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后危机时期,企业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而劳动关系状况对促进企业顺利转型、摆脱劳动力低成本竞争具有重大意义。以往劳动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为单因素描述,缺少几个因素之间的作用程度的对比分析,也很少对不同企业分类条件下的劳动关系进行差异分析。基于后危机时期的企业劳动关系状况的调查,在研究中建立了企业劳动关系影响的因子模型,区分了企业劳动关系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并通过对企业统计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和衡量了不同企业条件下各因素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后危机时期企业法定保障因素和基本福利制度对企业劳动关系至关重要;不同性质企业的劳动关系和谐度差异明显,而效益、地区等因素对劳动关系造成的差异不够显著。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基于核心技术能力产业同心多元化与经营规模的不断壮大,劳动用工也呈现出多元化形式。本文通过分享某高新技术企业在多元化劳动关系中,用工风险防范体系搭建的成功经验,探讨高新技术企业在多元劳动关系用工当中,如何进行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3.
基于产业集群组织资源——集群企业国际化动力——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分析框架,综合产业集群理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企业国际化理论以及企业成长理论,阐述了产业集群组织的劳动分工资源、产业环境资源、集群企业网络资源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动态能力提升的作用。作为集群企业国际化动力来源的集群企业竞争优势与动态能力,主要从量的维度影响集群企业成长资源,从形的维度影响其全球价值链网络的嵌入,从质的维度作用其国际化市场知识的积累,最终影响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  相似文献   

4.
员工主导型劳动关系下的员工通常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稀缺状态的企业核心员工,他们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宝贵资源。如何针对员工主导型劳动关系下的员工特点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达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已成为当前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心理契约在员工主导型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和特征,并提出了员工主导型劳动关系中心理契约管理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5.
3月25日.南京深化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工业园区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召开。南京北方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75家企事业获得2009年度“南京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单位)”表彰。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劳资矛盾日益突出,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必然因应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其目的不仅仅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和维持企业的产业活动,而且突破了劳资双方的契约关系,关系到社会的安定秩序,尤其是政治秩序.在达成这些目的过程中,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将可能产生一系列副作用,导致政府过度干预劳动契约以及政治秩序一元化目标下对法治进程的影响.基于此,笔者尝试提出分别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三方协商制度建构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的两个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解解决劳动争议有利于劳动争议的及时、彻底解决,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和劳动关系的和谐。但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中立性难以保证等,制约了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功能发挥。对此要整合现有资源,成立专门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明确调解协议的效力,并采取措施促进现有调解组织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遵循市场化劳动关系运行逻辑,运用政治经济学理论方法分析农民工与私营企业劳动关系认为,经济效率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首要目标,分配公平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社会的基础性关系,转型期农民工与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发展目标在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率与收益分配公平的均衡。当前农民工与私营企业在实践上形成了高效率、低公平的非均衡劳动关系,不利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劳动关系合作治理、型构合理社会结构、凝聚劳动伦理共识及利益关系协调稳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回归农民工应有身份,强化政府劳动关系治理职能、切实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促进农民工组织规范发展、提升组织化维权能力,推动企业发展转型升级、培育市场核心竞争优势等是提高劳动关系的公平性、构建效率与公平均衡的劳动关系之规制路径。  相似文献   

