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赛莱菲耶思潮探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伊斯兰教历史上,赛莱菲耶思潮最早是在阿拔斯王朝时期掀起的。公元13世纪,伊本·泰米叶及其弟子伊本·嘎伊姆成为这一思潮的旗手。赛莱菲耶思潮反对凯拉姆学所展开的教义学争辩,呼吁回93原生态伊斯兰和《古兰经》。与此同时,伊本·泰米叶还率先对“创制之门关闭”说提出质疑,从而证明赛莱菲耶思潮所倡导的“循古”并不是教条和僵化的。尤其是伊本·嘎伊姆提出的注重“现实”和在此基础上的合理创制,更不无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2.
哲马鲁丁·阿富汗尼在近现代伊斯兰思想发展史上地位卓著,他倡导回归<古兰经>,又反对"创制之门关闭说",体现了其理性主义的宗教观.哲马鲁丁·阿富汗尼竭力呼吁构建"伊斯兰联盟",以强健伊斯兰民族的肌体,并以此为基础抗击西方殖民主义入侵.因此,他被后人誉为"伊斯兰世界第一位反对西方殖民入侵的勇士".无论是他的理性主义赛莱菲耶思想,还是他积极的政治改良主张,在伊斯兰世界所产生的影响都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3.
论教法创制与文化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法创制"是伊斯兰教法学的重要术语,指的是精通教法的法学权威(mujtahid)竭尽所能,以<古兰经>和圣训的原则精神为依据,对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符合伊斯兰基本原则和精神的独立判断并得出相应的法律结论的推演过程.这种创制实际上是伊斯兰文化的一种自我更新机制,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创新.伊斯兰文化正是有赖于这一创新机制而绵延不绝,发展至今的.因此,教法创制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传统.遗憾的是,自1258年蒙古军队陷落巴格达以来,教法创制之门关闭说在伊斯兰世界广为流传,创制活动从此受到影响,伊斯兰文化逐步踏上一条保守僵化、抱残守缺的衰落之路,渐渐失去昔日那种锐意进取、涵容万象的气度和辉煌.今天,伊斯兰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处于一种现代化的困境当中.怎样有效地重启教法创制这一伊斯兰文化的更新机制,很好地开展文化创新工作,使伊斯兰文化适应新的时代,与时俱进,不断进取,是包括中国穆斯林在内的全体穆斯林所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圣战观念与当代伊斯兰恐怖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的圣战观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观念.<古兰经>有关圣战的规定反映了先知穆罕默德时期伊斯兰社团的发展,教法中有关圣战的规定又反映了7~10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发展状况.10世纪开始,圣战观总体上处于休眠状态,伊本·泰米叶和瓦哈比派分别在圣战的两个低潮期激活了圣战观.赛义德·库特卜使圣战观念从传统走向现代,并催生了以埃及为中心的第一波伊斯兰恐怖主义;阿卜杜拉·阿泽姆使圣战观国际化,并催生了以本·拉登为代表的第二波伊斯兰恐怖主义.在本质上,当代伊斯兰恐怖主义是对圣战观的曲解和滥用.  相似文献   

5.
"政教合一"是伊斯兰教的特性,这是它区别于其他宗教的显著特征.但是,作为一种入世性宗教,伊斯兰教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的.在当代中东国家,存在着多种伊斯兰思潮.这些思潮虽有不同,但与穆斯林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特性却始终如一,对中东社会的发展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6.
哲马鲁丁·阿富汗尼在近现代伊斯兰思想发展史上地位卓著,他倡导回归《古兰经》,又反对创制之门关闭说,体现了其理性主义的宗教观。哲马鲁丁·阿富汗尼竭力呼吁构建伊斯兰联盟,以强健伊斯兰民族的肌体,并以此为基础抗击西方殖民主义入侵。因此,他被后人誉为伊斯兰世界第一位反对西方殖民入侵的勇士。无论是他的理性主义赛莱菲耶思想,还是他积极的政治改良主张,在伊斯兰世界所产生的影响都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7.
乌玛观念与伊斯兰宗教共同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玛"是伊斯兰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对伊斯兰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古兰经》确立了"乌玛"作为伊斯兰宗教共同体的观念,而麦地那时期乌玛观念的实践则为穆斯林后代树立了典范.在古代伊斯兰社会,大征服和帝国的伊斯兰化虽使伊斯兰乌玛的规模得到扩大,但政权分立、教派分化和族裔对立却使统一的乌玛走向分裂.近代以来西方的入侵和控制以及伊斯兰世界民族主义和世俗主义思潮的兴起,大大激发了伊斯兰世界重建乌玛的激情和斗志.为此,他们不断尝试泛伊斯兰主义、现代伊斯兰主义以及全球化时代以信息网络为依托的伊斯兰统一.  相似文献   

8.
当代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间主义"作为当代伊斯兰世界思想文化界的主流思潮之一,重申伊斯兰文明带给人类的首要信息是和平中正,伊斯兰教反对各种形式的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主张不同文明之间应当开展平等的对话交流,认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和平相处、友好交往是人类共同发展和世界持久和平的基础.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中间主义"思潮对于维护伊斯兰各国民族的团结进取、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的圣战观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观念。《古兰经》有关圣战的规定反映了先知穆罕默德时期伊斯兰社团的发展,教法中有关圣战的规定又反映了7~10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发展状况。10世纪开始,圣战观总体上处于休眠状态,伊本·泰米叶和瓦哈比派分别在圣战的两个低潮期激活了圣战观。赛义德·库特卜使圣战观念从传统走向现代,并催生了以埃及为中心的第一波伊斯兰恐怖主义;阿卜杜拉·阿泽姆使圣战观国际化,并催生了以本·拉登为代表的第二波伊斯兰恐怖主义。在本质上,当代伊斯兰恐怖主义是对圣战观的曲解和滥用。  相似文献   

10.
“教法创制”是伊斯兰教法学的重要术语,指的是精通教法的法学权威(mujtahid)竭尽所能,以《古兰经》和圣训的原则精神为依据,对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符合伊斯兰基本原则和精神的独立判断并得出相应的法律结论的推演过程。这种创制实际上是伊斯兰文化的一种自我更新机制,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创新。伊斯兰文化正是有赖于这一创新机制而绵延不绝,发展至今的。因此,教法创制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传统。遗憾的是,自1258年蒙古军队陷落巴格达以来,教法创制之门关闭说在伊斯兰世界广为流传,创制活动从此受到影响,伊斯兰文化逐步踏上一条保守僵化、抱残守缺的衰落之路,渐渐失去昔日那种锐意进取、涵容万象的气度和辉煌。今天,伊斯兰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处于一种现代化的困境当中。怎样有效地重启教法创制这一伊斯兰文化的更新机制,很好地开展文化创新工作,使伊斯兰文化适应新的时代,与时俱进,不断进取,是包括中国穆斯林在内的全体穆斯林所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