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日本型政府企业关系模式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东亚模式谱系中有“原型”地位的日本型政府企业关系模式,既是战后日本“经济奇迹”的制度基础,也是导致泡沫经济产生与崩溃、酿成“平成萧条”的体制根源之一。研究日本型政府企业关系的制度框架,日本型政府企业关系的演变线索与基本类型、基本特征,对中国有多方面的重要启示。没有一大批民间企业和企业家的成长壮大,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经济体制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银行制度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是近代信用制度的重要机构。在各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银行都是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而演进发展的。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银行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三十余年,在日本经济恢复和高速度发展当中银行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了。在日本,金融实际上起着产业活动动脉的作用。银行与企业紧密结合在一起,银行信贷为重、化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成为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在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银行对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积极作用,了解战后日本银行制度的特点以及它在高速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情况,对于我国当前的银行改革意义很大。  相似文献   

3.
日本主办银行制度是以主银行为中心、维系银企之间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的行为方式和规则。这种长期关系的维系依赖于隐性市场契约 ,属于半企业半市场性质 ,具有不稳定性。主办银行制度的有效性依赖于相对封闭的经济、金融发展环境 ,它对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日本企业融资空间拓展 ,使主办银行制走向瓦解 ,由此导致日本泡沫经济的发育和崩溃。主办银行制成为开放条件下日本经济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4.
技术资本在高新技术企业价值增值中的作用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新技术的重要作用使得人们把高新技术作为资本投入经济活动之中。技术资本对高新技术企业价值增值的作用是全方位的,它通过经济学中的资本形成过程来实现对企业的价值增值。技术资本促使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增值有常规增长、超常规增长和持续增长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5.
20多年前,美国的企业界和管理学界集中研究20世纪70年代让世界为之震撼的日本经济的崛起,得出的结论是日本企业管理形成了以人为本、以企业文化建设为重点的崭新的管理思想,并且首先提出了"文化制胜"理论.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当企业文化无处不在发挥着它那重要的作用时,企业文化日渐成为新时期企业改革、企业竞争、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成为了企业的灵魂和企业塑造形象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将其关注点突出地放在诸如生态污染、资源的过度浪费、公平机会、消费者、雇员利益等方面,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经济的重要恩维模式.如何通过经营伦理建设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已成为现代企业思考的焦点。本文立足经营伦理建设的必要性,从纠正对经营伦理的错误认识、增强企业伦理资本及以伦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创新三个方面谈谈我国企业经营伦理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私有企业发展十分迅猛.私有企业与国有企业和其它非国有企业的并存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经济基础的基本特点.目前私有企业和挂着其它合作牌子的私有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其潜在发展也是十分有力的,对私有企业目前发展的状况、特点、地位、性质有必要加以研究.给予正确的认识,以利于其发展.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推行经济计划较为成功的国家之一。战后以来,它曾先后编制了二十多个经济计划。其中经内阁正式批准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国民经济计划,迄今已连续搞了十个。这些经济计划的内容不断扩展,实施手段也日益完善。它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对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曾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认为,全面研究日本的经济计划,不仅对深入研究现代日本经济,而且对于为我国当前的经济计划体制改革提  相似文献   

9.
"亚太模式"曾经造就了亚洲"四小龙"及日本的经济奇迹,继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崩溃、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遭到质疑后,"亚太模式"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再次遭遇范式危机.这种以政府作用、出口导向为特征和主要内容的"亚太模式"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需作重大调整.制度创新而不是技术创新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所在,政府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仍应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以往政府主导不同的是,政府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应体现在以服务为宗旨,立足于有利于中观产业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技术创新,从国家宏观层面创造和营造适合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上.  相似文献   

10.
互利性人格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它的形成对个人、企业、国家乃至世界经济都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随着商品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全球化、信息化的日趋明显 ,互利性人格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1.
“伦理法”的是与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中国古代法的基本特征 ,人们的概括五花八门 ,然而“伦理法”的概括在近期获得了普遍的认同。“伦理法”的概括应予肯定 ,但现有的理论解说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理论困境 ,因而需要进一步完善。“伦理法”的概括只有基于世界法律发展的整体背景 ,基于立法、执法、守法等法律运行的全过程 ,才可能达致理论的完满。  相似文献   

12.
"礼"最初带有宗教色彩,经过夏商周三代,"礼"完成了向伦理范畴的转变。作为处理人伦关系的准则,践行"礼"的前提是"正名",而"礼"的各种规定又维护了"正名"所确立的人伦关系。作为一种伦理精神,"礼"主要体现在诚、敬、序、履四个方面。从本质而言,"礼"设计了伦理实体,规定了人伦关系,体现了个体性向实体性回归的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13.
庞永红 《河北学刊》2005,25(5):56-59
本文主要从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的"契约人"假设中,探讨了"契约人"的基本特点,"契约人"假设与交易成本的关系,从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三个方面探讨了伦理道德在降低交易成本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理论范畴,"公平价格"概念的提出是欧洲中世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一概念具有经济学和伦理学两方面的意蕴.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经济交换的客观需要;从伦理学的意义上来说,它反映了人们对经济活动中诚信的期待和愿望.对"公平价格"概念进行解读,对于我们今天经济伦理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互联网的大发展,网络正把人类带入一个以信息网络为核心资源的信息网络时代.网络如同一柄“双刃剑”,在促进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现实道德难以应付的伦理问题,其中“人肉搜索”导致的伦理问题尤为突出.首先分析了“人肉搜索”的发展及成因;根据当前出现的网络热点事件,阐述了“人肉搜索”带来的一系列伦理困境;进而对“人肉搜索”的利弊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人肉搜索”是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其内在动力源自于现实社会伦理道德的失范、其存在强化了人们对社会的认同等观点,促使人们对“人肉搜索”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宋鹏云 《河北学刊》2012,32(5):251-254
杜威于早期著述《道德教育原理》中阐述了其道德教育思想,认为"道德教育"是指受道德约束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成果的产物。本文围绕杜威思想中的道德培养以及教育行为与道德的关系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并对杜威德育理论的完备性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7.
“人权高于主权”是美国等多国部队入侵南斯拉夫和伊拉克的伦理依据。但仔细分析 ,“人权高于主权”是非道德的 ,第一 ,它并不能最大限度的维护人权 ;第二 ,它有悖道德义务 ;第三 ,作为一个道德判断它也是违反“普遍性原则”的。“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是霸权主义国家的侵略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叙事伦理"逐渐成为时髦词汇,走俏干中西文论界.但由于具体语境的规约,中西学者各自强调叙事伦理意涵的一端:布斯等西方学者在"叙事学新发展"的意义上,侧重叙事机制的分析;刘小枫等中国学者则在"伦理批评新道路"的向度上,偏重伦理意涵的阐释.这两种理解和运用方式有其具体历史语境的合理性和不可否认的学术意义.但设若跳出中西文化语境的制约,从文论自身的逻辑类型及其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中西学者对叙事伦理的阐述,其实均未触及它所潜含的真正价值:两种文论类型也即伦理批评和形式批评有机结合的综合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张载作为宋明理学的重要奠基者,他在由气本论向伦理学转变的不自觉过程中,对宋明理学人性伦理的重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个体的政治地位是决定国家性格的重要因素。近代日本的“国民”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它一方面因缺乏主体性而表现为“臣民”,另一方面又实现了与国家的紧密结合。因为没有本来意义上的国民,近代日本就不能称为“国民国家”,而只能是“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