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津启庆之为行台左丞,典参谋议。”(《周书》卷三九《辛庆之传》,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第697页)
  “典”,《北史》卷七〇《辛庆之传》作“与”。按:古代无“典参谋议”的说法,“与参谋议”较为常见。繁体“与”作“与”,“典”与之形近,盖为其形讹。  相似文献   

2.
1.“赐武杂彩一百段。”(《周书》卷一九《达奚武传附子震传》,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第306页)“武”,《北史》卷六五《达奚震传》、《册府》卷八四五作“震”。按《太平御览》卷八三一引《周书》亦作“震”,则《周书》原与《北史》同,今本《周书》作“武”乃后人所改,此字可回改。  相似文献   

3.
《宋书》考疑(五)丁福林《卷五十二·袁湛传》(义熙)十四年,卒官,时年四十。(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版点校本,第1498页)按:传文于此后又载袁湛弟袁豹“(义熙)九年,卒官,时年四十一”。考豹为湛弟,《晋书·袁瑰传》、《南史·袁湛传》皆同。其既为袁...  相似文献   

4.
《卷三十三·张绪传》“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中华书局1972年1月版点校本,第600页,下同)按:“东宫罢”,《南史·张裕传附张绪传》作“东宫官罢”。考《宋书·后废帝纪》,后废帝刘昱于泰豫元年四月即位,次年正月改元元徽。  相似文献   

5.
《宋书》考疑(十四)丁福林《卷八十八·薛安都传》转太子左卫率。(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版点校本,第2218页)按:点校本《校勘记》云:“‘左卫率,,《南史》作‘右卫率’。”今考本书《申恬传》云:“大明元年,虏寇兖州,世祖遣太子左卫率薛安都、新除东阳...  相似文献   

6.
《卷一·高帝纪上》至晋陵,与贼前锋将程捍、孙昙等战,一日破贼十二垒。(第4页,中华书局1972年1月版点校本,下同。)按:“程捍”,《宋书·孔觊传》作“程捍宗”,《南史·孔琳之传附孔觊传》则作“程宗”。《通鉴》卷一三一从《南史》,亦作“程宗”。...  相似文献   

7.
《宋书》考疑(十)丁福林《卷六十人·武二王传》封益阳县侯,食邑二千五百户。(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版点校本,第1808页)按:徐遗宝之封侯,在元嘉三十年孝武帝攻灭元凶助后,本书《沈庆之传》载是时孝武封功臣诏云“遗宝益阳县侯,食邑一千五百户”,与此作...  相似文献   

8.
《宋书》考疑(七)丁福林《卷七十六·宗悫传》孝武即位,以为左卫将军,封洮阳侯。(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版点校本,第1972页)按:“左卫将军”,《南史·宗悫传》同。今考本书《沈庆之传》载孝武帝即位后之封功臣诏,有“新除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宗悫”(20...  相似文献   

9.
查,许多中国近代史论著对英国侵占九龙的记载,均作依《中英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为英领地”(如,《中国近代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189页,《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8页,《中国近代史新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10页,等等),实不确切。  相似文献   

10.
《卷三.宋本纪下》“(泰始四年)二月乙巳,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王玄谟薨。”(中华书局1975年版校点本,下同。第81页)按:中华书局校点本《宋书》之《明帝纪》云是时,“右光禄大夫、车骑将军、护军将军王玄谟薨”,《校勘记》云:“三朝本、北监本、毛本、殿本作‘右光禄大夫’  相似文献   

11.
《宋书》考疑(八)丁福林《卷九十七·夷蛮传》封益之边城县王,食邑四百一十一户,成邪财阳城县王,食邑三千户。(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版点校本,第2398页)按:传文于此前载云:“太宗初即位,四方反叛,及南贼败于鹊尾,西阳蛮田益之、田义之、成邪财、田光...  相似文献   

