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学运 《小康生活》2005,(10):37-37
温度温度与甘薯安全贮藏的关系最大,甘薯贮藏期间维持着薯块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温度为9℃-10℃,低于9℃即受冻腐烂,低于1.5℃即成冻害。在生产上,甘薯遭遇冻害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因收获过晚或者没有及时入窖而在田间受冻,进窖后发生腐烂;二是因为贮藏量少或薯窖保温性能差早晨贮藏期间窖温过低使之受冻。当窖温长时间超过15℃,薯块呼吸作用加剧,消耗掉大量养分,还会促使其发芽,18℃以上则会发芽糠心。高温常常伴随高湿条件,助长病害发生和蔓延。因此甘薯贮藏保持10-15℃是安全贮藏的最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一)甘薯新秀——黄皮苏署8号。高产、优质、早熟、短蔓,蔓长50-90厘米,基部分枝多。薯块短纺锤形,整齐均匀,大中薯率高(90%以上)。薯皮黄色,光洁漂亮;肉色桔红,出干率25%,熟食甜软清香,纤维少,适于烤薯、蒸煮和加工地瓜枣。该品种4月下旬栽种,8月上旬收获,亩产3000公斤左右。如推迟到10月中下旬收获,可  相似文献   

3.
鄂薯3号是国内率先育成的优质水果薯,经引种获得成功。该薯叶绿色,脉紫。薯块呈长纺锤形,皮红、肉白,平均单株结薯3.8个。一般亩产4000公斤,高产田可达5000公斤以上。耐渍耐旱,全年无霜期达150天的地方都能种植据测定其薯块烘干率24.2%,淀粉含量16.2%,蛋白质含量4.34%,可溶性糖含量5.64%,每百克鲜薯含维生素 C21毫克。收获贮藏20—40天内,可溶性糖含  相似文献   

4.
(一)高效食用型甘薯新品种一秦薯四号。秦薯四号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成的高效食用型甘薯新品种,88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短蔓型品种,蔓长一米,薯块紫红皮、白黄肉,单株结薯6—8个,大中薯类占78%—89%,薯块均匀整齐,结薯特别集中,长条形外观好。  相似文献   

5.
土豆的科学贮藏方法一、贮藏条件:土豆以红皮和黄皮种较耐贮。土豆贮藏的适宜温度为3—5℃,相对湿度90%—95%,4℃是大部分品种的最适贮藏温度。另外,土豆收获后有2—3个月的生理休眠期,土豆贮藏前要严格挑选,去除病、烂、受伤及有麻斑和受潮的不良薯块。收获前一周要停止浇水。采收后在较高的温湿条件下(10—15℃,相对湿度95%)进行愈伤处理,以便恢复  相似文献   

6.
经柯赫氏证病律验证,引起甘薯新品种南薯88“三烂”(烂苕鼻子、烂薯块、烂藤)的主要原因是甘薯蔓割病,由Fusarium oxysporum shl·f·batatas(尖镰孢菌甘薯专化型)引起。为害藤蔓时,叶昧、叶肉发黄,老叶脱落,贮藏期引起大量烂薯。人工接种,对南薯88、徐薯18、胜利百号、81—13、83—31、绵粉一号、南京R(5—3)、88—3735、87—1227、88—1447、87—2336、88—1650、828—34、88—2859等14个品种进行致病性测定。经薯块和藤蔓接仲、无菌土盆栽、田间小区试验表明,南薯88蔓割病的发病率、病斑面积,病薯个数、分离出Fusaryium oxysporum shl·f·sp·batatas的百分率均显著高于其它供试品种,薯块接种发病后,南薯88的病斑扩展较其它品种快。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病薯及土壤中越冬;由伤口和茅管侵入。无伤和愈伤组织不能侵入;通过病种薯和土壤传播。  相似文献   

7.
梅营七号高淀粉甘薯是河南省甘薯专家叶启营继梅营一号、二号后,又培育而成的一种超短蔓优质高产高淀粉含量的甘薯新品系。该品系茎蔓较短,一般60-80厘米,最长1米,薯块表皮紫红色,肉白色,纺锤型,结薯集中,春薯含粉35%,夏薯含粉27%,出干率47%,春薯亩产8000公斤,夏薯亩产5000公斤,是普通甘薯的2—5倍。现就夏栽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地瓜(甘薯)是我省主要农作物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其块根的粮用、饲用和加工价值,忽视了茎尖的菜用价值。据报道,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及我国的台湾、香港等地的蔬菜市场上,甘薯茎尖、叶柄属畅销种类,被誉为“太空保健食品”,在香港卖价每公斤37元人民币,在美国是飞行员、宇航员必须食用的食品结构之一。栽培技术与其他品种基本相同。只是中后期茎蔓生长旺盛,并易生根结薯。为提高薯块产量和薯块商品率,栽培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春薯采用地膜覆盖,并在团根前将  相似文献   

9.
薛勇 《小康生活》2002,(3):49-49
(1)薯窖检查。一般每隔15天左右进行一次薯窖检查。主要内容:窖内温度、湿度及是否有烂薯。如有烂薯,应及时倒窖,即把薯块全部搬出,挑出烂块,并将块茎表皮晾干。(2)温度、湿度控制。马铃薯的适宜贮藏温度是1-5℃。在二季作  相似文献   

