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张丹 《决策与信息》2009,(4):147-147
本文针对西部城市公园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研究和比照,希望有助于西部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2.
西部是中国的欠发达地区,西部城市中工矿城市占较大的比重(约占2/3以上),大多是"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在特殊的政治背景和艰苦的区位地便条件下从无到有,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城市发展整体水平低,对周边的辐射力弱.在西部大开发中,立足于西部特有的区位特点,加快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带动区域经济的腾飞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在西部城市公用事业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本文在借鉴东部地区改革路径的前提下,结合西部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改革应从政府的管制体制改革为突破口,重点构建有效的政府管制机制,探索出西部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的合适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发展,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邓小平“两个大局”构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鲜明体现。大连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东部沿海地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参与西部大开发活  相似文献   

5.
包俊林 《科学咨询》2009,(23):10-10
近年来,我国在西部城市公用事业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本文在借鉴东部地区改革路径的前提下,结合西部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改革应从政府的管制体制改革为突破口,重点构建有效的政府管制机制,探索出西部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的合适路径。  相似文献   

6.
<正> 在新世纪来临前夕,党中央推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地区包括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良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内涵,无疑应该包含着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由过去向东部地区倾斜转为向西部地区倾斜,应该使西部地区逐步成为我国的投资热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也往往会引  相似文献   

7.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是我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重庆的城市建设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大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心城市创新辐射的西部自主创新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心化效率和投入产出效率的视角测度中国不同地区19个中心城市的自主创新效率,对比分析中国西部3个中心城市重庆、西安、成都自主创新效率的水平和特征,据此阐释西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成因,并提出提升西部自主创新效率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惠君 《决策导刊》2000,(12):15-17
由于西部地区的空间经济结构为典型的二元性特征,即少数发达的中心城市和大面积的落后地区并存,因此,西部开发只能选择非均衡的发展模式,由点到面,依托现有中心城市和主干交通线,逐步拓展开发空间,以局部的快速发展带动整体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0.
蒋勇 《决策导刊》2011,(1):15-17
商贸流通业是重庆建设西部重要增长极的主导产业。永川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实基础,已初步建成区域性商贸中心。永川作为连接川渝黔的重要节点城市、重庆主城卫星城、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统筹城乡商贸发展试点区。理应先行先试,重点突破,走出一条统筹城乡商贸发展的新路。全力打造西部样板。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城市风貌面临更新和发展的历史机遇。本文通过对兰州特定山水城市风貌的分析,阐释城市天际线景观的特性,把握山水城市空间形态的特征,从而有助于在兰州城市发展过程中,强化整体意识和系统观念,创造宜人宜居的山水城市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共建成渝城市群已经成为重庆、四川两地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城市群的本质和核心是组团式发展,是推进新一轮城镇化的必然选择。川渝城市群建设是川渝合作的"升级版",是探索西部城镇化道路的科学途径。川渝城市群包括11个城市及所辖73个县(市)、1636个建制镇,幅员面积18.3万平方公里。这么大的区域要"动"起来,不仅需要重庆与成都的"双核驱动",还应以"双城"为中轴线,激活全域内的所有城市细胞。  相似文献   

13.
<正> 西部大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西部大开放。一方面,西部地区的建设和发展除来自国家和各省自身的投入外,将越来越依靠外来资金(包括国外和省外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随着西部地区投资软硬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外来资金将流向西部地区。目前,西部各省(市、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布局正处在调整期,招商引资如何很好地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作为西部重要城市之一的成都市,要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并在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实现成都市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深刻分析和正确认识成都市城市竞争力的水平,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升城市竞争力水平。本文结合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发展和成都市的实际,构建了成都市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全面提升成都市城市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西部城市经济处于快速稳定增长的阶段。本文运用人均财政收入、人均GDP和相应的人均指数增长率测度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趋势。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GDP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两个重要参数。同时,论文采用人均财政收入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排序依据,是因为财政收入与GDP直接相关,且前者有更强的约束性和可靠性。在论文中,论文运用1998-2007年10年的人口、地方财政收入、GDP数据,西部48个城市的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GDP分3组进行面板数据测度,测度了人均GDP对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年增长率和人均GDP年增长率。测度结果表明,人均财政收入年增长率、人均GDP对人均财政收入的贡献率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良性指标。测度结果表明,西部城市经济的规模效应表现为两种,一种是超大城市规模公共服务的人口规模效应,一种是中等城市的优势主导产业的产业规模效应。同时,西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低水平发展的城市宜调整发展战略,并得到相关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城市竞争力是城市发展中关键的因素,它可以影响到所属区域的经济能力。西安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所以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快西安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提高城市竞争力就成为推进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通过分析西安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的到来和我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进程的加快,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开始梯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为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提供了历史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要求。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深入分析自身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劣势,对自身实现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自栋 《管理科学》2001,14(2):62-64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较差,要想尽快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进行大规模的西部开发,必须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尽快、有序地把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大、中城市是建设的重点;城市经济辐射能力的加强、投资环境的改善和第三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是城市化发展的方向;在互联网日益普及、国家全面实施"禁采"、"禁伐"以及"退耕还林、还草"的背景下,尽快改革目前的二元户籍制度,建立新的、科学公正的一元户籍制度,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必要条件;另外,西部的城市化建设还必须考虑东西联动和区域经济不平衡协调发展等因素。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十一市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其创新能力对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根据城市创新能力定义构建了河北省十一市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运用CRITIC客观赋权法对2019年河北省十一市城市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将河北省十一市城市创新能力分为3个梯队,并分析了其城市创新能力提升改进路径。研究发现:河北省各市城市创新能力差异较大,石家庄原始创新能力和创新发展水平突出,城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排名第一;廊坊的创新环境、成果转化、创新驱动等3个一级评价指标中排名第一;秦皇岛、保定等其他城市创新发展动能需要增强,创新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掘。基于实证结果,建议从加强协同创新,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共建共享,保障创新投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明确城市发展定位建立创新能力差异化提升路径等方面提升河北省城市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之后,西部地区各省市区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在这当中,不少地区借助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进而将特色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带动本地区迅速发展。重庆:城建投入超1100亿元全凭融资改革近几年,重庆转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据统计,直辖10年,重庆市用于城市建设的投资超过110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