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据刘向《列女传》可知汉代婚姻女性在夫家扮演了三种不同角色:为人妻的贞顺、为人母的才德和对公婆的孝敬。刘向明确了女性在婚姻中的使命与责任,提出了贞、才、德、孝的角色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家庭和谐、子女成长和社会稳定。但他男尊女卑的主导思想,过分强调了女性单方面的责任和规范,给后世婚姻中的女性套上了一道残酷的思想枷锁。  相似文献   

3.
张凤霞  张弘 《东岳论丛》2009,30(6):110-112
从文本体例的视角,审视《列女传》,则其特征主要有三:撰写准则的一统与多元,主题先行的材料组织形式,和谐统一的语言文字措辞。由此也更加确立了刘向为《列女传》编撰者的身份。《列女传》主要的价值与贡献,表现在史学方面,使传体史学获得了独立发展;体现在文学领域,则是促进了小说的发展,在表现手法等方面颇具艺术成就的同时,予后世文学以影响。另外,《列女传》的文本体例还开创了我国古代女训类著述的先河。  相似文献   

4.
刘向编撰的<列女传>成书于汉成帝永始元年.文学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启迪人们认识社会道德准则和言行规范,其教化作用与讽喻功能是<列女传>成书之根本原因.成帝荒淫、后妃逾礼是<列女传>成书的政治原因.刘向一生经历西汉宣、元、成帝三代君主,历尽仕途的波澜曲折,难有政治作为.他坎坷的人生际遇,直接促成了<列女传>产生.  相似文献   

5.
几乎处于同一时代,而又同源于桑女受辱的母题,《列女传》和《陌上桑》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情节架构,塑造了风采殊异的桑女形象。《列女传》道德层面的诉求使其在塑造桑女形象时,突出了桑女受辱的悲剧性因素。《陌上桑》则是由于传统的影响、时代的变迁、民间的立场使其塑造出一个民间虚构想象中的桑女形象和民间所乐于接受的喜剧式的故事结尾。与此同时,在汉代移风易俗的时代大背景下,在汉代普遍重视和强调新的伦理道德规范的主流话语的影响下,二者又表现出共同的道德伦理诉求。因此,同时而异质的桑女形象又有着共同的道德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张华松是近年来在文史界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近几年 ,他那数十篇论点新颖、史料翔实、论证严密的论文 ,已经引起学术界的注意。继《水浒计谋鉴赏》、《历代诏书评析》等 1 0余部专著之后 ,他又推出了《齐文化与齐长城》(中国戏剧出版社 2 0 0 0年 1 1月出版 )。通读全书 ,我们认为这部著作具有如下几方面特色 :不囿成说 多有创新丰富而复杂的齐文化与齐长城近年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对一些重要问题展开争鸣 ,有的取得了一致意见 ,有的则存在明显分歧。例如 ,对于齐长城各段修建的时间及其所防御的国家 ,学术界有两种意见 :一种认为“西南…  相似文献   

7.
齐文化是一种独具鲜明特征的地域文化,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神秘性和智慧性等特征,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塑造了大量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人物自由开放、浪漫神秘、才智兼备,包蕴着丰富的齐文化内涵.挖掘其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可以从齐文化影响的视角探讨聊斋女性形象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的齐文化研究 ,提出了独立的齐文化概念 ,并力图建立起真正科学意义上的齐文化学科 ,这无疑是齐文化研究史上一块里程碑。然而现有的研究成果多是竖切线条式研究 ,或横切断面式研究。上下贯通 ,左右联系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 ,尤其是齐文化发展的内部规律 ,齐文化各部分间的广泛联系、互动整合过程等重大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揭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拜读了宣兆琦先生的大著《齐文化发展史》。宣兆琦先生现任山东理工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齐文化研究院院长 ,山东省齐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近二十年来 ,他辛勤耕耘…  相似文献   

9.
史常力 《理论界》2013,(7):50-52
相比于史书叙事形成的固定传统,《列女传》中的预言故事虽然在预言依据方面仍然遵循着固定的模式,但已不具备搭建整体结构的作用,而成为展现女性品德与智慧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齐物”是庄子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庄子通过“齐物”这一思想路径,使万物呈现出和谐的整体意蕴,而庄子的“齐物”的关键就在于其以心体物的思想方法。通过对这一思想方法的梳理,揭示了对于世界整体的认识方式,并印证了庄子哲学在内心修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尹季 《船山学刊》2003,(2):139-141
《白鹿原》叙述了清朝末年至建国初期渭河平原约五十年变迁的神奇史诗,展现了一轴中国农村斑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在这个自足的白鹿原世界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生动的、性格各异的女人,她们与其中的男人们一道共同构建了一个极具传统家族文化内涵的“关中世界”。本文试图通过对作品中三类女性形象的分析,来解读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与思考。一、传统家族文化的践行者形象《白鹿原》作品中有着一群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的女性,这一类女性有着中华民族传统妇女的共同美德:善良、勤劳、坚韧,但她们言行举止遵循“三从四德”的严格规范。…  相似文献   

