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空间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公共空间中的地位、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它以公共空间为生成场域,以公民身份为塑造主体,以关怀和共享为价值意蕴。共享时代语境下公民公共空间意识培育的内涵与价值体现在:促进价值共识的生成,培育公共规范意识,提升公共参与意识,加强共享意识教育。公共空间意识的培育无法脱离公民的公共生活,公民可以在公共交往、习惯养成、公共协商、公共合作中逐渐形成公共空间意识。  相似文献   

2.
论公共价值的生成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价值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文化背景下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客体的公共效用、主体的公共表达和具有公益导向的普遍规范。公共价值的凸显以现代社会的个人主义危机、合法性危机和全球化危机为背景;公共价值的生成以物的公共性为客观基础,以公共理性为主观条件,以公共领域为社会前提;公共价值的实现以公共治理为理想途径,以心性修养为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公共危机与价值失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共危机不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但以往的学术界对此未给予一定的关注和重视.该文从公共危机的定义和表征入手,对其产生和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做出判断,认为正是由于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价值实践思维的混沌,即价值失范引发了广泛的公共危机。并在此基础上,以回到现象本身、关注意义构成态度为宗旨的现象学社会学的视角,对公共危机与价值失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认为社会个体的价值观在突发事件中缺乏对环境因素、构造因素和认知因素的变化与适应,并进一步指出要化解和预防公共危机所需重建现有价值体系的原则和要点。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是当代世界各国采取的主要经济运行模式,但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对于公共产品的表现总会出现一些困惑和难题.因此,以公共产品的市场选择规则失灵为开端,在概括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市场决策与非市场决策两个方面对公共选择的相关问题进行对比剖析,从而为政府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及其民主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末,新公共管理式微,建立在对新公共服务理论发展的基础上的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主张公共管理者应该创造公共价值,拓展公众参与,建立开放型的、灵活的公共服务获取和递送机制;公共价值管理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民主意蕴:实现了民主含义的回归、民主内容的发展,平衡民主和效率的矛盾,使民主更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公共价值管理:西方公共管理发展的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公共管理时代之后,建立在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新公共服务理论和网络化治理理论基础上的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应运而生。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主张,公共管理者应该寻找并创造公共价值,拓展公众参与,建立开放型的、灵活的公共服务获取和递送机制。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相比,公共价值管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使公共管理者更具战略思维,重新审视管理过程中的政治,使政府的合法性更有保障,民主和效率的矛盾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7.
薛冰 《江海学刊》2007,(2):105-109
形成于20世纪初的公共行政模式的内在缺陷在不同思想基础上被加以改进公共选择理论以自由投票为基点主张公共产品的多中心供给;社群主义以社群本位、公益优先为基点主张公共价值的复兴与重建;协商民主理论倡导在协商共识基础上实现公共决策的公民参与。其中,协商民主理论是对前两者的“扬弃”,它阐释了权利和共识结合、公共行政与自主治理良性互动的机理,奠定了公共管理中大范围社会合作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人”假说从经济领域带到了政治领域,政府也持有一种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观念,其行为目标具有“经济人”的特性。在这种政府经济人法则的潜在驱动下,政府为主体的农村公共产品投资往往忽视公共产品提供的可及性目标,而追求获取公共产品的个人或小团体的目的和利益,追求最大效益的公共产品物质符号价值。于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投资不是体现满足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需要和适应农村实际条件的公共产品实际价值,而是更多地体现出了政府“经济人”偏好的公共产品物质符号价值。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价值失配问题,要尽可能地在价值匹配上实现公共产品的多重价值评价标准建构和契合、设计完善农民对公共产品的偏好显示机制,从转化维度建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价值协同。  相似文献   

9.
尹长海 《理论界》2012,(4):37-39
政府公共决策价值目标是关注民生、实现社会和谐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政府公共决策价值目标的实现路径:坚持以人为本的决策理念是前提;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关键;完善合理的制度是保障。  相似文献   

10.
纵观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历程,倡导工具理性或价值理性的流派交替占据主导地位并逐渐将两种理性加以融合,呈现出一种钟摆运动。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形成于这种运动之中,并较好地实现了两种理性的融合,推进了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穆尔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并把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置于西方公共行政学发展历程中,评价其价值与贡献。  相似文献   

