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于田中正明等人蓄意缩小日军在南京强奸的数目 ,以否认侵华日军在南京大规模强奸 ,进而否定南京大屠杀存在的做法 ,本文针对田中正明所用史料进行分析 ,指出田中所论是对史料的割裂、曲解和掩盖 ;对安全区内外大规模、长时间性暴力犯罪及日军建立“慰安所”问题的研究 ,便可确认日军在南京的大规模性暴力犯罪 ;认知历史应有正确的态度 ,不能出于偏私的政治目的而任意曲解和涂改历史。  相似文献   

2.
侵华日军南京“慰安妇”制度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37年 12月 13日日本侵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后 ,实施推行了残暴无耻的所谓“慰安妇”制度 ,强暴、侮辱、蹂躏、摧残中国妇女 ,历时长达八年之久。对这段历史 ,由于日本有关当局的掩盖以及其他一些原因 ,一直未能被详尽彻底地揭露。本文根据中外有关档案与史料 ,特别是南京档案馆中一些未曾公布的史料 ,对侵华日军在南京实施“慰安妇”制度始末 ,初步揭示如下。侵华日军在南京实施“慰安妇”制度的由来所谓“慰安妇”制度 ,乃是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强征大批妇女为日军官兵提供性服务、充当性奴隶的一种野蛮罪恶的法西斯行径。1937年 1…  相似文献   

3.
侵华日军对南京的图书造成巨大的破坏.对南京图书损失问题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尤其受资料所限,对图书损失数量多存歧见.本文力求以新的史料,对南京公立图书馆、政府机构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及民间藏书损失进行梳理,对歧见加以辨析,以期得识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发生70多年来,世界上有超过100多本各种文本的南京大屠杀史料专著相继编辑出版.经考证,当年英国驻华记者田伯烈先生,编辑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史料专著图书--<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中文名),并且在美、英两国也同时公开出版,在让世界知道南京大屠杀历史上功不可没.本文笔者通过对他收集资料并编印成书的写作背景、动机、内容以及真实性、影响力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性评析和学术考证,以凸显其历史的传播作用,并据此回击日本右翼势力对他的诽谤、攻击和否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第一篇关于侵华日军在其占领区核心大城市——南京实施慰安妇制度的全面、系统的个案调查与研究。笔者根据近几年对侵华日军在南京设立的近40家慰安所遗址、近百名知情人及其相关的中、日、韩档案、报刊史料的调查与研究,论述了侵华日军在侵占与统治南京的约8年期间,实施慰安妇制度的由来、途径与各慰安所的分布、活动情况,揭露了日军慰安妇制度的罪恶及其给中、韩、日妇女带来的灾难。  相似文献   

6.
日本侵占与统治南京的近8年期间,是南京帮会、教门活动的一个高峰,也是其作恶最多的一个时期.本文以首次披露与利用多种档案文件与其他史料为基础,系统论述了日伪时期南京各帮会、教门的组织与活动情况;分析了日伪当局利用青、红帮的差别与矛盾,分别驾驭与利用,为其侵华战争与殖民主义统治服务的险恶用心;而抗日地下组织派遣人员对各帮会教门进行的分化瓦解工作,则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抗战时期,南京地区的帮会、教门组织及其活动出现十分复杂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王霖 《广西社会科学》2003,(11):150-153
南京是江南的政治经济中心和前国民政府首都 ,也是解放前烟毒的重灾区。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南京的烟毒状况、烟毒法规的颁布、烟毒查禁过程等史料的分析 ,回顾总结那场声势浩大的肃清烟毒运动的成功经验 ,以期对当前和今后的禁毒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背景下,南京欲想实现工业经济的国际化,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必将成为其一个重要的组成 部分。而南京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走出去”的步伐开始有所加快,但仍存在着投资规模 偏小、跨国经营战略模式单一、国际化程度偏低等问题。本文基于目前南京民营企业开放型经济的实情,对其 国际化战略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索。首先,对南京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现状作了简要分析;接着,对南京民企当 前主要采用的国际化战略模式进行了剖析;最后,对南京民营企业国际化战略模式的发展趋势及未来选择进 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中华文明体系主要由四大文化板块构成,其中长江文化板块是支撑南京成为中华古都的重要条件.南京具有雄视长江、领袖东南、近海控淮的地缘优势,这决定了她担负着在中国大格局中必然崛起的历史使命.除汉、唐之间作为"六朝都城"之外,从元末以后到1949年的581年时间内,南京与北京这两个古都的互动主导着整个中国的政治格局和民族命运,充分体现了南京城市的独特地位和非凡的区位优势,也是南京对中国历史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为此,通览整个中国的文明历程,公元211年以后南京的崛起,应列为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即南京的崛起开辟了长江文化板块乃至中国发展的新格局和新时代.  相似文献   

