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星 《社科纵横》2001,(3):69-70
苏轼是我国北宋中期最著名的诗人 ,也是宋诗的开创者之一。他一生共创作诗歌大约二千七百多首 ,其中《和陶诗》一百二十四首。这部分诗 ,是作者在其文学成就最高、艺术经验最丰富的时候完成的。他本人也非常重视 ,亲自把《和陶诗》编纂成集 ,并让其弟苏辙为之作序 ,“以遗后之君子”。 (《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引》)苏轼与陶渊明相去六百年。但陶诗经过这么长时期的流传 ,却被苏轼视为艺术绝诣而“尽和其诗”。这在我国文学史上堪称特殊的现象 ,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就苏轼《和陶诗》的成因作初步的探讨。苏轼创作《和陶诗》 ,受到北宋时代…  相似文献   

2.
一在本文开始之前,我必须首先申明:诗歌不是一种存在。即使在诗人的精神世界中,也没有既定的诗歌形态存在,诗歌是诗人创造的结果。当诗歌没有被创造之前,它只是一些艺术的元素,艺术元素与艺术元素之间可能是毫不相关的内容。我们所说的“诗意”,如果放在诗歌的创造过程中来看待,应当是一个完成性的概念,它是与确定了的诗歌内容不可分割的。那么诗意的创造是诗人主观构拟的结果,它与客观现实世界有着天然的相悖性。作为一种文学文体,诗歌的主观构拟表现出强烈的自由个性,它有着比小说更激进的创造可能,小说在虚构中更重视反映生活的逻辑,而诗…  相似文献   

3.
赵志 《社科纵横》2009,(1):103-105
王独清的诗歌里弥漫着一种忧郁而颓废的情调,这和他本人的流浪经历有关,也归因于他所受到的西方象征派诸诗人的影响。他同时代的诗人穆木天曾评论说他是最能表现“五四”浪漫思潮末期的“颓废的空气”的代表诗人。文学作品中的颓废风格在五四一代作家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比如郁达夫和徐志摩。王独清终身一生也没有摆脱他在诗歌中营造的颓废的幻象。  相似文献   

4.
林逋谋官从政之举屡遭失败,谋隐揖退之道却大获成功,所以没有“谋官谋隐两无成”的痛苦;而作为诗人,他却抬起头来。他的诗虽多半描写山水景物,与社会生活有一定距离,但坚持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在与“西昆体”对抗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了斥候和先导,透露出宋代诗歌革新的消息,这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5.
苏轼评柳宗元诗,好用“澹泊”“枯澹”等语,意指其诗歌创作形貌朴实而情韵丰满。所谓“枯澹”之美实与儒家所倡“中和之美”、道家所倡“法天贵真”本质相同。柳诗中具有“枯澹”之美的作品,集中创作于元和五年至元和十年之间。在此期间,柳宗元深受儒、道两家“知者乐水”“上善若水”等观点的影响,力求改变“躁进”心态,愤懑之意减淡,内心日趋平和,诗歌创作讲求自然,故这一时期的作品呈现“枯澹”之貌。此外,移居愚溪也是造成柳宗元诗歌风格变化的原因之一,而苏轼的个人处境和遭遇,也使他格外看重柳诗的平淡自然之作。  相似文献   

6.
李白非凡的诗歌成就是世人所景仰的,而成就的取得,与其对建安风骨的继承、创新有着密切联系。作者从李白的个性风貌及其所处的时代特征入手,分别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李白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创新,即“感时”、述志”、“尚情”、“唯美”。指出建安与盛唐虽相隔数百年之久,而时代总精神相通,诗人的思想倾向相近,因而李白对建安风骨“转益为师”而又大胆创新乃是必然的。文章最后认为,文学同任何其他事物一样,是遵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一规律发展的。作为唐代代表诗人李白,便是自觉地遵循了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现实主义诗歌渊远流长,产生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经》,可视为它的源头。《诗经》广泛地展示了周代的社会生活,反映了我国奴隶制由盛到衰的历史转变过程。“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诗经》也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揭示了奴隶主对劳动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汉乐府民歌,“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建安诗人则“慷慨以任  相似文献   