11.
王船山致力于弘扬一种治国行政所应有的理性精神。其公共决策观中渗透着思想的深刻力与超前性。王船山所倡导的公益精神,是以“君以民为基”、“君依民以立国”的民本主义认识为其思想基础的。他把建设官德的切入点定位在反腐倡廉上。今日深入研究王船山的公共决策思想,正契合当代中国公共管理理论本土化研究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绩效为分析单元,在反思传统公共项目绩效管理模式的公共性、委托代理及契约不完全性的基础上,认为治疗公共项目绩效管理"顽症"的根源就在于没有解决好绩效管理的工具性特征与公共项目所体现的公共价值间的矛盾与冲突,因此,文章构建了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公共项目绩效治理模型,试图解决这种矛盾与冲突,并期待本研究能为以后的公共项目绩效管理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郑谦 《兰州学刊》2010,(7):32-37
作为另一种应对公共事务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间矛盾的替代性解决方案,“多中心”理论一方面反思了两种传统解决即建立“利维坦”和产权变更各自的缺陷,另一方面又试图论证两种传统解决方案在逻辑上的相容性,这种相容性自然也可以表现在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安排上。在体现“多中心”特征的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安排中,在政治价值和经济手段两方面强调了公民的选择权利和选择行为,但是,这种选择模式不具有传统公共选择理论所描述集中统一的特征,由此体现了对美国立国的政治价值和原则的回归。而在实践中,公民的选择又是通过政府的民主行政来确保,这种民主行政表现为有关公共物品供给中具有自主和自发特征、分散式的决策。  相似文献   

14.
共同体作为一种理想的网络模式,在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和异质性特征,在结构上实现了多个网络及其功能的耦合。该模式能够通过协同网络节点间的关系,以更加融合高效且低成本低风险的方式解决协作障碍,破解碎片化治理困境。基于公共价值理论与共同体理论的契合性,可构建区域共同体公共价值共创分析框架,从公共价值识别、合法性与支持以及运作能力三个维度探讨区域共同体公共价值的生成机制。沿循这一分析框架和运行机制可以提炼出区域共同体的建构方略:共同体内部各类主体通过规范性嵌入达成价值共识,通过关系性嵌入获得合法性与支持,通过结构性嵌入提升运作能力,最终融入共同体的公共价值共创机制,实现公共价值的协同共创。  相似文献   

15.
论公共治理的技术与价值的矛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瑞昌 《社会科学》2003,1(3):48-52
在公共治理过程中 ,因大量吸收私营管理的技术 ,出现了依附于技术本身的价值与公共行政及管理自身所追求的特殊价值相互矛盾的现象。这些矛盾会使公共行政与管理的公共性衰落 ,使公共决策参与者与公共管理者的公益精神下滑。在走向更好的公共治理过程中 ,应重新确立公共性与公益精神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讨论了公共新闻实践的内涵与边界问题,并通过典型公共事件论证中国媒体已具备公共新闻实践模式,即在公共冲突性的事件报道过程中,在新闻监督的基础上为冲突双方提供间接表达与参与、协商的实践平台,从而为公共问题提供决策或决策辅助。  相似文献   

17.
网络公共领域的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公共领域不仅满足作为公共领域的一般要求,而且在主体、场域和对话机制三方面都具有"新"的特征。网络社群是新主体,网络空间是新场域,网络对话是新的民主机制。  相似文献   

18.
论劳动价值、剩余价值和公共价值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遵循理论与历史相统一的逻辑顺序,具体分析了个体劳动价值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再转化为社会公共价值的必然过程,深刻说明了这些转化的前提条件、根本原因和实际作用等。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阐明了综合运用这三种价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9.
公共行政是公共能量场中关于价值权威性分配和有序实现的交互活动,其绩效高低受制于行政权力对公共需求与公共供给关系的把握程度.从公共供求关联性、政府职能重心位移以及治理工具选择组合等角度看,行政权力是公共场域中具有独特作用的核心资源,在根本属性、职能取向与利益发展等方面有着复杂的特征呈现.为回应社会的公共需求,行政权力的配置与运行需要在有限与有效的双重维度上展开,即通过法律、授权和社会等方式来配置、规范行政权力,以及建立起价值、信息、协调、激励和约束等运行机制以确保权力高效运行.行政权力配置过程本质上是公共的选择过程,运行过程则是将资源性势能转换成为服务性动能、实现治理绩效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的衔接度对于行政的民主化、法治化、效能化与服务化发展态势影响深刻.  相似文献   

20.
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是公民个体或社会组织(团体)影响公共决策所采取的行动,目的是要实现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以达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合理化.事实上的分配不公、公共选择理论所谓的政府失效现象反映出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必要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等思想,为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