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人认为江淹《杂体诗》非其本色,甚至主张将拟古诗与其他创作成就分而论之。考察江淹的全部作品,我们发现,江淹早期的其他作品为《杂体诗》作了题材上的准备,成就了其“诗体总杂”的创作特色;而其他模拟作品“学古制今”,则培养了江淹“善于模拟”的创作个性,为《杂体诗》的创作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具美兼善”的理论导向和实际创作,使《杂体诗》成为了体现江淹“本色”的集大成之作。  相似文献   

2.
拟古相当于扮演古人.江淹<杂体诗三十首>既是对三十家各具特色的古代诗人风格的模拟,也是对三十位古人的扮演.在拟古作品中,亦不可避免地表露作者个人的情感倾向和表达习惯.文章着重从字法、句法、语气、口吻、意象等角度,通过<杂体诗三十首>与江淹其他作品的比较与举证,揭示<杂体诗三十首>中所体现的江淹个性特点.以往<杂体诗三十首>的研究者较多注重江淹拟作与被拟诗家的比较,以江证古,或以古证江,本文的重点则是以江证江,试图说明江淹如何在三十家总杂诗风的基础之上,表现独一无二的自家本色.  相似文献   

3.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选择了从汉末到刘宋时期三十位作家的作品进行模拟,反映了江淹对五言诗诗歌发展的品评观念。因为模拟的过程蕴含着不以理论表述,而是通过对原作的改造(顺应与背离,增加或删除)而反映的文学思想。基于此,文章通过具体分析《杂体诗三十首》中有关拟玄言诗的部分,发掘出江淹及南朝文人对玄言诗的产生、发展流变和消失过程的理解,这从拟诗的角度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玄言诗这段文学史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杂体诗之于宋、金、元408年的诗歌史,不仅具有参与创作的诗人众多,题材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变等特点,而且还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诗人们对于杂体诗的革新意识,以及其求新求变的诗体学理念。更有甚者,则是对前人与时人的杂体诗首次进行了理性的归纳与总结,并推出了诸如桑世昌《回文类聚》、厉震廷《唐宋百纳集》等这样的杂体诗总集与专集,以供当时雅好杂体诗的诗人对杂体诗进行理论上的把握与认识。而所有这一切。使得杂体诗成为了在当时可与古体诗、近体诗鼎足而三的一种诗歌品类,从而扩展与丰富了中国古代诗体学的内容与审美理念。  相似文献   

5.
E.E.卡明斯是20世纪美国现代实验派诗歌的开拓者和杰出代表,其诗歌创作行断意连.他独特的建行方法、标新立异的模式和风格使他成为视觉诗的代表,他所创作的诗歌具有“画诗”的美誉.本文将依据陌生化和神话原型分析理论深入细致地分析《正是春天》这首诗,充分领略这位标新立异的诗人如何将其立体派绘画思想融入这短短的诗篇之中,利用陌生化原则和神话原型使诗歌呈现出完美的春天图景.  相似文献   

6.
杜甫在文学史上第一次将鲍照与当时著名诗人谢灵运、江淹相提并论,重新估价了鲍照诗歌的成就,并以“俊逸”一词,准确地概括了鲍照诗歌的主要精神特质。在创作中,从诗歌风格到构思立意,从词句的选用到诗歌意象的选取,都有对鲍照的承袭。在六朝诗人中,鲍照对杜甫的影响仅次于庾信。  相似文献   

7.
宋代诗人孔平仲的杂体诗不仅品目众多,而且大胆革新,呈现出与前人不同的风貌特征:集句诗题材严肃,感慨深沉,首创集杜诗,开后世集杜诗之先河;药名诗则进一步拓展了主题范围及实用功能,对创作理论进行总结,且借鉴盘中诗、回文诗整首诗循环往复的特点,将离合手法扩展至全篇;四声诗中首创上声诗、去声诗、入声诗;八音诗、建除诗中始作七古。这种革新精神与他本人"不经人道语"的创作态度以及宋代文人追新求变、自成一家的文学观念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陶渊明诗歌和西方“湖畔诗人”诗歌的比较,探索两者在题材、主题和创作风格上的相同(相近)及相异之处,以加深对中西诗歌创作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李白作为有唐一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创作了近千首诗歌。其"浪漫"的特质除了整体作品风格的飘逸之外,还与其大量写作女性诗歌有关。李白900多首诗中,就有100多首诗涉及到女性形象。他诗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历史题材意象;一是现实题材意象。  相似文献   