8.
季爱娟 《学术交流》2006,(1):179-181
战乱、灾难、死亡,使穆旦切实感知到大地的黑暗与颤栗,人性变异的荒蛮。穆旦窥破了当时文化的种种虚伪与神话,从而转向内在思想“探险”与精神求索中。因此,他的诗歌想像力与西方浪漫主义诗歌和现代主义诗歌的丰富的宗教想像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他试图在诗中创造一个上帝,于是,在他的诗中一度出现了与自己相对的“神”、“主”、“上帝”之类的意象。而且,“上帝”这一意象的内涵相当丰富,他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含义露面,不断相互替补,给穆旦诗歌增加了深度和广度。同时,作为一个关注现实的诗人,他更痛苦地发现,上帝也帮不上什么大忙。可以说,当穆旦采用西方诗人的重构方式时,他却发现了信仰重构的渺茫。至此,他的“丰富的痛苦”的主题得以突现。  相似文献   

9.
曾照莲  童长涛 《学术交流》2004,(12):169-171
华兹华斯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中创作出了大量的不朽诗作。在这些诗作中,“童年”是诗人经常描绘的主题。从人类文化学、存在主义、现象学等角度对诗人“复归于童年”观念加以阐释,可看出它反映了一种“追根”意识、一种“归家”心态。这是人类走出文明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苏武在11世纪提出了“寓意于物”的美学思想。他在《宝绘堂记》中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他认为留意于物,滞留于执求物欲,贪得无厌,会招致祸患。寓意于物,寄托情意于物,不是停留于意欲占有此物,就能使人怡悦,而不会产生祸患。他在这里借对于书画艺术的审美态度而泛论人生态度。从审美学的角度来看,则可以看到,苏轼提出的“寓意于物”论,涉及了审美态度最重要的特征:它是非物质功利占有的、寓寄情意、使人怡悦的观赏态度。苏轼这种观点,比康德早了七百多年,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苏轼关于“寓意于物”的这一美学思想,是…  相似文献   

11.
由兴波  孟伟 《唐都学刊》2005,21(3):86-88
苏轼对中国诗歌书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苏轼的书法艺术观中核心思想是尚"意",书法中真正融入了创作者的艺术情感、个人气质、学问才识,着力突出书法中蕴含的内在精神.他完成了对唐人尚"法"思想的反叛,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艺术观,开辟了宋书的新面貌.  相似文献   

12.
说起苏东坡,人们都称道他是文学艺术上的全才,其实他还精通医药,这从他的文章、信札和别人的笔记以及《苏沈良方》一书中,可以找到不少材料。《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十“子部五·医学类》:“二人(苏轼、沈括)皆不医名,而皆能通医理。”但在“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的封建社会里,士大夫辈对医药一行是不屑为之的。苏轼精医术除个人爱好外,主要原因是他在仕途上一再受贬谪,接近下层人士,同情人民疾苦,因而留意于“卧者使之起”、“鬼门转其足”的“歧黄”之术,诚如明刻本《苏沈内翰良方》序所称,这是“坡老之隐抱”。据记载,苏轼于宋哲宗元祐五年来杭州任知州,是年杭州瘟疫流传,他献出早年得之于四川隐  相似文献   

13.
欧文通过对中国诗歌黄金时代诗人的考察,在本书中继续他对唐诗发展的研究。他把中国文学史上这一重要阶段同当时的诗人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论述。本书是用英文出版的唐诗研究中一本最重要、最全面的论著。本书在头几章中,介绍了作者称之为“盛唐时期第一代的优秀诗人”:王维、王昌龄、储光羲和崔灏。作者把王维的作品提高到权威的地位,强调他最大的贡献在于处理四行诗结尾的新笔法。作者认为,孟浩然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他那卓越的现实主义之中,诗人对自己的经历  相似文献   

