代"的反思,可以看出文艺学学科在理论建构方面的危机:顾此失彼和脱离实际。这要求我们在建构文艺学学科时,应回到现实中来,并在一个瞻前顾后的生态性架构中去发展文艺学。 相似文献
13.
人常说,“吃柿子专捡软的捏”。其实,看报纸新闻也同样,读者多喜欢软新闻,疏远“硬”报道。什么是软新闻?顾名思义,是指经过细心软化处理,具实道来,可读性强的新闻。不过,有必要申明的是,这里所说的软新闻,是适于地市类综合性新闻,像中央大政方针的报道,自然还是丁是丁、卯是卯,不宜做软处理的。就目前而言,我们从报上看到的大而空、干瘪无味的“硬”新闻不在少数,读者对这种新闻的评价多是“一看就是假的”,其实这些新闻并未说谎,读者却感觉是假的,为什么?这就是虽然记者据实报道了,但面目生硬,从头到尾都是官话,让读者不舒服。所以读者常… 相似文献
14.
15.
“规范”与“描述”对当代中国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作为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其建构具有基本的规范性,需要对其进行合理限度的规范的“定义”、“解释”和“论证”.在规范的限度之外,正是具体生动的描述的“定位”得以合理存在的生长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构,需要保持“规范”和“描述”的有机统一.“规范”和“描述”的有机统一,形成相互补充、渗透和制约的态势,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构的学术意义得以充分彰显.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宿命论仍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一部分人阙失了理想,因此有必要继续探讨理想、价值与历史本体及“必然”的关系。作者从对历史哲学的角度进行思考,认为1、历史在现实与理想的相互作用中生成;2、历史的“必然”内涵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德锋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7)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政府基于“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在经济步入“新常态”背景下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伴随该战略的深入推进,其整合辐射作用将对全球经济格局带来深远影响。在战略推进过程中,中国应充分认识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与困难,妥善管控、化解与各方的分歧和矛盾,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合作精神,通过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实现与相关国家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和合”哲学思想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合"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和合"精神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原则,它为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发挥凝聚、协调、价值整合的功能。在当代弘扬中华"和合"精神,一要履"和",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二要行"礼",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三要执"中",把握事物发展的"度"。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与社会科学的关系是中国社会科学亟待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 ,本文首次对该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文章指出 ,哲学社会科学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和突破 ,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自然科学转化为技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 ,是自然科学一步一步地投向人文科学怀抱的过程。从根本上说 ,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永远是应用性研究 ,面向决策、面向应用、前瞻预测 ,是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社会科学与理论创新是社会科学繁荣发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民族志视野中“真实性”的多种样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真实性”历来被视为民族志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当代“反思”原则的作用下,这一问题被引入到更为复杂的讨论层面。本文以各种不同的“真实性”的表现样态为“经”,以民族志研究历史为“纬”,选择三个不同时段的民族志样本进行分析:传统民族志在“实践理性”和“文化理性”原则之下对“真实性”的理解;现代历史人类学通过“文化结构”对“真实性”叙事的建构;在当代“全球化”社会里,旅游民族志认识和反映“真实性”所面临的情形与困境。笔者试图回应学术界提出的三个问题:其一,民族志反映历史“真实性”的可能性;其二,不同时期的民族志对这一问题研究的特点;其三,民族志再现不同社会语境中“真实性”样态的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