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德育以人为本的现实意义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育在高校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培养大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手段.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模式、内容及目标要求,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高校德育中长期积累的观念却使德育的效果收效甚微,最为突出的表现是缺乏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的贯彻.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对社会各领域都具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高校德育的发展同样需要“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这就要求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根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和主体发展,使高校教育与学生的幸福感紧密相连,发挥高校德育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3.
论高等学校以人为本德育观的确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等学校以人为本德育观的确立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理论要求 ,是现实德育的需要 ,更是我国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高校德育应在思想观念、目标内容、方法手段、途径渠道等方面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高校德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德育在高校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理应发挥先导作用.为此我们提出,高校德育要从以人为本,突出地体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学风建设为切入口,突出地表现大学文化精神;以实践为载体,突出地张扬大学生的健康个性.  相似文献   

5.
李庆恒 《理论界》2007,(6):115-116
德育在高校教育中居于首位,是培养大学生人格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内涵至少包括教育观念上的人本化、教育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管理上的人性化等方面的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了解、理解、尊重、引导和服务于学生等方面入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高校德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群  杨頔 《理论界》2006,(5):231-232
高校德育在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长期以来充分发挥了主渠道、主阵地的重要作用。面对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紧紧围绕学生的思想工作做文章,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真正把学生关心的思想、学习和实际问题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7.
高校德育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贵 《学术探索》2003,(5):36-38
德育在高校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也是培养大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手段。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模式、内容及目标要求 ,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 ,高校德育中长期积累的观念却使德育的效果收效甚微 ,最为突出的表现是缺乏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  相似文献   

8.
张志鹏  肖阳 《南方论刊》2009,(11):68-6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德育的纲领性文件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从大学生德育教育角度论述了以人为本,树立新的德育理念,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杰出的教育家。他一生为建立中国新的教育体系,发展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本文试就蔡元培德育思想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挖掘其当代意义。   一、蔡元培德育思想   (一)德育首位思想。蔡元培认为:“德育实为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五者(指体育、智育、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可见,蔡元培把德育视为人格之“本”和“中坚…  相似文献   

10.
姚忠勇  解黎 《理论界》2006,(5):119-120
在改革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如同加强成人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德育教育工作,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有意识地引导 ,体育课能使大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增强体质、愉悦心情的同时获得达到基本道德规范要求所需的起码的认知条件 ,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观。  相似文献   

12.
缄默知识理论的兴起,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缄默知识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创设一种基于缄默知识的新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可为解决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出现的"知行脱节"现象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慎独”是儒家传统思想中修身养性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一个重要过程,它要求人们做到克己复礼、反求诸己,最后追求成为彬彬有礼的君子的境界.“慎独”在当今社会,对于指导当代大学生在面临各种利益诱惑,以及辨别各种信息行为中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关于高校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 ,在西方伦理道德的影响下 ,我国大学生的性观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婚恋观日趋开放 ,在性问题面前表现得随意、盲目……由此引发对大学生性道德危机的思考。学校、家庭、社会对此应高度重视 ,大力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性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浅析儒家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德育思想内容丰富,体现完备,博大精神。在新形势下,努力挖掘儒家德育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对于我们走出德育困境,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突出其教育的重点内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重点突出以“四信”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公民道德素质教育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以和谐个性为目标的心理教育,以便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德育要结合时代特征,增添德育教育内容,拓宽德育教育方法,提升德育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人才思想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人才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邓小平人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对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 ,对于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从邓小平的这一理论出发 ,全面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 ,探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一些具体方法 ,对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汪雪娇  丛大川 《理论界》2014,(3):189-192
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少数大学生的道德缺失状况亦令人担忧,主要表现为:在道德境界上缺乏奉献精神;在道德实践上偏重物质享受;在道德观念上以个人为中心;在道德理想上表现为理想追求较低。导致少数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观念冲突的社会现状、脱离实际的学校道德教育、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德育、独生子女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应对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对策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即改变道德教育理念、采用道德内化方法、营造培育美德的环境、健全道德的奖罚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