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40年经济增长的历史资料加以考察可以发现,我国经济增长经历了5次较大的波动,每次经济波动又和经济调整相伴随,形成经济超高速增长、调整与紧缩、低增长或负增长、中速增长、超高速增长的周期性循环。经济增长周期是如何引发经济调整周期的,经济调整  相似文献   

2.
经济波动实际上就是各个产业波动的综合效果。本文拟由产业入手,探讨各产业波动与经济波动的相关性、经济波动过程中各产业波动的特点以及推动经济波动的产业来源。研究表明:(1)重工业景气波动主导宏观经济景气波动。(2)各行业波动幅度均大于GDP波动幅度,说明行业间波动相关性各异,存在"风险分散"效应。各产业的经济效益比总产出更易波动。(3)各产业的增加值、总产值与当期经济景气波动的相关性不强,但中长期比短期表现出更好的相关性;各产业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全国的相应指标之间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4)冶金工业、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工业、建筑业始终是推动景气波动的主要产业,制造业在最近一个经济周期中开始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由知识创新内涵可知,知识创新对投资需求具有重要和直接的影响.而投资需求波动对经济波动也具有重要影响.从知识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投资需求波动的根本原因在于知识创新不足,知识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本报告认为,浙江经济1991年呈全面增长态势,其发展速度是相对正常的,目前关键问题仍是经济效益低下,问题的实质在于经济结构调整缓慢和技术进步的滞后。为此,要从浙江作为全国宏观经济的开放的子系统来考虑今后的发展、改革策略,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来改善供给结构。此外,报告中还提出扩大开放和加快改革步伐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宏观经济增长的协调是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从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历史过程来考察,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是很困难的.这种困难来自于影响经济增长的内部、外部因素很多。非常复杂.特别是与这些影响经济增长过程的内外部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起作用时,经济增长流程的调节和控制就更加困难,实现均衡增长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宏观经济增长的协调. 一、经济增长的实证考察1958年至1990年期间,我国共经历了5次大的经济波动和5次大的经济调整.其主要特征是:投资重点集中在重工业,资源配置的短期超常规倾斜,超出了经济增长的本身所允许的承受能力;以高投资带动高增  相似文献   

6.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变化所表现出的经济波动,以及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增长率相对变化所表现出的经济绩效逆转,与国家对创新种类的适应性具有高度相关性。从影响创新行为的国家创新体系的视角,以不同类型的国家创新体系具有选择不同种类创新的偏好为分析框架,可以诠释国家创新体系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内在逻辑与作用机理——"国家创新体系类型→创新种类→经济长周期波动",进而探讨引发日本经济波动的制度性因素。日本完成工业化后的经济稳定增长、长期停滞、低速复苏,以及在这一系列波动过程中发生的日美经济绩效两次逆转,正是源于日本"关系型"国家创新体系偏好选择渐进性创新、美国"市场型"国家创新体系则偏好选择颠覆性创新。国家创新体系的制度安排是影响日本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浙江经济增长方式与结构转变郭占恒郭占恒,男,1954年生,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研究人员。一、浙江特有的经济结构与增长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呈快速发展态势。(1)国民经济高速增长。1979—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年递增率为13.8%,高出全国同...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上海经济体制改革和宏观经济运行为基点,对目前人们极为关注的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市场体系与竞争环境、分配倾向与支付行为进行了定量研究,探索了我国经济波动的周期性,指出在短缺经济的国度里,高速增长是经济的大忌,上海经济的最佳增长率为7%左右。文章对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分配政策的改革进行新的思考,认为货物市场的串联作用、微观组织对市场信号的迟钝反映、地方割据的重新出现以及地方政府支付行为的轻型化、企业支付行为的短期化和个人支付行为的早熟化都给改革带来沉重的压力。作者提出鲜明观点:用谨慎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保证新旧体制的转换,分配政策的成功点在于收入以效率为弹性值;经济决策多层次化应该向中央和企业集团决策层次两级化转移。  相似文献   

9.