9.
与发达经济体相比较,我国雇佣关系呈短期化趋势。过于短期化的雇佣关系,抑制了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企业核心人力资源的匮乏造成价值链的低端锁定状态。在促进产业升级的任务指引下,在劳动雇佣关系上应通过制度构建,促进雇佣关系长期化,提高企业和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积极性,进而实现劳动收入和生产率的同步提高,拉动消费扩容,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0.
综合资源观与关系观理论,引入吸收能力中间变量,构建轮胎产业集群创新的资源-关系-吸收能力(Resource-Network-Absorption,RNA)分析模型,以山东省轮胎产业集群为例,通过因子分析法、回归模型以及结构方程(SEM)分析方法,对集群企业内部资源、网络关系资源与吸收能力三维要素各因子之间,以及各因子与集群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内部资源、社会资本与知识溢出有显著相关关系,知识溢出与企业吸收能力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吸收能力与集群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特别是知识溢出在企业吸收能力作用下对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最显著,这说明了集群各主体资源和社会资本通过知识溢出,在企业吸收能力中介作用下对集群创新绩效产生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而且体现了生态价值论的基本理念。在循环经济活动中人们以复杂劳动创造了价值,复杂劳动主要包括通过科技创新对工业工艺流程进行改造,通过系统工程协调工业布局。人们不仅在循环经济中创造了价值而且保护、节省和储存了生态价值,因为循环经济拓宽了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出率,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传统工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在于没有解决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平衡关系,对劳动价值的单一追求,意味着对生态价值的忽视,这是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狭隘的致命之处。生态经济价值是循环经济富有特色的价值形态,体现了循环经济将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兼顾和融合的特点,体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视野即经济活动应该具有环境良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经济价值是在劳动价值与生态价值对立关系基础上实现统一关系的产物,体现了经济领域中的价值关系辩证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任务背景下,研究我国区域物流业发展马太效应,探索其规律,为优化物流业资源配置、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设计/方法首先借助Markov 链模型从资本和劳动力双资源配置视角验证物流业“马太效应”的存在,然后通过Moran’s I、GIS等方法从空间视角解释其存在的原因。结论/发现(1)物流业发展存在显著的“马太效应”,高水平阵营和低水平阵营的双资源配置固化特征明显,且固化差距随时间演进不断扩大,资本资源“马太效应”分界点的出现会早于劳动力资源。(2)物流业“马太效应”的存在与双资源配置的空间布局相关。(3)双资源配置中低、中高水平阵营的固化程度弱于高、低两大阵营,存在向上提升和向下降级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制造业进口多样化程度上升会提高其生产率。首先利用UNCOMTRADE数据测算2001—2014年我国25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进口多样化程度,发现制造业总体进口多样化程度先下降后上升,呈现阶段性波动;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的进口多样化程度存在差异,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进口多样化程度最高、资源密集型制造业最低。其次提出制造业进口多样化可以通过横向竞争效应、横向学习效应和纵向溢出效应提高其生产率,集中表现为劳动生产率上升。最后采用系统GMM方法估计动态面板数据,证实我国制造业进口多样化程度上升的确存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效应,但是这种效应在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中存在差别,进口多样化程度上升显著促进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不够显著。  相似文献   

14.
按照广义劳动价值论与七次产业划分法,在社会主义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包括农业劳动、工业劳动、商业劳动、知识产业劳动、公务劳动、家务劳动、求学劳动等七类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这种广义劳动价值论不仅能用来研究人们的物质生产劳动和商品交换行为,而且能用来研究人们的一切劳动、一切行为和一切社会关系,这将使劳动价值论的研究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力资源中介组织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中介组织是我国人力资源配置的主渠道,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状况和中介组织现状的分析,重点阐述了人力资源中介组织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和发展人力资源中介组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选取了资源相对丰厚且具有一定林产工业基础的邵武林业产业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投入产出理论研究了邵武林业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横向关联与纵向发展 ,指出邵武森林资源产业仍处于劳动生产率低、生产不稳定和结构调整缓慢的状态 ,而且比较利益也不利于林业第一产业的投入 ,从而强化了林业生产的不稳定性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利用重庆市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系统分析重庆国有企业的劳动力资源构成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微观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为指导,通过建立企业生产函数,分析企业劳动力投入与产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以便企业清楚地了解目前的生产活动状况;对企业资源的配置情况进行诊断,为优化企业资源配置,调整生产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劳动收入份额过低及资源误配置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两个重要问题,而资源误配置是中国劳动收入份额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理论模型研究表明:当资本-劳动呈替代关系时,资源误配置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基于2001年~2013年的“资源误配系数”的经验研究表明:中国地区间的资源误配置显著降低了国民劳动收入份额,即使控制了影响劳动份额的其他因素后,结论仍是显著并稳健的。因此通过促进要素市场一体化,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和2016年的混合截面数据,运用超越对数SFA方法估计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农机服务、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和技术效率三者的互动逻辑和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农机服务可以显著提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农村劳动力流失和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制约粮食生产效率提升,劳动力向服务业部门转移对技术效率存在显著正向效应,但未发现女性化对粮食生产效率的负向效应。(2)农机服务在劳动力结构变化影响技术效率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农村劳动力流失、女性化、向工业和服务业部门转移促进农机服务使用,提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3)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在农机服务影响技术效率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农机服务的使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造成技术效率损失;农机服务的使用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失、女性化程度提高、加速劳动力向服务业转移,但三者对技术效率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因此,农机服务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抓手,但是需要处理好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可能为粮食生产带来的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