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美国黑人女作家的作品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传统,葆拉·马歇尔的小说《寡妇颂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民间传说和民间音乐铸就了小说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美学价值,同时这些民俗文化也因作品这个栽体被赋予了更加久远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东岳论丛》2016,(4):133-138
灵性书写是美国黑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一种特定的、族裔色彩浓郁的仪式化书写,触摸历史记忆,从而实现民族精神的复归。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时代运动在西方的高涨,美国黑人女作家的灵性书写开始密集出现并且进入主流文化视野。《寡妇颂歌》和《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两部小说可为代表。小说通过按手、沐浴等仪式化书写,揭示出被伤害的灵魂救赎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觉醒》与《寡妇赞歌》都是女性作家创作的以女主人公觉醒后开始身份建构为线索的小说。两部小说在叙事手法和内容上都有相似之处,但两位主人公基于相同目的的身份建构之旅的结果却大相径庭。试比较两部作品中促进主人公觉醒的相似积极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对她们的影响,从而解释其身份建构结果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山海经》中塑造的诸神形象特征、神话的内容及特点,展示了人性因受到外界蒙蔽不能正确认识自然、社会而开始逐渐复苏,人性中的理性精神越来越浓厚,虚妄的成分减少,更多的是真实。神话作为远古先民童年时期的记忆,是我们窥探先民生活和远古社会的一面镜子,也是文学创作素材的资料库,其中蕴含的文学思想是后人进行文学创作的思想源泉,有着重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一批女性导演创作的“女性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熠熠生辉,获得了商业与口碑的双丰收。文章以一直以来坚持女性主义书写的“50后”女导演张艾嘉的《相爱相亲》和“90后”女导演邵艺辉的《爱情神话》为比较文本,探析这些由女性执导、以塑造女性形象为主题的“女性电影”,在文本建构、主旨表达及艺术创作上的总体趋向,解码“女性电影”的“变”与“不变”、传承与突破的演绎特点。  相似文献   

6.
灾难电影有着浓郁的神话气息,它把传统的神话母题进行改造,添加各种现代要素,借由影像科技再现神话的永恒魅力。母题作为对神话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特定单位,具有明显的方法功能,所以本文用母题研究的方法从神话的角度对灾难电影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7.
希腊洪水神话与《圣经》洪水神话其基本结构和故事情节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结果。两则洪水神话都具有原始的宗教意味,希腊洪水神话偏重于强调“人本主义”,富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而《圣经》洪水神话突出的是“神本主义”。从神话的交流和传承中可以窥见洪水遗民神话的世界性。  相似文献   

8.
同其他上古神话一样,西王母神话一直被封存在古代典籍之中。复活西王母神话,一方面需借助现代传媒,使西王母神话转化为其他体裁样式的神话叙事;另一方面,可以以西王母神话为标签,制造出符合现代人心理需求的文化产品,使西王母神话进入市场。西王母神话的思想内核与当代人们基本的生活追求相契合,仍具有流传的肥沃土壤,这对发掘和弘扬西王母神话这一文化遗留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蔡先金 《东岳论丛》2008,29(1):101-107
《山海经·海外西经》中的"刑天"神话,蕴涵着真实的历史信息,既反映出信奉"帝"的商族后裔企图恢复统治地位的情结,又折射出商周两个族群在宗教领域曾经发生过至上神信仰之间的冲突。然而,后人仅仅按照神话文本去误读"刑天"神话,却并没有理解该神话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真实内涵,因此,我们在研讨神话历史化的同时还应关注历史神话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隋国庆  郭志敏  隋幸华 《云梦学刊》2005,26(2):50-52,134
《西游记》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所掌握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巧妙地介绍了我国古代的一些自然科学成就;《西游记》生动地描述了古代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的理解,也介绍了一些奇异的自然现象;《西游记》描绘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深刻体现了自然界生物的依存关系和生态规律;《西游记》中富有众多的科学幻想故事,并且许多科学幻想在现代已经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 ,中国神话被记录于浩如烟海的各种古籍之中 ,散漫零碎 ,只是孤立地以无体系的状态残留着。它没有像希腊神话那样经过“神代诗人”如荷马、赫希俄德等人的润色加工 ,将它们贯串起来 ,使之成为有系统、有条理的鸿篇巨著。因此在一些人心目中尤其是在外国人的眼光里 ,总认为中国是神话贫乏甚至是没有神话的国家。我国著名神话学者袁珂先生认为 ,批评中国神话“无体系”可以 ,但要说中国“没有神话”就不实事求是了。他在四川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荣获一等奖的《中国神话大词典》 ,用雄辩的事实说明了中国有神…  相似文献   