10.
武深秋 《小康生活》2004,(11):11-12
1、精细整地。秋作马铃薯要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田块,以壤质土为好。2、种薯催芽。8月中旬,将收获的春薯,挑去病薯、裂薯、不规则薯,按种薯芽眼切块。每块种薯纵切成4—6块,用0.1克赤霉素对水100千克  相似文献   

11.
王忠民 《小康生活》2003,(12):34-34
一、选料选个大、筋少的薯块,清水冲洗干净,去皮,去两端,切成适当大小的块。二、软化将切好的薯块倒入开水中煮20分钟,使薯块软化。薯块与水的比例为1:1.5,不能用铁锅煮,要用不锈钢锅或铝锅。三、制浆过程将软化的薯块用打浆机制浆,或用磨推浆,过滤。四、糖煮浓缩将过滤后的浆液倒入锅内熬煮。红薯含糖、酸、果胶较少,应补加糖20%、琼脂或果胶1%,林檬酸适  相似文献   

12.
夏甘薯栽插蔓头比中间节蔓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一般可增产30%以上。其主要原因是蔓头有顶端优势,返苗快,成活率高,光合能力强,积累干物质多,结薯早,薯块大。要多栽薯蔓头,必须建立夏甘薯的采苗圃,多施氮肥,早打顶。先剪去甘薯秧苗顶尖的2—3节茎,然后按每4个节茎截取为一段将每段上面的两节茎的叶柄和叶片剪去,保留下面的两节茎的叶柄和叶片,倒栽在垄厢上,以留出一个叶柄基部露出垄面为宜,苗距一般为15厘米左右。倒栽的甘薯虽然比顺栽的生长缓慢些,但由于茎中输导组织输送根部吸收水分及有机物的方向逆转,其输送速度减慢,这样,有机养料大量积…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宣威市四个种薯基地之一的热水镇吉科、色卡两村农户采用就地贮藏法,将种植的大春马铃薯推迟收获时期,巧打时间战,获得较好效益,种薯产地销售价达540元/吨,菜薯达650元/吨,亩产值达120元,比正季上市马铃薯每亩增400余元。吉科、色卡两村位于梨山片区,气候冷凉,地域广阔,土质疏松,马铃薯是当地主要经济作物,产品远销国内外。为提高经济效益,宣威市农业局将两村列为脱毒马铃薯“合作88”的种薯繁育基地给予培育,投资1252320051万元对基地进行田间配水和道路修缮,并加大马铃薯种植、贮藏、营销等环节的培训,动员农户推迟到次年—月才收获…  相似文献   

14.
鲜甘薯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粗纤维、脂肪及多种维生素,全身可利用。叶子是优质的饮料;薯藤可造纸;薯块可制取淀粉、糖化、酿造和食用;由甘薯淀粉可再生产多种化工和食品原料。发展甘薯加工业,大有可为。(1)脱水甘薯:洗净→切块→速煮2分钟→浸于0.2%亚硫酸溶液中→熏煮1~2小时→在65~75℃的烘房内烘干。(2)速煮甘薯:去皮→浸泡水中→切成0.6立方厘米的颗粒→煮熟→快速干燥,含水  相似文献   

15.
赵岩 《小康生活》1996,(4):17-17
早育壮苗,适时栽插,是夺取甘薯丰产的关键,利用酿热物发酵放热来满足薯块发芽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是甘薯育苗的好方法。(1)建床:温床育苗的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栽插早晚来确定,一般在惊蛰前后下种较适合。床址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干燥,排水方便的地方,一般以农家院内为宜。苗床深  相似文献   

16.
“处署”后,甘薯块根进入膨大高峰期。因此,甘薯垄面开始出现裂缝,此时巧施一次裂缝肥,可以满足块根对养分的需要,从而增加薯块甜度,并可增产二至三成。追施裂缝肥要抓好以下“三点。”:一是肥料。应以速效性氮、磷混合液为好,一般亩用尿素4—5公斤,过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由于甘薯新品种秦薯4号改良优系及红心431的引进,加之种植效益可观,栽植面积急剧增加。现就其栽培的几种模式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白带型(或与幼果树套种)就是当年留有空地待次年“谷雨”后栽甘薯。(2)麦薯套种:当年种麦时按照一定的规格种麦且留下次  相似文献   

18.
李娟 《小康生活》2000,(12):33-33
日本黑薯是我国近年从日本引进的一个甘薯珍品,该品种是茎尖、块根兼用型品种,其营养成份高出我国传统甘薯品种30-50%,并且富含抗癌物质硒。因其薯皮紫黑,肉色紫红而赢得黑薯之称。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甘薯要高产,除品种优质外,相应的配套良法是不可或缺的。现将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一)品种选择:选用高产,结薯偏晚,结薯较集中,国家推广的亩产超万斤的良种,如超甜8号、高农33等。(二)培育壮苗:选用优质薯块作种薯,是培育壮苗的条件。试验表明,壮苗比弱苗增产25%以上。壮苗的标准是:茎杆粗,节间短,叶片肥厚,顶三叶齐平,苗高20—25厘米,老嫩适宜,  相似文献   

20.
赵岩 《小康生活》2003,(2):50-50
甘薯专家刘作斌历经十多年育成水果型超甜甘薯,并通过中科院、国家甘薯研究中心验收评审正式命名为“鄂薯3号”。它是我国甘薯品种培育的一项新突破。经阜阳市枣庄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