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汉文伊斯兰教教义、哲学 正教真诠 王岱舆著 ①同治十二年(1873)锦城宝真堂刊本,五册(民族宫) ②清刊本,四册(民族宫) ③镇江西城外清真寺刊本,一册(民族宫) ④1922年牛街清真书报社发行本,104页(东四寺、世宗所) ⑤1944年夏成都铁华锋重刊本(民族所)  相似文献   

2.
唐代成都是仅次于长安、洛阳和扬州的全国第四城,在大唐文明向外传播时,与国都长安并驾齐驱为南、北丝绸之路上的双子星座。唐代成都的自然风光秀美:"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唐代成都的人文风光壮美:"雪下文君沽酒市,云藏李白读书山。""蒙顶茶畦千点露,浣花笺纸一溪春。扬雄宅在唯乔木,杜甫台荒绝旧邻。"唐代成都的文化形象俊美:"未栉凭栏眺锦城,烟笼万井二江明。香风满阁花满树,树树树梢啼晓莺。"  相似文献   

3.
酒泉子     
三月暖风,开却好花无限了;当年丛下落纷纷。最愁人。 长安多少利名身。若有一杯香桂酒,莫辞花下醇芳茵。且留春。 ①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 ②愁人:令人惋惜。 ③长安:唐代首都,今陕西省西安市。 此处并指宋都汴京。  相似文献   

4.
成都望江楼公园的崇丽阁中高挂着一副名为“锦城江楼联”的长联,作者为人称“联圣”的晚清江津秀才钟云舫。此联是作者在清末特殊的情势下作出的不朽长联,寓含着作者的呼声。通过对此联背后故事的解读,有利于更好的理解和欣赏它。  相似文献   

5.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②,路上行人欲断魂③。借问酒家何处有④?牧童遥指杏花村⑤。ZHUSHI注释①清明: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在公历每年的4月4日、5日或6日。按照习俗,每到清明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去坟前祭奠烧纸,以纪念亡故的祖先和亲人。②纷纷:形容多。③欲:快要、几乎。断魂:形容心里十分愁闷、伤心与悲哀。④借问:请问。酒家:酒店。⑤牧童:放牛的儿童。遥指:用手指向远处。杏花村:在今山西省汾阳县,这里出产的汾酒、竹叶青酒,早在唐代以前,已名扬海内外。也有人说是指安徽省贵池市的杏花村。导读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抒情小诗。前…  相似文献   

6.
《北方人》2006,(9)
在成都,就像展开写满“闲适”的纸卷。世世代代的成都人为一生写下闲适,它浸染了每一个流动至此的生命。于是这里是生活的天堂。在飞机上,我盼望着抵达那座城市,那座被称为蜀、锦城、蓉城的城市。常常为了旅游,人们涌入这座城市。古城有很多历史言说,它们分散在城中,武侯祠、青羊宫、杜甫草堂……古老建筑记载着被缅怀的物像,写出成都古老、博大、传奇的历史。历史古迹、自然风光、温和气候构成一个个城市的亮点,却不足以撑起一座城市的厚度。在街头,在小巷,在茶馆,在耳边处处飘荡的四川话中,巴蜀人的生活态度却真实地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已故民盟主席张澜,在民主革命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中,大半革命生涯是在其家乡四川渡过的。抗战胜利后,他从成都到重庆,为国共和谈而奔走呼号。1946年5月当陪都重庆的大小官员纷纷“还都”东下的时候,他却留川返回成都。而当同年底时局险恶之际,他则以年迈之躯抱病出川,从此告别嘉陵江的父老乡亲东下到沪。在沪他渡过了民主革命最后的岁月,为推翻国民党的专制独裁,争取自由和民主的新中国进行了不  相似文献   

8.
盘点     
①成都:有"天府之国"之称,富足、悠闲、快乐②杭州:位于西子湖畔的杭州,经济发展快③青岛:海滨城市,舒适度高④大连:有美丽的大海,足球之城⑤昆明:四季如春,气候宜人  相似文献   

9.
贫交行     
翻手为云覆手雨②,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③,此道今人弃如土④。关键词GUANJIANCI鞭挞现实小链接XIAOLIANJIE作家巴金说:“友谊在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光彩。”大发明家爱迪生说:“友谊能增进快乐,减轻痛苦,因为它能倍增我们的喜悦,分担我们的烦恼。”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样和同学相处的?你们又是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友谊的?请谈谈你们的看法。①贫交行:描写贫贱之交的诗歌。②覆:颠倒。③管鲍:指管仲和鲍叔牙。管仲早年与鲍叔牙相处甚好。管仲贫困,也欺负过鲍叔牙,但鲍叔牙始…  相似文献   

