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王善平 《学术研究》2004,1(8):23-27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最集中地体现在其社会存在论上 ,正是它彻底地摧毁了“绝对存在”的神话与“纯粹知识”的幻想 ,并因此引发了哲学范式的重大革命。通过将抽象绝对、超历史的存在还原为活生生的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存在 ,通过阐明“劳动 -交往 -认识”三位一体的全新实践观 ,马克思从根本上消解了存在与意识、理念界与现实界、认识与实践的狭隘对立 ,从而完全颠覆了“在社会实践之外、从抽象本体出发去思辨演绎世界及其历史”的旧哲学范式 ,并最终创立了始终植根于实践、将世界万物和人类历史理解为作为社会实践之产物的社会存在物的全新哲学范式  相似文献   

2.
西方工业文明时代是科技理性张狂的时代 ,也是科技理性全胜的时代。作为把人从上帝神性中解放出来的科技理性到工业文明极度发展的时代 ,它本身倒变成了一种新式的神性 ,科学技术不仅变成工业统治和掠夺自然的工具 ,而且被移用于社会统治 ,堕落为操纵大众意识、扼杀人文精神、禁锢人的自由个性的权力。理性启蒙走上了一条自我否定的道路 ;资本统治者一方面通过科学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穷凶极恶地掠夺自然、破坏生态、制造出能致人类于死地的几大全球问题 ,另一方面又将科学技术变成工业时代的意识形态 ,使之变成维护其暴政统治的喉舌和机器。…  相似文献   

3.
人类文化的历程可分为巫术、宗教、哲学、科学等四个阶段,这也是人类思维理性化趋势的四个阶段。哲学是介于宗教信仰与科学理性之间的文化形态和理性演化阶段。人类文明史上只有两个真正的哲学文化系统——中国哲学传统和欧洲哲学传统。两大哲学传统都从宗教中产生,又取代了宗教在社会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哲学与宗教母体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决定了哲学的最终命运。中国哲学是更具有典型意义的哲学形态,我们应当突破欧洲哲学特殊形态和话语的束缚。  相似文献   

4.
《哲学通论》是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应运而生的。它所针对的靶子是如何理解哲学、怎样进行哲学研究和哲学教育;它的灵魂就是一个通字,融通古今中外哲学,贯通哲学与生活,变通各异其是的哲学观,打通哲学的理论空间,开通哲学的思想道路;它的血肉就是把通字作为流动的血脉,层层推进地疏通对哲学的思维方式、生活基础、主要问题、派别冲突和历史演进的理解。《哲学通论》的立意与追求就是以思想的前提批判为解释原则重新理解哲学,以人生在世和人在途中的人的目光表征时代精神和打通哲学的理论空间并开通哲学的思想道路。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2012,(8):246
俞吾金撰文《康德"三种知识"理论探析》指出,从表面上看,康德主张"三种知识"(经验知识、先验知识和超验知识)理论,实际上他主张的是"三种知识要素"理论。在他那里,先天综合判断是人类一切知识的存在方式,以至于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经常把先天综合判断直接称作"先天综合知识"。毋庸置疑,康德在知识论上的最重要的贡献是  相似文献   

6.
《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中,马克思关于哲学的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哲学研究是求真、哲学必然要介入社会政治等问题的看法,既是马克思在整个《莱茵报》时期的思想基础,是破解马克思当时碰到的“三件难事”的发生及其往后的思想转变的钥匙;也是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点,有助于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及作为“实证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本性.它对于我们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在研究立场和方式上亦有重要启示意义.因此,该社论不能被简单当成马克思思想过渡时期的作品,而应引起学界的应有重视.  相似文献   

7.
王云霞 《北方论丛》2010,(6):121-124
国内哲学界对于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断一直存在诸多争议.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所以能够作为哲学基本问题,其内在根据在于哲学自身,即对思想的无条件前提的寻求的这一本性.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隐匿在一切思想之中并使其所以可能的"看不见的手".正因如此,哲学基本问题并非仅仅是"认识论转向"的基本问题.在哲学史思想逻辑的进程中,哲学基本问题具有多种存在样态,马克思从实践论视角提出了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思想路径.  相似文献   

8.
近三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一条理论线索:物质本体论、从物质本体论向认识论转变、从认识论向生存实践论转变.与哲学研究的理论线索相一致,教育学理论研究走过了与之相似的“心路历程”.今天的教育学研究呈现出如下特点:回归生活世界已成为普遍的呼声、可借鉴的学术资源增多、形成了追求学术性的浓厚情结.  相似文献   