浙江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浅探解力平楼贤政高速拓展的农村工业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性影响,是浙江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则是浙江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难点。在剖析问题与难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要以经济增长模式转换为基点...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民经济近期、中期、长期目标的划分,按经济波动周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及发生的时间长短对周期进行分类,可分为小周期、大周期、中长周期和长周期;按经济波动的性质进行分类,可分为古典型(经济发展有负增长出现,低谷时为绝对量下降)和增长型(低谷时不是绝对量下降而是增长相对缓慢)。在探讨我国现时条件下部门经济的宏观管理时,必须以历史的时序分析和对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指标进行衡量做为近期、中期、长期划分的依据。自1953年始,我国由于政策多变,经济周期波动以小周期出现颇为频繁:1953—1957年属增长型;1958—1962年属古典型;1963—1968年属古典型;1969—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经济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系统 ,改革开放以来 ,在全国排序的位次不断后移 ,并曾长期处于“低谷”状态。这种现实被称之为“东北现象” ,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笔者从产业结构波动的迭加效应、与全国经济波动周期错位效应、历史积淀效应、摸式选择非匹配效应、市场主体间弱关联效应、寻租活动联动效应、思想观念滞后效应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试图说明黑龙江经济发展位次后移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2.
去年 1 2月 9日至 1 3日朱基总理到浙江视察工作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朱总理对浙江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作了重要指示。朱总理指出 :从浙江省的粮食供求关系来看 ,可以更快地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较快地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粮改“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主要是针对粮食主产区而言的 ,全国还没有放开是因为条件还不具备。从浙江的情况看 ,已经具备了放开的条件 ,而且完全可以在这方面放得宽一点。浙江的土地寸土寸金 ,把粮田腾出来种经济作物、搞水产养殖业 ,效益就更高 ,全国的粮价也能提高。浙江省委省政府多次研究贯彻落实朱总理指示精神 ,并就浙江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向国务院上报了请示件 ,今年 3月国务院决定浙江从 2 0 0 1年起取消粮食定购 ,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这是促进浙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也是全国粮食走向市场化的有益试点。为了配合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 ,本刊特邀丁声俊研究员等 5人 ,从专家学者的视角发表对浙江粮食市场化改革的看法与建议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去年 1 2月 9日至 1 3日朱基总理到浙江视察工作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朱总理对浙江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作了重要指示。朱总理指出 :从浙江省的粮食供求关系来看 ,可以更快地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较快地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粮改“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主要是针对粮食主产区而言的 ,全国还没有放开是因为条件还不具备。从浙江的情况看 ,已经具备了放开的条件 ,而且完全可以在这方面放得宽一点。浙江的土地寸土寸金 ,把粮田腾出来种经济作物、搞水产养殖业 ,效益就更高 ,全国的粮价也能提高。浙江省委省政府多次研究贯彻落实朱总理指示精神 ,并就浙江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向国务院上报了请示件 ,今年 3月国务院决定浙江从 2 0 0 1年起取消粮食定购 ,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这是促进浙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也是全国粮食走向市场化的有益试点。为了配合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 ,本刊特邀丁声俊研究员等 5人 ,从专家学者的视角发表对浙江粮食市场化改革的看法与建议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推进浙江粮食市场化改革的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 1 2月 9日至 1 3日朱基总理到浙江视察工作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朱总理对浙江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作了重要指示。朱总理指出 :从浙江省的粮食供求关系来看 ,可以更快地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较快地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粮改“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主要是针对粮食主产区而言的 ,全国还没有放开是因为条件还不具备。从浙江的情况看 ,已经具备了放开的条件 ,而且完全可以在这方面放得宽一点。浙江的土地寸土寸金 ,把粮田腾出来种经济作物、搞水产养殖业 ,效益就更高 ,全国的粮价也能提高。浙江省委省政府多次研究贯彻落实朱总理指示精神 ,并就浙江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向国务院上报了请示件 ,今年 3月国务院决定浙江从 2 0 0 1年起取消粮食定购 ,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这是促进浙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也是全国粮食走向市场化的有益试点。