10.
陆游于一一七○年(南宋乾道六年)入蜀任夔州通判,两年后到南郑抗金前线,不久“细雨骑驴入剑门”,先后作过蜀州(今崇庆)、嘉州(今乐山)、荣州(今荣县)地方官,其间至少“四到锦城”。一一七五年(淳熙二年)后,陆游定居成都,任他的诗友、成都府路安抚使兼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的参议官,一一七八年暮春东归江南,前后在成都住过六年。这一时期,正是他“四十从戎驻南郑”,获得诗家“三昧”后,诗歌创作的高潮时期;也是他“画策虽工不见用”“冷官无一事,日日得闲游”,比较颓放,自号“放翁”的时期。他写了不少爱国  相似文献   

11.
送别李叔同uk·扬费间叫虚,利用间叫生。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①,夕阳山外山②。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③;一杯浊酒尽④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注释①残:将结束。②山外山:指一座座连绵的山。③零落:原指花草凋落、分散,这里指朋友的分别或去世。④尽:尽量享受。◎赏析“悲欢离合”,乃古往今来、芸芸众生的永恒主题。“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对分离的凄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对朋友的劝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对友情的珍重…  相似文献   

12.
偶读明朝梅鼎祚的《半景》诗:"半水半烟着柳,半风半雨催花。半沉半浮渔艇,半藏半现人家。"描绘出一幅空漾迷离的烟雨春景图,句句重用"半"字,饶有情趣。这使我想起自居易的《暮江吟》:"一半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夕阳照水,半江波光闪闪,半江红浪滚滚,多壮美!温庭筠的《题望苑驿》:"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其苍翠欲滴,实在美丽。黄公度有:"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  相似文献   

13.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②醉③春烟④。儿童散学⑤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⑥。作者ZUOZHE注释ZHUSHI①村居:乡村民居。这里指乡村民居的场景。高鼎(生卒年不详),清代②拂堤杨柳:指垂柳的枝条轻拂堤岸。③醉:陶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醉,沉醉。④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起  相似文献   

14.
辛亥武昌起义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四川总督赵尔丰,慑于革命形势,在成都绅商斡旋之下,将政权交与四川谘议局议长蒲殿俊。1911年11月27日,成都宣告独立,成立了以蒲殿俊、原新军第17镇统制朱庆澜分任正副都督的大汉四川军政府。可是,这个  相似文献   

15.
绿茶糯米卷     
刘艾华 《老友》2009,(8):47-47
原料:糯米粉、绿茶粉、玉米淀粉、芝麻、花生酱、葡萄干、椰蓉丝、色拉油、牛奶制作方法:1.在400克的糯米粉中,加入一勺半绿茶粉、一勺半玉米淀粉、两勺色拉油、适量牛奶,搅拌均匀。2.在一个大碗里铺上荷叶,抹上油,倒入调好的糯  相似文献   

16.
马识途在题为《新松恨不高千尺》———为《青年作家书丛·巴金文学院新秀专辑》所写的序言中 ,看到文学百花园里 ,新苗茁壮 ,姹紫嫣红 ,欣喜之余 ,以自己的两首《游草堂》七律诗作结 ,其中第二首是 :  三月锦城乐事多 ,草堂竹影舞婆娑。翩翩彩蝶花前舞 ,恰恰黄鹂叶底歌。春树嫩芽催老叶 ,清溪后浪逐前波。新陈代谢寻常理 ,喜看千帆竟出河。以上引自金科著《微风斜雨》 ,成都出版社 1 994年 1 0月出版 ,该书为青年作家书丛第 4辑。马识途 ,中国著名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 ,巴金文学院院长 ,以游杜甫草堂的两首七律诗…  相似文献   

17.
所谓"三心"是指:信心、善心和童心。所谓"二意"指的是:"无意"和"有意"。"三心"怡情信心:一位诗人说得好:"信心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信心可以鼓起人们与疾病、衰老作斗争的勇气,从而减少疾  相似文献   

18.
如梦令     
楼外残阳红满。春入柳条将半。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肠断,肠断。人共楚天俱远。 ①落英:落花。 ②肠断:极度忧伤。  相似文献   

19.
1950年4月,我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孩子一过百天,我就向组织请求南下,并得到了批准。于是,我和一部分同志就立即向成都进发。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行军,我们终于到达了四川成都。当我到达成都后,得知丈夫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论证了成都为何最具幸福感.文章指出,所谓天时,是指良好的气候与价廉物美的出产;所谓地利,是指神奇而多彩的自然风光;所谓人和,是指最佳的包客性与和谐的人情味.其中,最佳的包容性与和谐的人情味是成都之所以成为最具幸福感城市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