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卡西尔认为,整个人类文化是反映人类心灵的无限连续的符号形式,神话作为人类最初的那些心智的想象,是人类把握世界和解释世界的方式。这种“心灵图像”“符号形式”是与人类心灵某种“先验的”机制相关联,且最初级的阶段就表现为神话思维,而神话思维的独特地位在于,它作为一种法则,在本质上影响着人类精神的发展和演变,进而产生出宗教、艺术、历史、科学等人类精神领域的全部产品,因此卡西尔把神话奉为各种文化形式的母体。神话的起源,即世界和万物的起源,秩序和智慧的起源。伴随起源的发生,人类自我意识经历了一场持续的危机,通过神话思维的内部运动,人类从蒙昧混沌中逐渐获得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神话是文化的,而不是原始的。  相似文献   

2.
神话是原始社会意识形态的综合体,是原始人在其现实生活基础上通过原始思维方式表达出来的对世界的原始理解。总观我国各民族的神话,它们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积极探索精神,同时也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了生动有趣的解释,而人类自身的来源更是他们的“热门话题”。在这里,我们把原始人创造的关于人类(含民族)来历内容的神话称之为人类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是一种世界性的神话,它们都是在力图解释最初的人类是如何产生的这样一个重大问题,这是人类起源神话的一个共同母题。但具体到每一个民族,对这一问题的解释又不尽相同。我们从各民族人类起源神话的基本母题出发,根据其内容要素和情节构成,可以把人类起源神话分为八种类型模式:猴子变人型,山洞葫芦出人型,卵生  相似文献   

3.
“神话重述”作为一个跨国性的文化项目,并没有在中国文化界引起大的影响,这与当今的神话重述立足于市场运作及神话功能的消失有关。从中国神话的重述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和现代对神话的重述包含有极大的意识形态性,而当前对神话的重述则仅仅是一种娱乐性的手段。神话的重述应是人类对世界解释的继续,是人类情感不断丰富和自我认识不断深入的体现,同时也应满足人们的乌托邦想象,并达到对现实的一种意向性对抗。  相似文献   

4.
神话如何重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神话学是西学东渐的产物,西方神话学家首先提出中国神话的问题并做出先驱性的探讨。如果说19世纪是西方理性宣布神话消亡的世纪,那么20世纪可以说是神话全面复兴的世纪。神话所内在的人类文化基因,决定了神话即便远离人类神话时代依旧“神力”无限,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诗性智慧,也为人类提供了返归自身的航向与能力。这也就是神话不断为人类世代重述的根源。那么如何重述神话,如何聆听与重解神话的谕旨呢?这正是当下最值得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文化的本质属性,性、性别与社会性别基本内涵的分析,性别文化与社会性别概念异同的辨义,探讨了性别文化的基本涵义。认为性别文化是人类对自身性与性别的自然属性的"人化"与"人类化",是不同的性别群体的生活样态,关于性别的理念与价值观是性别文化的核心。"大文化"即"自然的人化"开启了性别文化之门;20世纪中叶以后,性与性别理论的进展,为性别文化的界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尤其是将性与性别作为个体与群体乃至社会的选择性模式,启发人们从有性别的人之生活样式的角度认识性别文化。认为先进性别文化是性别立法的基石,是评估相关法律有无性别意识的根本性准则,决策者具备先进的性别文化,可以提高立法质量,从根本上消除制度性就业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6.
彝族审美文化中许多东西是值得引起关注的,特别是对人类自身的肯定和对生命与自然和谐的重视。彝族支嘎阿鲁射日神话,特别是日月再生神话,透着一种以祈求自然神的保佑为终极目的的原始宗教心理,它暗示了人类“历史性”的未来——走向关好与和谐的发展趋势。神话追求的是一种和谐,因为和谐是人类社会的精髓,也是大自然精神的精髓。只有当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出一种无限和谐之时,人类社会才能合理的协调发展。这或许正是彝族日月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生态和谐的审关理想。  相似文献   

7.
神话作为人类艺术的宝库和土壤,生动地体现了人类的创造力。从对自然界荒诞的认识到个体意识觉醒到能动地反映人类自身的关系,神话以揭示原始人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为路径,逐步催生了人类理性思维的萌芽。其自身发展的过程恰恰是孕育人类理性形成的过程。同时,理性在神话中的发展与进步也导致了人类理性最终摆脱孕育自身的神话的束缚而走向自由和独立。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神话的功用角度,用比较的方法,论述了洪水神话的意义是反映了人类由生物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过渡,它使各民族关于人的生存状态或发展方向的神话,从神秘的想象和幻想世界向现实世界演进,并渐渐“社会化”和“历史化”。但同是洪水神话,希伯来民族的神话却隐含着人的罪感意识,希腊民族的神话隐含着人的求知意识,中国汉族的神话隐含着人的宗法伦理意识,从而表现了不同民族对自我存在状态的不同确认方式。洪水神话又是民族文化形成与分型的重要基因,并对各民族后来的文化发生恒久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神话是人类最初的文学。世界各民族神话的起源都有着相类似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遵循着由零散到系统、由野蛮到文明的基本方向,但其发展却有着时序上的不平衡、形态上的不平衡以及速度上的不平衡,因而构成千姿百态的神话表象世界。中西方神话因各自特征鲜明的民族特点和中西方文化来源的不同,在民族属性与文化内涵方面具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各种神话记载,但中国人对神话的研究却是始于西方社会科学的传入。在此之前,中国人以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神话,其态度要么“子不语”或“搜神”、“括异”,要么投入到现实的功利主义的利用之中。按西方人的理解,神话是宗教体系中的一个部分,但它是一种与历史文献、宗教典籍、神学作品不同的叙事。宗教是人们建构社会的一项活动,是人们用神圣的(理所当然)方式确立社会或世界秩序的稳定性。神话在宗教的框架下呈现其自身并发挥其功能,神话的内容是与建构社会相关的。一般说来,神话包括神的谱系、半人半神和文化英雄的事迹…  相似文献   