9.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出的学理目标,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价值,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描述、阐释和建构.运用"问-答"模式解此疑难往往遮蔽或平面化了其实质性哲学意义,抽离了哲学的本体而解构了对意义的追问.借助元哲学理论方法,分析问题本身的元表达和元陈述的语言条件及其内在构成,通过这一过程使"意义"被积极地描述出来,即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发展史进行具体梳理、阐释及超越,把它作为合理的"研究方法",视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现实合理的创新范式,自觉克服非中国的、非哲学的、非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倾向,并在二者之间保持积极的张力和结构的平衡,激活与展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创造性和生长空间.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无疑处于初创阶段,研究范式的讨论对于该学科沿着规范轨道生长具有重要的学科价值。哲学的实践使命与学科特质决定了范式问题的真正解决有赖于问题范式的形成。关注、解读中国问题是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范式所以可能和得以建构的基本学术路径。解读中国问题,可以从哲学高度认知,从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境遇定位,从当代中国人性的发展状态观照,从社会公正的角度揭示。中国问题在于现代性的缺乏的根本特质决定了打通问题进入范式并形成问题范式之通道,以理性多元、立宪民主和公民理性为基本维度的公共理性成为极为重要而有效的理念诉求。以此为范导,立足中国语境,可以也应该构建起以问题为中心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1.
刘雁玲 《南方论刊》2006,(12):54-54,52
本文从一场语言学研究生之间的辩论谈起,对以上问题做了思考并从哲学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研究生要用哲学武装、改善思维方式,进而提高词汇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的中国哲学,可以认为是一部被人为地扭曲、损益的历史,自身存在着若干误区.从逻辑上说,当代中国哲学由于没有弄清诸如哲学的定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哲学的基础与核心等最基本问题而陷入严重的困境之中.当代中国哲学只有摆脱原有的错误研究对象和方法,把主体即能动的社会的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与核心.才能构建人类真正的哲学,最终实现哲学的复兴和解放.  相似文献   

13.
科学哲学的理论本性内在地要求在其研究中必须使用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的方法.同时,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也正是这一方法的动态体现.而且,西方科学哲学在发展中所显现出来的这种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的趋势,对于正确认识和解决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一些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李娟 《社会科学家》2008,1(1):11-15
当前学术界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学科定位问题的讨论可以归结为三类观点:第一类观点是在哲学和科学"之中"为历史唯物主义找寻"归宿",即认为历史唯物主义要么属于哲学,要么属于科学;第二类观点是在哲学和科学"之外"为历史唯物主义另寻"归宿",即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既不属于哲学,也不属于 科学,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世界现,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历史的方法;第三类观点是在哲学和科学"之间"为历史唯物主义找寻"归宿",即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介于哲学和科学之间.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科定位问题上之所以存在诸多争论,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历史唯物主义中既有哲学思辨又有科学实证,历史唯物主义既不同于思辩哲学又不同于实证科学.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具有"哲学-科学二重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当今生态美学研究存在的根本问题,在于无法对纯粹艺术品与处在空间环境中的自然美之间的差异做出有效而明确的区分.本文认为,生态审美哲学的逻辑起点源于身体与自然空间环境的审美关系.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身体是以此时此地的整体性来参与审美的,生态审美哲学就自然应该把"环境",或者更准确地说应该把"空间"引入知识体系,把处在"环境"与"空间"中的人的身体感觉作为基本对象.而且,身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彼此之间是一种"共戏"、"同戏"的关系,在一种时间性的"同时性"中,形成对于生态空闻的审美意向性.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是既有研究中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有学者甚至认为这一部分应该独立出来作为第四笔记本。在考察文本的历史变迁和原初结构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发现:这一部分在逻辑和文本上都是开放性的,其哲学讨论与第三笔记本中的经济学研究错综交织在一起。而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态度的细微转变则反映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存在的两条逻辑此消彼长的理论态势。在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行理论定位的问题上,西方“马克思学”和苏联马克思主义都有意无意脱离了文本的原初写作进程,转而以某种外在的理论框架为出发点进行阐发。对此,我们必须加以审视、反思。  相似文献   

18.
萧洪恩 《江汉论坛》2007,16(11):71-74
土家族哲学的现代转型是中国少数民族哲学转型的重要个案,是中国哲学转型的重要部分.其理性省思的主题转换表现为从土汉关系到中西关系的转换;对现代社会建构的哲学省察表现为由生存何以可能到解放何以可能的转换,并根据"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形成了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义等哲学思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探索晚期福柯的研究在当代汉语哲学脉络下的特殊意义.面对兼具批判性与跨文化性的修养哲学如何可能的问题,作者由晚期福柯批判概念的两种向度出发(考古学向度与系谱学向度),来界定跨文化批判的运用范围.在批判的考古学向度方面,以区别比较哲学与跨文化哲学作为讨论的焦点.而有关系谱学方面的讨论所着重的问题则在于,跨文化研究如何摆脱己文化与异文化的比较逻辑,以及相关的文化本质主义倾向.在此背景下进一步询问:当代欧陆哲学的重要语言(如法语、德语)是否具备条件来发展批判性的跨文化哲学?此问题的重要性,若对比于当代汉语哲学的处境,便可初步阐明.  相似文献   

20.
人学研究的新视角与"以人为本"人学观的新开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术界的人学研究伴随着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已经成长为哲学研究的一门显学和当代哲学的主题形态.在今天,我国人学研究已经形成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新视角和核心理念,以"以人为本"为人学观的全新的人学研究.这些研究在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困境,并为人学的进一步发展指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