13.
《恩底米安》体现了济慈诗歌的神话唯美主义倾向,显示出神话入诗的独特审美魅力,这一创作取向在西方浪漫派的诗歌中是最重要的精神特征。不过,《恩底米安》在艺术上过分追求诗境的梦幻效果,导致神话诗思的迟滞和感性想象过分主导了诗歌的情调,这是我们应该予以重视的。从《恩底米安》的分析中可见诗歌与神话的现代关联,显示了诗歌创作的多种思想与审美可能。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天对》遥承屈原《天问》,探讨了众多神话问题。柳宗元的神话观和自然哲学观紧密相连,他认可“天人相分”的哲学论,体现唯心主义天命观的“符瑞论”就成了柳宗元攻击的靶子。《天对》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神话只是柳宗元反对天命观的“载体”而已。柳宗元对神话的裁剪并非一个尺度,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一些美丽的神话还是首肯的,并非想消解神话的情趣。  相似文献   

15.
纪晓建 《兰州学刊》2010,(5):166-169,201
根据安德烈·朗格“万物有灵”论和荣格“原型”理论,灵魂不灭自然观在远古社会普遍存在,幽冥世界是上古神话领域一个重要的母题。中华上古冥界神话独具特色。在人神杂糅的上古早期,神鬼相混为一,没有明确的天界、地界和冥界之分。商周时期出现了冥府的雏形,但此时的观念是人死后的灵魂归于极其险恶高峻的大山之上而不是归入地下。昆仑山是此时“天堂和地狱之山”的典型代表。战国中晚期,《楚辞·招魂》的出现显示了较为完整和成熟的冥府神话。它开创幽都冥界在于地下的神话内容,补充和发展了《山海经》《尚书》等置幽都于地上的古老提法,完整地显示了中国上古神话的三维结构模式,堪称是中国上古冥界神话的经典篇章。  相似文献   

16.
茅盾在《蚀》三部曲的深层结构中,首创了一个以北欧神话为整体性象征的隐性神话模式——构建了象征世界中,命运三女神与其他神祗,同神界安危相应的生命树的关系网络。小说的整体象征是大革命时期的中国政治危局中,中华民族的危机意识和生死理念,以及凤凰涅槃般的重生。这使茅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创者,该小说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吴伊琼 《理论界》2013,(1):149-152
通过对《九歌·山鬼》种种读法进行梳理与比较,认为该诗是楚巫祭祀乐舞时女巫取悦男神的祀神歌辞,由女巫和男巫饰演的男神对唱。《山鬼》文本中蕴含着"人神相恋"的神话原型,根据弗雷泽的观点,神话反映的实际上是未开化时期人们焚烧或曝晒巫师以求雨的交感巫术及神婚的顺势或模拟巫术之交叉体现。中国后世以"等待"为主题的候人诗歌文学传统,或受到了该神话原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天问》中的神话是由诗人屈原所记录,产于楚国,《天问》中的神话蕴含着丰富的楚国地域性特色,本文试从神话内容、神话表现出的习俗、神话语言论述其浓郁的地域性特色.  相似文献   

19.
在拉尔夫.埃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中,非裔美国神话故事“柏油娃”被作者巧妙地运用到结构当中,借助故事深刻的寓意来反映黑人不仅处在社会边缘,而且还不得不运用智慧改变被束缚、被追逐的现实生存状态,以及黑人甚至现代人面临的“无形”的困境。本文从埃里森对神话的具体运用入手来分析作品的深刻内涵,进而挖掘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惠特曼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意识并成功摒弃英国和欧洲大陆的文学羁绊,以一个典型美国新式民主人物的眼光观察美国社会和人民,以现代美语发言的伟大民族诗人。20世纪的中国更多关注惠特曼诗歌创作中的社会性、政治性因素与现实主义倾向,较少探究其超验主义因素与神秘主义倾向,发掘与填补此项不足,对深度诠释《草叶集》、全面理解惠特曼有积极的意义。作为美国神话的源头与颂歌,惠特曼诗作中的神秘主义倾向是明显的,其性质是一种诗性神秘主义,这种诗性神秘主义的思想来源系出多门,在《草叶集》中有细密的艺术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