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的思想家们从人相对于动物的尊严出发,区分了人具有的需要和人的需要。马克思则从人与动物不同的存在方式出发,指出了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需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方面使人的这一本质需要被遮蔽,使人囿于占有的、粗陋的实际需要,人的本质需要沦为谋生的手段;另一方面,又使人类形成新的社会活动与社会关系,由此形成新的能力、新的感觉和新的需要。它内在地包含着使劳动成为人们乐生需要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因此,理想社会不仅是合规律的,也是合目的的,它将满足人的真正需要。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是新时代理解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依据,他阐明了需要的本质、特征和规定性.在唯物史观视域中,美好生活需要是有限性与无限性、可满足性与不完满性、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辩证统一.在理解美好生活需要限度时需要首先明晰几对关系,包括真实需要与虚假需要、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合理需要与过度需要的关系.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限度有四重考察进路,包括比较主义进路、能力进路、客观主义进路、多元标准和差异化进路的美好生活需要考察.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也有着四种致思路径,即以比较进路为参考,引导人民在比较中形成符合自身的美好生活需要;以能力进路为参考,着力保障最低限度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客观主义进路为参考,制定美好生活需要的共同标准;以差异化进路为参考,满足人民的不同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3.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说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从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出发,即从人的需要以及求得满足的方式———生产方式出发来理解人的生命活动的性质,成为合理理解现实的人和各种社会现象的基础。人的需要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而人的本性在马克思那里展现为三重生命的存在,即:"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个人是社会存在物";人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存在物。人的本性的需要,实质上是主体人的内在价值的尺度,这通过人的经验事实可以得到合理说明。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指一切工作及其部门、单位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绝大多数人 ;必须以人民群众和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最高和根本利益 ;满足他们对物质、精神生活的合理需要 ;给他们以人文关怀。需要具有两重性 ,应通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建设 ,满足人的合理需要 ,遏制不合理、不正当需要。人的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 ,是人的内外解放 ,人的全面、自由和充分发展 ,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需要有着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在需要的结构方面,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缺一不可的;在需要的主体方面,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是辩证统一的;在需要的层次方面,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是不断上升的。相应地,在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观照下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就要引导人们实现合理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就要协调人民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就要为人民需要层次的上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试论人的需要的发展规律和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需要的发展具有上升性规律,每一种需要的实现都有它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其中,内部机制包括需要——行为的转化、主体差异性和主体需要的优势选择;外部机制则包括生产力的发展、环境的激励与约束和不同主体需要的相互影响和制约。这些规律和机制在不同层次和范围上影响着人的需要的发展,构成人的需要的发展规律和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7.
考察人的需要和人的劳动的关系状况是研究人的发展问题的一个视角。依据马克思提供的方法论原则来考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人的需要和人的劳动尽管还没有实现目的和手段的真正融合 ,但它已是二者走向完美统一的开端  相似文献   

8.
本文批判了把需要作为决定生产发展的动力和根据的观点,认为在需要与生产的相互关系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方面,它决定着需要,创造着需要,而需要作为人的一种本质力量,它只是促进生产的发展,而不能决定生产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分析了人性、人的本性以及人的本质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指出人的本质只能是劳动及其社会性,而不能笼统地把需要当作人的本质。主张“需要即人的本质”,并以需要为根据去说明人的劳动及其社会性,其实质就是要从个人出发去说明社会,势必导致抽象人性论。  相似文献   

9.
需要是人的本性。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多样性需要的存在决定了需要的满足过程即人的发展具有多维度、全面性。全面发展是人们参与生产、社会活动的内在指向及合理要求 ,但是由于私有制和不合理的社会分工 ,这种合理要求被异化了。消除不合理的社会分工并最终消灭私有制 ,已成为把需要作为人的本性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一般哲学教科书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人的本质下的定义提出质疑,认为应把马克思主义的有关人的本质的原理历史地加以考察,联系生产力、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人的需要来考察人的本质,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  相似文献   

11.
需要是人的行为积极性的心理基础,也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笔者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在分析、论述了人的需要的现实意义及其特点、种类、层次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人的需要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人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根本性的推动作用。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性质和任务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问题,就是怎样满足“人的需要”的问题。要做到科学合理的人力责本投资,就要关注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从而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本投资计划来获得最大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界定紧密联系,简单的可以把其串成为马克思从人的劳动与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角度出发,探讨人的需要如何体现劳动与社会关系、通过自身需要如何满足自我塑造和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这个界定,从某种特定的角度来看,在内涵上来说,较之劳动和社会关系总和的界定更为深刻,在外延上较之更宽泛,人的本质即人的需要概括了前两个界定。人的需要是人类生命得以延续的内在根据、是人类不断进行劳动创造的内在原因、更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本质之一。可以说人的需要是劳动和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综合。因此,人的需要更好的体现了人的本质。也是马克思所强调的。  相似文献   

15.
16.
主体性是现代人的本质特征.人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是主体性逐渐宏扬的过程.个人情感需求体现人的主体性.正确看待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情感危机现象,肯定转型期人的多种情感需求的合理性,但必须通过道德理性提升人的需要层次,使人的主体性的情感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保持合理张力,让人性在社会有序运转条件下得以一定程度的"释放".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18.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催动之下,如何采取各种具有实质性的措施来激励高校师生,让他们把自身的潜力发挥到极致,这已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发展方向与培养目标。本文通过介绍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概念,进而分析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高校激励机制建立中的运用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最后就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论人的需要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需要的根本特征是它的生产决定性;人的需要的欲望、需要的对象、需要的满足方式,"都是生产所生产的".为社会生产所决定,人的需要还具有丰富性和无限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相似文献   

20.
人的需要特征新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需要是生命有机体的一种内在固有状态。人是生命有机体的最高存在形式,因而,需要是人的本性,但人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根本区别,表现出独有的特性,这些特性主要为本源性、客观性、能动性、社会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