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莫智勇 《江淮论坛》2012,(1):182-185
电视传媒数字化转型与升级是数字信息传播技术广泛应用的必然结果,是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过程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随着互联网计算机、广播电视、电信三种信息技术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三网合一”的传播生态。从传统的“看电视”变为“用电视”,电视信息的接受主动权转移到受众手中。电视传媒业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市场格局调整形成媒体传播的新价值,达到媒介市场战略成效最大化是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在国家政策与产业规划下传媒市场走向共生共赢,媒介形式与内容的创新、营运模式与管理观念的创新是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福建实现全省有线电视大联网的工作,得到了中宣部、广电部领导的充分肯定,也引起了全国同行的广泛兴趣,有二十多个省组队前来考察。目前有十多个省的有线电视联网工程正在铺开。办有线电视必须联网才能出规模、出效益,已成为共识。本文就我省有线电视联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一番分析。有线电视网是现代电视节目最重要的传输工具进入80年代,通过卫星向国内外观众传输电视节目,日益成为国际信息传播领域一种最新的、最有效的传播手段。然而电视信号上星,仅完成了节目的输出,要让这些节目作用于观众,作用于社会,则必须进入家庭…  相似文献   

3.
今年关于收费电视的话题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对于老百姓来讲,看电视还要交收视费,听起来挺新鲜的,虽然咱老百姓现在收看有线电视也需交费,但那是线路维修费而不是收视费。什么是收费电视?就是一台电视机+一个机顶盒=N个卫星接收机、N个影视剧场、N个证券信息平台、N个网站、N个课堂。收费电视是一种全新的电视服务,用户通过一个机顶盒和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就可以收看无数个不同类型的高清晰度的数字电视节目。它除了具有画面更加清晰、可以自主选择、免除广告的干扰外,最大特点就是改变了传统的“你播我看”电视服务模式,增强互动性。在我国,数字电视和收赞电视频道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国内现  相似文献   

4.
宗妮 《理论界》2012,(12):117-119
随着社会信息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时代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三网融合的到来为数字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同时对数字图书馆来说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研究三网融合的内涵、三网融合与数字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问题,分析了三网融合后数字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5.
邱小玲 《南方论刊》2007,(4):75-75,77
何谓互动电视呢?顾名思议就是通过电视机上网实现互动功能的电视,是电视数字化和网络化后的产物,它是以数字为主体,以网络为辅线的,  相似文献   

6.
有线电视,是指以电缆、光缆为主要传输媒介传送电视节目的信息系统。有线电视作为无线电视的延伸、补充和发展,不受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为观众提供清晰的图像和高质量的音像,发挥综合利用优势,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企业有线电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并且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本文简要论述一下当前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和技术办好企业有线电视节目。一、企业有线电视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电视事业呈一马当先之势。看电视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中央台、省市台的节目…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传媒环境下.政策不明、内容同质、平台限制、流通不畅和资金短缺等因素成为民营电视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为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民营电视公司应从纵向的流程与横向的多元化实现电视产业链上的突破创新:一方面由单一的“点”式经营转型为规模化的“结构”型经营;另一方面开拓业务内容,促进发行渠道的多元化,逐步构建出一条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再扩展成一张覆盖目标市场的产业网,从而与传媒市场的多家主体竞争博弈。  相似文献   

8.
当今,电视数字化的日益加速使电视受众的需求和收视习惯等都呈现出不同于模拟电视时代的新变化,并相应地对传媒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如何适应受众的新变化适时地调整传播的策略,是摆在传媒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内容、个性化、参与性三个方面论述了电视数字化趋势下受众需求的变化和传媒策略的调整,以期为传媒在电视数字化趋势下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建立民族化信息技术产业 ,我们面临极大的历史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分析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现状 ,探讨如何迎接信息化发展的世界潮流 ,加快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之途 ,是本文的旨意所在。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信息产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近年来 ,全球网络信息技术正面临着新的突破。鉴于因特网的传输速率和安全措施已不能适应网络用户急剧增加的需求 ,各发达国家正在加速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NII)的建设 ,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将三网合一 ,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将把各国的NII连接起来 ,实现全球信息共享。近三年即将建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网络中心主任赵海涛《试论年鉴数字化、 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一文,回顾了有关年鉴数字化、网络化宏观思路 及发展战略,指出实施年鉴数字化、网络化战略可能存在的误区,着 重论述了年鉴数字化、网络化的概念,实现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的联 动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认为中国年鉴网必将会成为促进年鉴数字化、 网络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1.
声明     
正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同时,本刊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科技论文在线》《国研网》《龙源期刊网》《教育阅读网》《博看网》《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数据库》(CEPS,华艺数据库)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其中《国研网》为选择性收录),论文在本刊发表后将通过上述数据库传播。  相似文献   

12.
声明     
《西部论坛》2013,(4):57
<正>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同时,本刊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科技论文在线》《国研网》《龙源期刊网》《教育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如何对校园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升级改造,使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电话网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局域性的“三网合一”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综合网络的构成与功能,实现网络功能的因素和条件,以及利用网络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多功能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4.
声明     
《西部论坛》2011,(6):43
<正>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同时,本刊为《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科技论文在线》、《国研网》、《龙源期刊网》、《教育阅读网》、《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数  相似文献   

15.
王静 《学术论坛》2022,(5):83-92
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针对当前的发展环境,有必要以开放系统的视野重新界定“双碳”目标下数字化供应链生态系统的本质内涵与基本特征,明确识别出“双碳”目标下数字化供应链生态系统的驱动因素,刻画出其实现过程的驱动因素,并进一步梳理出“双碳”目标下数字化供应链生态系统的实现机制及建设路径。通过建立“双碳”目标下数字化供应链生态系统“价值链”价值增值机制“、一核两翼”优化提效机制“、两化”融合赋能机制,提出高效科学的中国特色数字化供应链生态系统的中国思路,并形成企业面向未来构建高质量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刊声明     
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社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凡不同意入编中国知网及其数据库的稿件请在来  相似文献   

17.
本刊声明     
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社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凡不同意入编中国知网及其数据库的稿件请在来  相似文献   

18.
本刊声明     
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社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凡不同意入编中国知网及其数据库的稿件请在来  相似文献   

19.
声明     
《西部论坛》2013,(5):18-18
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同时,本刊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科技论文在线》《国研网》《龙源期刊网》《教育阅读网》《博看网》《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数据库》(CEPS,华艺数据库)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其中《国研网》为选择性收录),论文在本刊发表后将通过上述数据库传播。  相似文献   

20.
本刊声明     
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社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凡不同意入编中国知网及其数据库的稿件请在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