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符号、象征、象征符号,以及品牌的象征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号修辞格中的象征,使用得最多,意义却最混乱,且符号与象征二词常被混用,因此,清楚地定义符号,象征,以及说清两者重合的区域极有必要.这两者的混乱,不仅是在中文中,在西文中由于文化历史原因,更加混乱.再加上翻译者无法加以甄别,因此近年来的学术翻译中,在汉语中原先尚比较清楚的分界,变得更加模糊.因此,不得不从中西两个根源上加以清理.最后,从符号学角度,讨论了象征形成中的"使用原则",以及当代消费文化中,品牌商标象征化的文化符号学机制.  相似文献   

2.
象征结构     
长篇小说发展到了十九世纪,出现了一种新的结构方式——象征结构。这种结构往往伴以象征体出现,而后通过象征体和人物(或象征体)的相互作用表现作品的主题。因此,象征体的选择、安排、描绘就成为象征结构成功与否的关键。象征结构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中心象征结构和整体象征结构。  相似文献   

3.
论象征     
从总体上看,象征具有具体性、联系性、社会性、暗文性等,象征和几种修辞手法既有联系还有区别。对象征的分类:根据象征结构的标志来划分,按象征所用的辞格来划分,按象征体的性质和来源来划分。注意象征的归属和象征运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作为象征表层结构的象征符号分别包括物化象征符号、行为象征符号、感觉象征符号、自然象征符号、社会象征符号、虚拟象征符号等主要的类型.而作为象征深层结构的象征意义则分别指涉人们在社会中长期形成的观念意识、心理状态、抽象概念以及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等不同的意指对象.  相似文献   

5.
论象征及象征的品格──兼谈新时期小说的象征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象征及象征的品格──兼谈新时期小说的象征艺术刘荣林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中,象征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在小说创作中越来越受到作家的青睐。许多评论家充分注意到了这一文学现象,给予了比较中肯的总结和阐说。我们对象征及象征的现代品格进一...  相似文献   

6.
论诗的象征     
<正> 象征,本来是“自然的人化”的一种形式。在历史的最初年代里,原始人不把自己和自然分开,他们常常把自然力量加以人格化。原始人认为,人类除了肉体之外,还有不死的灵魂,其他自然物也是如此。这种“万物有灵”论的思想,导致了图腾崇拜的产生。图腾崇拜的对象,大都是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在原始人的心目,这些被崇拜的自然物,实际上被赋予了另一种意义。例如,古埃及人以鹰为图腾,把鹰看成是神鹰,认为它是一种保护神。  相似文献   

7.
李金发的《微雨》问世后,象征诗在中国流行起来了,并逐渐形成一个新诗流派。但这主要并非李金发的影响所致。因为二十年代后期涌现的象征派诗人,骨干力量既不同属一个社团,也并不心仪李金发的诗,他们都能直接从法文原作中吸取营养。中国早期的象征诗人,大都是感伤的,或颓废的象征主义者,表现出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合流的某些特点。如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是创造社后期的三位象征诗人。而“新月社”中的卞之琳、何其芳、邵洵美、梁宗岱、于赓虞、林徽因,刘梦苇等人,甚至包括徐志摩后期转向波德莱尔那种“新的战栗”,都表现了“新月社”解体过程中向象征派的过渡。这一特点,与法国象征主义有相同与相异之处。浪漫的忧郁、感伤与象征的结合,在波  相似文献   

8.
如果艺术创作的目的仅仅在于运用直接的或类比的方式把自然再现出来,或仅仅在于愉悦人的感官,它在任何一个现存的社会中所占据的那种显赫地位,就会使人感到茫然不可理解.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着重分析阎连科近期力作《朝着东南走》作品结构的开放性及其象征意义、人物设置的象征意味 ,进一步深入到作品隐喻的寻找主题 ,从而指出结构象征与人物象征在叙事作品中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0.
童话的象征是童话作家对于童话幻想的艺术构筑作精心探求的必然结果。作家在童话幻想的艺术构筑过程中,一方面是巧妙地运用幻想的艺术手段来折射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又恰当地通过幻想的童话境界来表达某种思想意蕴。这种意蕴,为特定的幻想形象所包裹,所隐蔽,需要人们去领悟,去开掘,这,就成了童话的象征。如当代童话名、著《豆寇镇的居民和强盗》描写豆寇镇的人们善良而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生活愉快而幸福。美中不足的是,这里还有三个以偷窃为生,又脏又臭的强盗。但在他们被捕后,镇上的人们象亲人,朋友那样对待他们,使他们受到感动.在镇上塔楼失火时,他们爬塔救火。后来,人们按照这三个人的特长,给他们安排了正当的职业。从此,豆寇镇居民的生活就更加安乐了。作品中的豆  相似文献   

11.
曾玲 《文史哲》2006,(1):14-21
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讨论海外华人的民间信仰,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关注较少的课题。本文从新加坡华人的祖神崇拜切入,以新加坡蓬莱寺的六个姓氏庙为研究个案,考察跨境“分香”的祖籍神明如何在新加坡移民社会环境下“定居”即“再社群化”,与建构新加坡华人社群“祖神”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承载着祖籍原乡历史记忆的祖神崇拜对于新加坡华人社会内部社群认同与整合的意义,以及历经从移民时代到本土社会历史发展变迁的沉淀,“祖神”逐渐成为当代维系华人与祖籍地关系的象征符号和“祖籍认同”对象的历史演化。在新加坡华人社会发展和华人与祖籍地互动关系中,涵盖了祖籍地和移居地两方面历史记忆的“祖神”崇拜,将作为一种具有历史延续性和动态发展的文化纽带持续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