12.
1."入为吏部中大夫,历御正、纳言中大夫。"(《周书》卷三二《唐瑾传》,第565页)"纳言中大夫",《北史》卷六七、《通志》卷一五八《唐瑾传》作"纳言、内史中大夫"。按:《周书》本传系后人据《北史》所补,此当脱"内史"二字。2."天和中,以齐驭下大夫使于陈。"(《周书》卷三二《唐瑾传》,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第565页)"天和中",《北史》卷六七《唐瑾传》作"天和初"。按  相似文献   

13.
《宋书》考疑(六)丁福林《卷七十九·文五王·竟陵王诞传》诞又遣二百人出东门攻刘道产营,别遣疑兵二百人出北门,沈攸之于东门奋短兵接战,大破之。(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版点校本,第2035页)按:本书《刘道产传》,道产于元嘉十九年(422)卒于雍州刺史...  相似文献   

14.
《卷二·高帝纪下》(建元元年六月,立皇子嶷为豫章王,映为临川王,晃为长沙王,……鉴为广陵王,皇孙长懋为南郡王。(中华书局1972年1月版点校本,下同,第34页)按:“广陵王”,《南史·齐本纪上》作“广兴王”。考之本书《高帝十二王·始兴简王鉴传》,云鉴...  相似文献   

15.
《宋书》考疑(十三)丁福林《卷八十四·邓琬传》宁朔将军、督豫州之梁郡诸军事、豫州刺史、领南梁郡太守竟陵张兴世,都统水军,屡战克捷。(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版点校本,第2146页)按:是时为豫州刺史者例督南豫州之梁郡,本书《文九王传》载山阳王休于永光...  相似文献   

16.
唐代长安与祆教文化的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袄教是中国古代对古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的称谓。‘袄”字是汉代以后创造的一个汉字。“袄”字在《说文解字》中未见,大致在南北朝时期琐罗亚斯德教传入中国后,至迟在隋末唐初才出现的。《说文新附》(宋·徐本《说文解字》第9页,中华书局影印本)对“祆”字作这样解释:“袄,胡神也。从示,无声。”这是全面对“祆”字的说明,有形有音,十分清楚。徐的弟弟徐锴,在其《说文系传》中,又作了补充:“祆,胡神也。从示从天。”(《汉语大字典)第4卷第2388页。)值得注意的是王玉树(清·陕西安康人,其事迹见李慈…  相似文献   

17.
《宋书》考疑(十二)丁福林《卷七十七·颜师伯传》师伯子举周旋寒人张奇为公车令,上以奇资品不当,使兼市买丞。(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版点校本,第1994页)按:下文载颜师伯于永光元年为前废帝所杀时,“六子并幼,皆见杀”,则此云师伯子举张奇为公车令者,...  相似文献   

18.
《宋书》考疑(二)丁福林《卷六·孝武帝纪》(大明)七年……九月……丙申,立第十七皇子子嗣为东平王。(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版点校本,第133页)按:《宋书·文九王·临庆冲王休倩传》云:“大明七年,立第二十七皇子子嗣为东平王,绍休倩后。”与此所云子嗣...  相似文献   

19.
《宋书》考疑(十一)丁福林《卷七十七·柳元景传》贼步将鲁秀、王罗汉、刘简之,骑将常伯与等及其士卒,皆殊死战。(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版点校本,第1987页)按:本书《鲁爽传》云:“元凶之为逆也,秀在京师,……以为右军将军,配精兵五千,使攻新亭垒。将...  相似文献   

20.
卷二二《王昙首传》帝示僧虔古迹十一卷,就求能书人名。僧虔得人间所有,卷中所无者,吴大皇帝、景帝、归命侯书,桓玄书,及王丞相导、领军洽、中书令珉,张芝、索靖、卫伯儒、张翼十一卷,奏之。又上羊欣所撰《能书人名》一卷。(中华书局1975年版校点本,下同。第602~603页)按:十一卷,《宋书》作十二卷,中华书局校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