11.
中国神话的演变大量存在于古典神话、活态神话及各民族神话之间。神话的演变是不断被运用的结果,它伴随着意识形态、政治文明和文化等诸多领域的诉求。神话的运用有显性与隐性之分,也有正面与负面的差别。学者既要揭示神话被滥用的现象,也要研究它如何促进当代社会的正面发展。应用神话学属于神话学的分支,它为神话学建设提供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商品大潮的喷涌和西方"后学"的观念输入,使得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改编不可避免地具有迎合大众消费的世俗倾向和造梦功能。它主要表现在建构金钱神话、增殖性爱话语、崇尚暴力美学等多个方面,源于此的欲望生产与再生产已经成为覆盖大众文化的绮丽神话,并转化成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权力控制人们的精神和意识,与无所不能的"市场权力"相媾和,共同制造出后现代社会彰显世俗性、平面性的消费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3.
性经历了漫长的社会文明,逐步和人体其他生理结构分离,并成为超越身体而存在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现象。当下的性特别是女性的性出现了去生殖性、资源化、文化化而成为一种资本存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性与权力、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的交换,且性本身也成为一种产业和经济存在。女性性资本化何以可能?研究认为社会转型是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引擎和隐性推手,社会转型导致的信仰缺失、社会流动加剧、性文化衍变是女性性资本化的催生逻辑。  相似文献   

14.
唐代士人的社会心态与隐逸的嬗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逸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现象,它对中国社会文化特别是士人文化心理建构有着深远的影响。唐代隐逸风气兴盛,对其历史嬗变的研究,是深入了解唐代文人的行为心态、人格理想以及价值取向的不可或缺的内容,而且对其递嬗缘由的追问,也是深入剖析唐代社会政治和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层面。概而言之,初唐承继魏晋隐逸遗风,盛唐在隐逸中贯注入世因素,中唐淡化了士人的担当精神,晚唐以隐居避祸全身。  相似文献   

15.
各种家庭暴力中,婚姻暴力现象是最为普遍的。虽然表面看来是家务事,但在一定程度上它对社会的稳定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是十分必要的。文章着重从非理性因素在婚姻暴力中的表现做出分析,认为婚姻中的家庭暴力多与对性别角色的直觉、性本能和自我本能、情绪、激情和冲动等因素有关,对如何预防、消除婚姻中的家庭暴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土家族的神话资料,对土家族的宇宙图式与象征结构进行了解读。文章认为,土家族神话对宇宙结构图式有自己的一套解释,这种解释根源于土家族独特的生存环境;梯玛神图是土家族神话中宇宙结构图式的具象表达;神话中的意象充满着生殖能指与生命喻义,这些意象构成了土家族文化象征的主要原型;二元结构与三元结构是土家族神话中的最基本的“无意识结构”。  相似文献   

17.
湘西北土家族《摆手歌》中记载的《制天制地》和《雍尼补所》两则创世神话,在叙事上具有自己的特色:人类一开始就与宇宙同在、与神同在;最终形成为"社会人",经历过了一而再、再而三的过程;由此凡是对氏族的繁衍、生存有利的事情就被认为是善的,反之则被认为是恶的。这些叙事体现出丰富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8.
儒道互补格局的形成,既与人性结构模式中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矛盾统一密切相关,也有学说思想自身发展的内在必然性.通过制造关于圣人、经典和诗乐的神话,儒家在与君权建立神圣同盟时,早已使对语言文字、圣人经典的信仰敬畏变成普遍的民族文化心理,而百家之中,惟有道家通过彻底否定语言文字、圣人经典、君权政治等,对儒家的地位发起了挑战.儒家谋取和维护话语霸权,与道家消解和挑战其地位的努力相生相伴、相反相成,深刻影响了士人心性和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9.
洪水神话的原型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神话是一种复合型的神话,它由原型洪水神话、水生人神话、葫芦生人神话、兄妹婚神话等融合而成.洪水神话中的关键性情节,如洪水泛滥、葫芦载人、兄妹占卜成婚、怪胎变人等都是由原型神话变形演化而来,虽经变形,但多数仍保留了原始的生殖文化内涵,并由此而共同形成了洪水神话再造人类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浅谈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英语词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腊从氏族公社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创造了美丽的神话.它们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从语言学角度来看,直到今天,希腊罗马神话对欧洲人民的语言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