10.
日本军国主义以“在乡军人会”等群众性组织为其社会基础,又与天皇制度、神道、“武士道”精神等紧密结合,在近代日本社会,形成一般极其凶恶的势力。日本军国主义以无休止地对外扩张为其特点。扩张需要征服,征服离不开暴力。军国主义的残暴、野蛮与疯狂,是一切战争暴行之源。日本军国主义企图通过恐怖手段,在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进行大规模屠杀,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中国人民停止抵抗。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恶性膨胀的产物。日本军国主义是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二次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已经覆灭。但是,日本国内极少数右翼分子与政客,一次又一次地在南京大屠杀,以及对中国和东南亚侵略的问题上,进行翻案活动。我们必须对这一危险倾向,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  相似文献   

11.
阮大铖南京戏剧活动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大铖《石巢传奇四种》中的《牟尼合》、《双金榜》和《燕子笺》皆创作于其南京生活时期即崇祯九年(16 36 )至崇祯十五年 (16 4 2 )之间 ,地点在南京牛首山祖堂寺和南京附近姑熟曹履吉遥集堂。崇祯期间南京党争激烈的政治气候、歌舞升平的文化氛围以及作者有意将戏剧活动作为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工具等现实因素 ,为其戏剧创作提供了最为直接的契机 ,而其南京戏剧活动又对当时南京的政治、文化乃至政权交替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南京大屠杀期间究竟有无朝鲜人组成的日本军"这个问题,在网络上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成为一个争论的焦点.论者运用参加南京大屠杀日军部队的建制、近代韩国建国历史与战时征兵制等史料,对这一论题进行理性的、实事求是的史学分析,得出南京大屠杀期间肯定没有朝鲜人组成的日本军的结论.以廓清认知,还历史的真相.  相似文献   

13.
侵华日军南京慰安所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对南京的侵华日军近 4 0家慰安所遗址及其相关的中、日、韩档案史料系统的调查与研究 ,论述了侵华日军在南京实施慰安妇制度的由来、途径与各慰安所的分布、活动情况 ,揭露了日军慰安妇制度的罪恶及其给中、韩、日妇女带来的灾难。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揭示南京民营企业薪酬管理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入手,充分挖掘其深层次原因,并针对其 问题提出了优化南京民营企业薪酬管理的对策。本文认为建立健全企业人力资本战略性激励机制和具有高 度凝聚力的整合管理系统,是南京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文史哲》1982,(6)
<正> 郑鹤声教授是我国老一辈的著名史学家。现在八十二岁。1924年在东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先后在云南高等师范、东陆大学和中央大学任讲师、教授。1929年以后,在南京教育部编审处、国立编译馆、国史馆担任常任编审、主任编译、纂修兼史料处处长等职。1949年南京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三所南京史料整理处研究员。1951年任山东大学教授。现任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和中西交通史研究室的名誉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地名及通志编委。郑先生学识渊博,熟谙古今,尤擅长中国史学史、中国近代史和中西交通史。治史六十年来,著述浩瀚,多达157种,两千余万字。在中国近代史方面计有:《中国近世史》、《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等。另外,还编了《东华录索引》、  相似文献   

16.
民营企业出口在南京对外贸易出口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通过对南京民营企业出口产品竞争力、 拓展市场能力的分析可以看出,南京民营企业需要通过产权结构的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的优化等来增强竞 争力,同时政府也需要健全民营企业出口促进体系、金融支持体系,来促进其向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南京古都特色比较研究储九志南京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从三世纪开始成为东吴首都起,先后有东晋、宋、齐、梁、南唐、明初、太平天国、民国在南京建都,其政治影响是一朝超过一朝,直至1949年南京解放。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在历史的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扼要分析了证券公司在南京地区资本市场与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功能,对南京地区经济发展所作出的具体贡献,并分析了南京地区证券业发展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1853年初太平軍攻克了武汉,随即于二月全师下江南,攻克南京。軍势軍烕,极为雄壮。在一般著作中,都以为这时太平軍有百万之众。但据近年陆續发現的資料来看,却頗有值得怀疑之处。辩明这个问题,对于了解太平軍的动向、战略方針和敌对双方势力的对比,都有一定的意义。說太平軍克南京时有众百万的史料中,比較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南京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已成为南京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而,研究和优化其社会 环境成为南京市政府的一项迫切任务。本文首先界定了民营企业及其社会环境的内涵,然后从政治环境、经 济环境、政策环境、科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五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南京民营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状况,最后, 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