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通过"性爱"这一有争议的主题揭示了人性中的本能力量,辛辣地批评了现代工业社会,热情地讴歌了人的生命力的伟大。  相似文献   

2.
D·H·劳伦斯的名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一部颇受争议的书,然而其主题却是严肃而深刻的。本文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挖掘书中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在自然领域,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社会领域,反对阶级歧视,并声援处于边缘的弱势群体——女性。  相似文献   

3.
王琼 《江西社会科学》2006,(12):146-149
二十世纪最伟大和最具探索精神的作家之——D·H·劳伦斯,自开始写作就抱有用写作改造人们的生活、心灵和社会痼疾的志向,特别是想要通过写作改善人与宇宙的关系、男人与女人的关系、男人与男人的关系。在短暂的45年的生命中,他以孱弱的身躯写出了10部长篇小说、40余部中短篇小说、近千首诗歌、数种剧本以及大量的散文、文学批评论文,在人的精神领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甚至不惮于把自己作为祭坛上的牺牲品奉献出去,开出了一个又一个救世处方。但是,与无数富有独创性的大师一样,他所描绘的美丽的画面、壮丽的彩虹,虽绚丽夺目,却又显得那么遥远和虚幻。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他奉献给他所深爱着的人们的最后一席精神盛宴,但是,其中渗透着的无奈和绝望,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4.
5.
《儿子与情人》的女性悲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尝试回避对《儿子与情人》的常规性文学评论,从女性视角出发,对英国现代作家劳伦斯的自传小说《儿子与情人》进行全新分析。  相似文献   

6.
赵迎 《东岳论丛》2012,33(5):31-34
作为“以塑造男性角色、观照男性世界、思考男性本质而著称的男性作家”,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及他对于女性的态度一直是评论界争论不休的焦点.本文以海明威的小说《伊甸园》为例,通过分析海明威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旨在阐释海明威不是一个对女性世界麻木不仁的作家,也不是一个所谓的男权崇拜者,他是一个具有双性视角的作家,并在解决两性冲突问题上做出了难能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世界性文化冲突的聚光镜──试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文化意义丁东不论是西方古代的《十日谈》,还是中国古代的《金瓶梅》,围绕它们的禁与放而引起的风波,都是当代人怎样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问题。更能反映20世纪风云激荡的,还是20世纪本身的官司。在性...  相似文献   

8.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两个在性爱叙事上开一代风气之先的典型文本。其故事、情景、行动元及语境方面的趋同与相异比较,使我们看到了叙事文学中浅表叙事层面后的深层叙事,尤其见出《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对知识分子本质的思考这一过去从未被论者关注的话题。研究这一叙事指向特点不仅对文本分析亦对文学创作规律的探寻产生了意义。  相似文献   

9.
<美国牧歌>是菲利普·罗斯所有小说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小说的新现实主义视域,还在于小说的主题:对美国犹太移民构建当代"伊甸园"梦想的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0.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研究生态的伦理价值和人类对待生态的行为规范的学科.从生态伦理现的核心概念入手,具体探讨劳伦斯作品《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展现了劳伦斯超前的生态伦理价值现.劳伦斯深刻意识到现代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性的扭曲,造成了社会无爱的精神荒原,并希望通过男性与女性以及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精神需求,达到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的理想平衡,以便走出社会荒芜的精神现状,从而凸显劳伦斯生态伦理现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当含意伴随着语言一起出现的时候,它已具备了两种功能:阐发和补足.因此,人们对那些"含而不露"或"言外之意"的内容就能理解和接受.对含意化方式的合理控制,有助于我们领会文学作品所隐藏的含意奥秘.  相似文献   

12.
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和<废都>都围绕着男女的性爱问题作文章,揭露工业文明社会中,现代人各种机能的退化,人性的缺失,都将男女性爱和谐视作人性回归、人与人之间和睦、人生完满的根本途径.但基于男女主人公个性的差异,两部作品传达出的审美情趣主题还是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一位具有独创性的伟大作家.他认为,自然是人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努力追寻的伊甸园,但是,它正日益遭受现代社会工业文明的侵袭和破坏,人的自然本性也在这种侵袭中变得萎靡不振.重整乾坤的唯一办法就是重建人与人之间和谐自然的关系,而这取决于两性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D.H.劳伦斯在小说《儿子与情人》中,通过批判现实主义手法描述了主人公保罗的爱情悲剧和家庭悲剧,揭示了英国工业文明对自然环境及人类和谐生存状态的破坏。同时,作为一个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探索了人的潜意识及如何在现代文明中构建和谐生存之道。劳伦斯认为,人类只有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的关系、重建两性之间和谐、自然的关系,才能克服现代文明社会带来的弊端,实现生存状态的和谐。劳伦斯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探索不仅为同时代人提供了获得救赎的全新思路,在当今呼唤和谐社会的时代,仍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产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灵史>与<荆棘鸟>,在现实之此岸世界与宗教之彼岸世界的交叉地带,以其对于人性、人类命运的深切洞察以及对于宗教信仰和人的精神追求的深邃揭示,实现了人性和神性的交融,展示了作家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马尔库塞认为,现代文明在整体上是病态的,其根源就在于否定性思维的丧失。建立无压抑性新文明是现代文明发展的重要维度。人性恶的不可改变预示了无压抑性新文明的乌托邦性。  相似文献   

17.
从<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与<金瓶梅>对比,我们看出中西文化在性爱观上的差异,<查>表现出西方文化对性爱的讴歌和赞美,而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对性爱的贬抑与丑化.中国文化由于长期的对性的压抑又造成窥测与展示的反弹.  相似文献   

18.
著名女作家张爱玲在其名著《金锁记》中 ,以独特的视角及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塑造了一个因失落了爱而泯灭了自我、泯灭了人性的女性形象曹七巧。作家以一个女性真实的体验和人生感悟 ,展示了人性丑恶的一面 ,辛酸而又不无美感地反映着生命的本来面目。《金锁记》警示人们 :人性的自私与丑恶才是毁灭一切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失乐园》与《苔莉》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唯美主义风格是它们共同的价值取向,同时又表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失乐园》囿于日本传统文化的"物哀"意识,又以自然主义的文艺观实现其悲剧意义的超越;《苔莉》继承中国传统的悲剧精神内核,又用自然主义的创作观对其做了大胆的颠覆.  相似文献   

20.
《失乐园》与《苔莉》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唯美主义风格是它们共同的价值取向,同时又表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失乐园》囿于日本传统文化的“物哀”意识,又以自然主义的文艺观实现其悲剧意义的超越;《苔莉》继承中国传统的悲剧精神内核,又用自然主义的创作观对其做了大胆的颠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