为了配合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 ,本刊特邀丁声俊研究员等 5人 ,从专家学者的视角发表对浙江粮食市场化改革的看法与建议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浙江粮食购销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利条件与成败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 1 2月 9日至 1 3日朱基总理到浙江视察工作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朱总理对浙江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作了重要指示。朱总理指出 :从浙江省的粮食供求关系来看 ,可以更快地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较快地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粮改“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主要是针对粮食主产区而言的 ,全国还没有放开是因为条件还不具备。从浙江的情况看 ,已经具备了放开的条件 ,而且完全可以在这方面放得宽一点。浙江的土地寸土寸金 ,把粮田腾出来种经济作物、搞水产养殖业 ,效益就更高 ,全国的粮价也能提高。浙江省委省政府多次研究贯彻落实朱总理指示精神 ,并就浙江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向国务院上报了请示件 ,今年 3月国务院决定浙江从 2 0 0 1年起取消粮食定购 ,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这是促进浙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也是全国粮食走向市场化的有益试点。为了配合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 ,本刊特邀丁声俊研究员等 5人 ,从专家学者的视角发表对浙江粮食市场化改革的看法与建议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去年 1 2月 9日至 1 3日朱基总理到浙江视察工作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朱总理对浙江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作了重要指示。朱总理指出 :从浙江省的粮食供求关系来看 ,可以更快地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较快地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粮改“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主要是针对粮食主产区而言的 ,全国还没有放开是因为条件还不具备。从浙江的情况看 ,已经具备了放开的条件 ,而且完全可以在这方面放得宽一点。浙江的土地寸土寸金 ,把粮田腾出来种经济作物、搞水产养殖业 ,效益就更高 ,全国的粮价也能提高。浙江省委省政府多次研究贯彻落实朱总理指示精神 ,并就浙江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向国务院上报了请示件 ,今年 3月国务院决定浙江从 2 0 0 1年起取消粮食定购 ,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这是促进浙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也是全国粮食走向市场化的有益试点。为了配合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 ,本刊特邀丁声俊研究员等 5人 ,从专家学者的视角发表对浙江粮食市场化改革的看法与建议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本文拟在分析研究日本经济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展望本世纪末日本经济的前景。 一、日本经济的现状 自1985年日元升值以来,日本经济形势发生了十分重要的变化。现阶段日本经济正处在以国内需求为主导实现经济增长的局面,在日元急剧升值和持续坚挺的背景下,日本经济先后经过两个不同的经济波动阶段,即自1985年第三季度到1986年第四季度的不景气阶段和自1987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MRW基本分析框架,通过对浙江区域经济的δ、β收敛性分析发现:浙江区域经济不存在绝对的δ和β收敛,但在加入相关控制变量后,验证了浙江区域经济增长的条件收敛性,发现固定资本投资、工业化水平以及初始人力资本等对经济的增长都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是影响收敛性的重要因素.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指出政府应对区域经济加以合理的调节,以促进浙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外贸易取得耀眼成就,但有关是否实现外贸及产业升级的争议一直在进行.浙江作为外贸大省,其出口制造业产业升级既表现出了自身特征,也具备全国的共同特征,即浙江制造业实现了量的增长,质的增长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表现在制造业中传统产业的生产深度继续保持或有所提高,一般贸易方式占据主导地位,外贸竞争力较强,出口复杂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优势增强.但是存在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生产深度低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高新技术产品对经济的贡献度不足等问题.为此,必须转变现有的出口导向型外贸战略,树立全球价值链产业升级观念,充分利用好国际优势资源.  相似文献   

20.
傅允生 《浙江学刊》2007,(6):169-176
本文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的经验事实,提出与运用资源配置能力概念,对地区经济增长与浙江经济发展进行机理分析与理论概括。研究表明,地区经济增长由地区资源配置能力决定,其能力主要受区位条件、要素资源存在状况与资源配置方式,以及地方政府经济理性的约束。就浙江而言,对外开放引致的区位优势,使东部沿海地区具备了资源集聚功能;由工商业传统孕育的地方企业家资源,催生了浙江的内源性经济增长;制度变迁所具有的资源配置效应,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基于地区商品经济意识的经济理性,提高了地方政府经济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