12.
春秋战国时期,商宋之地社会群体由于殷商遗民身份而在精神层面长期受到周朝统治者的文化压制和侮辱,又由于居住在中原军事要冲之地,这又使得他们在生活层面备受战乱频仍之损害。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社会现实是《庄子》思想形成、包括畸人形象塑造的文化地理环境。《庄子》思想的形成与商宋之地的地域文化有着历史近时段、中时段和长时段的因果关系,《庄子》的畸人形象也具有商宋之地社会群体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13.
湘妃和虞舜的感情传说是中国最早的爱情故事,反映在《尚书》《山海经》《孟子》《楚辞》《史记》《列女传》等六大系文献中。在西汉时期汇编的《列女传》中,它被列在105篇传记的首位,称为“元始二妃”,在发生的时间和编载的时间上都是最早的。从最初的记录开始,湘妃故事就包含曲折复杂的多层情节,具有明显的爱情因素,列为两性关系的正面典范,在中国文化观念中占据正统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鬼文化包括鬼俗、鬼魂观念、鬼魂巫术等子系统,鬼文化对《牡丹亭》情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冥婚风俗是人鬼恋故事原型形成的基础,鬼魂及地狱观念是“梦”、“魂游”、“冥判”等情节单元形成的基础,画像巫术、姓名巫术等通魂巫术对于“玩真”、“叫画”情节的形成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光明 《殷都学刊》2000,(4):101-102
由宣兆琦研究员和李金海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齐文化通论》,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齐文化研究力作。该书分上下两册,含绪论、三编,凡18章,计81万字。《齐文化通论》的开拓性就在于:该书的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当代文化学理论,自觉地把齐文化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从而使齐文化成为一个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从全书的立意看,《齐文化通论》的作者自觉地把齐文化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作为一门学科,它必须有自己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从狞厉神秘到屈曲宛转——委蛇的齐文化特征及文学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炳海 《齐鲁学刊》2002,(1):100-107
委蛇本指蛇精 ,是泽神、雷神 ,与齐文化的关联尤为密切。先民对委蛇恐惧而又崇拜的心理 ,在蛇的甲骨文字形结构、语词意义和神话传说三个方面都有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 ,古代先民对蛇的关注焦点有所转移 ,蛇的屈曲形态受到高度重视 ,蛇字的构形变化提供了这方面的信息 ;与此相应 ,委蛇成为表现动态屈曲之美的重要审美范畴。《诗经》用于表现合乎规矩方圆的威仪 ,《庄子》用于展示与物宛转推移的处世哲学、生存状态。到了后来 ,委蛇作为重要的审美范畴 ,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并抽象为美的代称。  相似文献   

17.
《新齐谐》中对于鬼魂世界的描写基于人类对死亡恐惧而又希望死者继续活着的双重心理,死亡与鬼魂在被描写得阴森恐怖的同时,又把人物死后的生活描写得活灵活现。生与死在时间上的延续被转化为人间与冥间在空间上的旅行。死亡不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一个阶段的终结。由此,他们走向了另一个世界——冥间。  相似文献   

18.
小说《奥斯卡与露辛达》以19世纪英国在澳洲的帝国远征为背景,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怪诞、纯洁的爱情故事。其中女主人公露辛达与社会主流环境格格不入,备受排斥的她始终有一种漂泊、无根的孤独感。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从三个方面对小说进行解读:露辛达对父权统治的反叛;露辛达与以满足男性欲望为目的的殖民统治的对立;露辛达对维护男权统治的基督教的质疑。旨在揭露殖民时代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压抑与迫害,歌颂露辛达敢于反抗父权统治、追求独立与自由的女性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9.
莫言的《檀香刑》侧重于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隐"性层面。小说所写的三个主要人物———赵甲、钱丁、孙丙分别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刑罚文化、官场文化、民间文化的"隐"性内涵。这三个"隐"性文化层面反映和折射着民族性格中的某些内在的素质。莫言用文化批判的眼光对此作了具体而生动的揭示。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文本解读较为重要的视角。《关雎》作为《诗经》首篇,历来是儒家经典释读的批评对象。在归纳分析儒家阐释《关雎》经典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为视点,剖析《关雎》文本所蕴藉的文化内涵,进而可以总结文化批评理论的具体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