10.
李金发是中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曾以创作格调怪异的诗歌,在中国新诗坛引起轰动,被称之为"诗怪".李金发从创作方法、艺术表现形式、创作题材、人生道路等四个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因而形成他诗歌之"怪".李金发第一个运用象征派手法从事诗歌创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奠定其诗作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当代诗歌迎来语言的审美转向,“拒绝隐喻”的诗歌语言风暴甚嚣尘上。作为“朦胧诗人”之一的杨炼,在其出国后仍旧醉心创作,并一以贯之地坚持将笔触最大程度地深入人类处境的诗歌艺术追求。杨炼的海外诗歌充分呈现了语言的内在张力所创建的韵致深远的诗意空间,诗人精于运用隐喻并融入个体经验的生命体验,创造了不同于国内诗坛倾向平面化叙事性风格诗歌语言的“后朦胧”诗语,取得了独有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2.
钱大昕既是学识渊博、专精的学术大师,又在文学创作方面贡献突出,是当时颇有影响的诗人,为“吴中七子”之冠.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不乏众人啧啧称赞的佳作,题材多样,包括大量的学问诗、时政诗、咏史诗和生活诗,将学术、国事、民生、历史、乃至亲友情谊、生活琐事、身边景物等吟咏成诗.其诗歌创作与经学研究相互渗透和融通,一一打上了汉学的烙印,开辟了学者诗歌新天地,为古典诗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英国现代诗人奥登曾于1938年访问中国,他的诗学观念和诗歌创作带给中国诗人新的启示。奥登受到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用一种“临床”的手法来剖析社会、介入现实,使诗作带有明显的现实取向。在形式上,奥登采用“轻松诗”的体式处理严峻的现实题材,使诗歌呈现出反讽性的结构张力。奥登介入现实的诗学思想和轻松反讽的诗歌风格都影响了西南联大诗人群的创作,西南联大诗人群在接受奥登的时候也结合了中国的现实语境,将其转化为本土化的诗歌实践。探究西南联大诗人群对奥登的接受与转化,对于理解1940年代现代主义诗潮的形成有着积极作用,也有利于探寻西方文学资源对中国新诗带来的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初唐是一个诗的时代,诗歌的功用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在众多类型的诗歌中, 李峤的《杂咏诗》尤为与众不同。它无论在形式、内容、体系及风格上,还是在传播、版本 、注释方面都独具特色。而这皆源于《杂咏诗》作为启蒙教材的独特的创作目的。只有将这 组诗视为启蒙教材,其各种独特性才均能获得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我们有理由给予《 杂咏诗》新的价值评判。  相似文献   

15.
乐伎在唐代是一个颇具规模且引人瞩目的社会群体,对唐代诗歌的创作有很深的影响.乐伎不仅是诗歌的传播者,也是诗歌的描写对象,更是诗歌的创作者.作为诗人的乐伎人数众多,妙兼色艺、慧擅声诗.她们创作的诗歌与男性诗歌相比,笔融细腻,情深词婉;与其他女性诗歌相比,大胆直白.唐代乐伎的诗歌还显示出拟男的创作倾向:她们以男性士大夫所推崇的标准为其创作的标准,表现出和男性一样的心胸.她们的创作打破了男权社会中女子“无才”的偏见,更是对封建礼教的大胆反抗.  相似文献   

16.
诗歌是一种较之其它文体更凝缩、更含蓄的文学样式;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促使诗人的创作向纵深发展,诗中感情更为沉郁,表达愈加婉曲;作为抒情诗的美感内容,包含多种方面、多种层次,人们在鉴赏时,各有其接近作者美感核心的渠道;只有深入分析诗人的风格,才能了解诗歌艺术特色的承传和变革的关系,掌握诗人的创作个性在诗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诗的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最能体现诗人的风格.在现存的122首陶诗中,写到鸟的多达38首,可见鸟是陶渊明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陶诗中的鸟意象,继承了传统诗歌的比兴手法,同时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陶诗中的鸟意象生成独具个性;分发挥了传情达意的媒介作用;到了物我浑融的境界;言表现冲淡自然.  相似文献   

18.
宋明时期理学之士因各种原因纷纷入桂,并创作了大量诗歌.这些诗以记游抒怀和赠别送离为主.赠别诗忧而不伤,风格健朗;民生题材的诗关注民瘼,体现了诗人仁者情怀;贬谪类诗怨而不怒,温柔敦厚,反映了诗人在内容上重视"性情之正"的心态.在结构上,这些诗往往遵循写景、抒情、说理的逻辑顺序,体现了"以理为诗"的结构特征.作为有官方哲学背景的宋明入桂理学之士的诗歌,体现了理学文学观和审美追求,这对当时广西诗坛的格局和发展趋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曹植现存的诗歌中,关于女性题材的诗歌有十多首,是曹植诗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一部分作品是诗人借女性的情感经历寄托自己备受排挤与迫害,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孤苦悲怨情怀,代表了诗人此类诗歌的最高成就。因此,在解读这类作品时,就要结合诗人的创作心态,从表层形象与深层寄托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而诗人的创作心态,不仅与其自身的生平经历有关,还受到了社会文化心理与文学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开拓了大自然的广阔领域。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和济慈所创作的两首关于秋的颂歌《西风颂》和《秋颂》,是对同一主题的两种不同的观点。本文将试图通过分析这两首诗,找到诗人抒发的不同感悟和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