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经历了两汉萌芽、北魏定制、隋唐以降走向成熟的历程,其相关程序与内在价值是一笔宝贵的法律文化遗产,对其溯源探析,可以起到鉴古观今的作用,裨益于我国现阶段的死刑复核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最近 ,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吴建民博士的新作———《中国古代诗学原理》。这是一部系统整理古代诗学理论、建构中国古代诗学体系的学术专著 ,是作者经过近 2 0年的学术积累、思考、升华而撰成的呕心沥血之作。它在李壮鹰《中国诗学六论》和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的基础上 ,把中国古代诗学的体系化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为中国传统文论走向现代、服务现代、走向世界搭建了一个新的学术平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个重“史”的优良传统 ,鉴古知今 ,审时度势 ,治学必先治史是古代学术的一个显著特征。古代学术的重“史”观念也渗透到古代…  相似文献   

3.
专制时代的中国皇帝们,在法律制度的建设上虽已达到“有法可依”、“网密于凝脂”,但由于天子无法无天、官吏无心正法,致使法网恢恢,疏而多漏演化为社会痼疾。鉴古知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4.
<管锥编>诠释古代典籍是为了认识到过去东西里的现实意义,"古事时事相影射复相映发",所以它对古代典籍的诠释虽然是以历史为对象,但又视过去、现在与将来为一个整体,既"鉴古明今",又"察今识古",古今融合,循环诠释.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也是古代中国行政体制的核心。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特点鲜明,这些制度不仅保证了古老中华帝国的有序运转,对当时的许多国家乃至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几乎蕴涵了现代公务员管理的主要环节。鉴古而知今,深入探究古代文官制度的嬗变历程并剖析其现代启示价值,对于我国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务员管理制度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西方古代法治理论的源流来看 ,希腊人把法治从“尚法”观念演绎成“良法之治”,罗马人则把法治从希腊人的“良法之治”推进到“制约权力”,而近代西方法治理论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渊源于古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智慧。因而 ,如果说古希腊是西方法治思想和理论的源头 ,那么古罗马则架起了古代西方法治理论与近代法治理论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增广贤文》中的“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这句话,是宣扬儒家“法先王”复古倒退的反动历史观。 不同的阶级对于“鉴古”这个词,从来就有不同的看法,赋以不同的含意。无产阶级研究历史经验,是遵循“古为今用”的原则,是为现实的阶级斗争服务,为反修防修服务,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孔孟儒家和历代反动派,出于他们反动的阶级本性,他们所说的“观今宜鉴古”,就是主张厚古薄今,用旧眼光来观察今天的新事物,引导人们向后看,因循守旧,反对变革。所以,《增广贤文》中的“鉴古”完全是反动派复古倒退的  相似文献   

8.
良法价值构造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龙  周刚志 《南都学坛》2003,23(3):81-85
“依法治国”的实质是“依良法治国” ,良法价值构造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与急需解决的现实课题。从法律价值的理论视角来看 ,法律的优越品性与功能是良法价值构造的客观依据 ,法主体的利益需要是良法价值构造的主观动因 ,而法律的创制活动则是良法价值构造的现实途径。确立一种合理的立法体制、正当的立法程序与有效的立法监督机制是保证“立法”之“法”为“良法”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9.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当代中国政治状况及其未来走向,必须学习和了解中国政治实践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规律。吉林大学政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创新先生新著《中国政治制度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正是一部可以帮助人们“鉴古观今”的佳作。通读《中国政治制度史》,笔者有以下深刻感受:第一,砥砺学术,功力非凡。张创新教授是我国著名政治学家王惠岩先生的门生,早在1989年,他就与王先生一起研究此课题。16年来,作者对先秦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政治制度发生、发展、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出版了多部学术…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新领域,对于这一研究对象的历史形态、内涵特点、社会文化价值等做理论概括和深入阐释,必须确立适用于它的基本理论范畴,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应将历时性研究和共时性研究紧密结合,在“史”“论”结合的研究模式中确立基本的理论范畴,譬如在重点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文学批评的流变史的基础上,确立其基本性质,阐释其社会、文化、审美内涵,研究其社会文化功能等.在研究中要注意将“还原”与“阐释”相结合,而综合性的话语分析、参今鉴古、多重证据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人事回避制度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人事回避制度,创立于两汉,成熟于唐宋,完备于明清。其基本内容包括:亲族回避、地区回避、职务回避、科考回避。研究中国古代人事回避制度,吸取其中合理有用的因素,古为今用,对完善当代公务员回避制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明代科举发展对选官世袭制的遏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官员选任制度中的世袭制是维系贵族特权的重要基石,也是中国社会长期动乱和腐败蔓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科举制的实行使选官世袭制受到遏制,但是唐宋在发展科举制的同时还保留了凭借父祖官职入仕的门荫和恩荫制度,这实际上是选官世袭制在新形势下的遗存和变种。明代科举制发展到鼎盛,选官必由科举,非科举者毋得授官和扩大科举取士数量等措施的推行,有效地遏制了长达数千年的选官世袭制,确立了远比唐宋更为完备的名实相符的以文官考试为基础的科举政治,对社会的稳定与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治理东北边疆思想研究》一书准确概括了中国古代治理东北边疆的思想体系.提出“华夷一统”、“华夷之辨”、“羁縻而治”思想是中国古代治理东北边疆思想的核心;该书学术视野广阔,内容详赡弘富,在探讨三种治边思想的问题上,以史为鉴,注重现实问题的思考,是一部当代中国边疆史研究中具有前沿性的力作。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代人民调解制度产生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并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新中国的成立而日渐成熟。另一方面,现代人民调解制度又建立在古代传统的法律文化之中,是对古代传统调解制度加以继承与改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考究了我国古代口供制度的演变,分析了其产生时期、发展时期和成熟时期的特征,探讨了我国古代刑事诉讼口供制度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从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口供,确立自白任意性规则和鼓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陈述机制三方面完善我国当代的口供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等发生过重大影响,不仅国内学者重视,它也深受国外思想家、政治家的重视和好评,因此,加强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是在研究其确立时间问题上存在的巨大分歧,影响了对它的研究和探讨。在此,作者将对诸种结论进行综述,并尝试指出用新方法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从一个判例看中国古代的"不应得为"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应得为"罪是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罪名,尤其在唐代更是趋于成熟。文章试图从《龙筋凤髓判》中的一个关于"不应言而上言罪"的典型判例出发,考查中国古代"不应得为"罪的历史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批判作为封建司法制度专横产物的"罪刑擅断主义",从而确认"罪刑法定之原则"在中国法制建设史上的重大作用,进而对这一原则提出反思。  相似文献   

18.
土地改革是贯穿中国历史中的一根红线.朱熹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开展了反映自己思想的土地改革,主要体现在"正经界而制民之产"和"改井田以革除旧弊"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有一部分学者不认同我国古代存在独立的商事法律制度。本文以两个部分,分别阐述了我国古代商事法律制度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我国古代商事法律制度的独立性及其渊源,以期澄清现代社会对我国古代商事法律制度的误解。  相似文献   

20.
古代社会解决纠纷的途径多种多样,调解作为其中一种主要方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介绍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类型及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传统调解制度对于古代封建社会的价值所在,认为其虽然存在一定的缺点,但是其有益的部分对我国当前的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