14.
魏耕原教授的《谢脁诗论》,是一部颇有创见而又十分严谨的学术专著。其内容之充实、论析之深刻、写法之新颖,都可谓标格独具,出手不凡。读此书,深有厚重沉实之感。一《谢脁诗论》将谢脁置于我国中世纪文学史的长河中,作了立体的探讨与评骘,充分展示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从建安诗歌,到以谢脁、沈约为代表的永明体,再到盛唐诗歌,这是中国古典诗歌带有鲜明标帜的几个重要阶段。建安诗人处于乱世而希望统一,他们积极投入政治斗争的浪潮中,直面现实,写了许多反映现实的诗篇,这就是感人至深以艺术力量强劲著称的建安风骨。然从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5.
1979年1月1日,苏联《文学报》以《诗歌:世界与个人》为栏目,刊登两封意见不同的读者来信.列宁格勒读者M.伊凡诺夫在来信中,对于近期出现的许多内容空洞的诗表示不安.他说:"从前的诗人多么善于在作品中反映使整个世界为之激动的东西,多么善于反映时代!而现在,诗人们关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搞自我发掘,如此而已!"另一读者B.阿列克谢  相似文献   

16.
李白经常在诗中使用色彩词,这给他的诗歌增添了一种美感。这里,我想列举李白作品中尤具特征的白色,重点谈谈其在表现上的特色。一、比率的考察通读李白的诗歌就会发现,他经常在诗中描写白色(特别是用“白”字),有关这一点的评述已经很多。其中,大野实之助先生在《李太白研究》一书中所载的《李诗中“白”的意义》一文,就是评论李白诗中白色的最早论文。他着眼于李白所使用的“白”字数量之多寡,指出:“……李白的诗歌如此喜欢使用表示色彩的文字,在感觉上给读者以强烈的印象,而其中使用次数最多的无疑是白色。这一点,不是很值得注意吗?”  相似文献   

17.
尽管对普希金的个性、生活与创作的研究已有150余年的历史,但对我们来说,普希金至今仍是一个谜。对他的“生活—创作—感知”这相互密切关联的三位一体进行综合研究,便可探知普希金作为人和诗人的“奥秘”。在充满生活激情的诗歌作品中,普希金以神语形式来反映现实:他以自己活生生的印象和感受来创造富有诗意的神话——关于爱情的神话、文学神话和历史神话。因此,当其他民族在袭用他的诗歌手法时就会立即发现意料不到的、这位艺术家创作个性的棱角。  相似文献   

18.
刁绍华 《求是学刊》2001,28(1):87-92
:瓦列里·彼列列申是旅居哈尔滨的著名俄侨诗人 ,远东俄侨文学的杰出代表。他在侨居国外的几十年时间里创作了大量的诗歌 ,出版了多部诗集 ,在世界诗坛上享有盛誉。彼列列申的诗歌表达了流亡俄侨诗人的思想情绪 ,反映了他们的悲哀和痛苦心态。光明与黑暗、绝望与信仰、自我谴责与祈求神灵之间的矛盾是贯穿他的诗歌的基本主题。彼列列申在艺术上继承了俄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还受到阿克梅派的一定影响。他在中国的许多诗作都是中俄文化融合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大与细、宏观与微观是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这在杜诗中有充分的反映,可以从他的创作和理论来说明之。不论是自然界或者社会都表现了宏观与微观彼此结合的现象,伟大诗人的世界观中就反映了宏观与微观彼此结合、互相贯通的情况,所以能产生出超越时空局限的、思想深广、意境宏远的作品。杜甫晚年在夔州所作《偶题》,前人说此诗是杜诗的一篇总序。这就是杜甫从理论上给自己全部诗集勾勒的一个宏观体系。论文用苏轼七绝《题西林壁》贯串文章的始终,形象而又明晰地阐明了大与细、宏观与微观应该结合的道理。  相似文献   

20.
前一时期,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栏载文。对白居易的诗歌理论、新乐府创作以及他倡导的新乐府运动提出了许多新见解,颇受启迪。静而思之,又觉某些观点难予苟同。如说:由于“白居易的新乐府是他为政治服务的诗论支配下的产物”,因此,非但“题材十分狭窄”,而且“立意不新不深”,“简直成了‘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读之了无余味,这不能不说是艺术上的失败。”(《文学遗产》第692期)这未免失于偏颇。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都是时代的、民族的、阶级的产物。而同时又是作者人格、个性的化身。故一般说来,文学作品总是同一定的社会、历史及个人的因素相联系,也就必然带有某种功利的性质,只不过功利的性质有别、范畴各异罢了。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政治功利与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