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宿州学院2006级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后体育技能的社会适应性的调查,以及对上海市2家健身会所和部分社区的访谈,认为目前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滞后,一不能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新技术、新项目体育人才,如瑜伽、博击等项目教练;二是不能培养社区居民健身需要的体育辅导员。并据此,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经成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由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基础教育体育教师的摇篮,因此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也提出了新的思考和要求。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论证法,在比较分析新旧课程方案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高校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法、比较法、调查分析法,通过追朔我国高等教育体育类专业设置的历史演进、比较教育部1998年版与2012年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内涵变化、分析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状况,指出了体育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实施2012年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应然状态.  相似文献   

4.
通过查询资料,访问,比较等科学方法,从课程论的基本原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分析了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旨在为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了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引发了对当前艺术设计类专业设置盲目性、对艺术设计教育理解、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实践与就业、专业发展等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从当前师专教育模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情况,提出师专专业模式的改革应主动适应中等教育改革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师专主辅修专业设置的根据和原则。  相似文献   

7.
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专业教育.专业建设必须坚持面向实践,需求牵引的原则.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核心环节.能力是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伴随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工商管理类专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市场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的需求前景比较旺盛;学生的"综合素质"最为用人单位看重;"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培养目标方面的共识;总体看,本类专业课程设置能支撑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与能力构成;理论与实践脱节是本类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加强专业建设,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8.
由于国家长期对高校专业设置实行统一计划与高度集中管理,我国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目录修订时间过长,专业设置形式单一,高校缺乏专业设置自主权,学生缺乏自主选择和自主设计专业的权利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如下对策:国家应逐步下放专业设置权,让高校自主设置专业;实行多样化的专业设置方式,有效拓宽专业化的形式和途径;改革专业教育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从而建立主动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变革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专业设置机制.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现状分析,提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并重、强化专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等改革措施,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的改革已经取得明显进步,但与社会实际需求尚有不小差距,存在不少问题和误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发展并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必须处理好与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遵循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前瞻性原则、以学校已有学科建设为基础的优势性原则、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复合性原则、与高一级学历、学位教育相衔接的持续性原则和适应社会经济变革的动态性原则。政府要优化管理机制、逐步扩大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权,增强高校主动适应市场的能力;学校要遵循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理性对待专业调整成本,加快专业调整步伐;社会应建立健全高校专业设置评估体系,推动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专家电话问卷等方法,调研在“新课标“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果显示:所调查的16所学校,绝大多数没有或很少结合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的需要设置课程.根据这一现状和专业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课程改革意见.  相似文献   

12.
以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为主要目标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须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为首要任务,拓宽专业口径,提高专业适应能力;通过课程的合理设置,加强基础教育,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突出师范性,确保师资的质量;培养思想品德好,理论与技能并重,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一定专长,能胜任中小学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学校体育管理、体育科研、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指导才能的新型体育师资.  相似文献   

13.
非体育类高校开设体育类专业有其自身特点。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通过对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四年总体情况的思考,针对办学过程中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办学特色、专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应在社会体育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下协调术科课程的取舍和教学规格的统一;专业发展应根据办学实际,重视和加强专业教师的体育科研能力;根据我校以地学为优势的办学特点,确立以对不同人群户外运动作健身指导以及服务于体育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和推进学校体育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部分综合性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多角度剖析现阶段我国综合性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探讨课程改革的思路,旨在为进一步深化我国综合性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后,社会对大学管理、办学模式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近些年来,大学生结构性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的现象再次让社会聚焦与之存在紧密联系的高校专业设置。本文对1997年以来,我国学者关于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信息素养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有效获得专业基础知识,归纳凝练研究课题,乃至走出校门,更好适应社会所必须掌握的工具。本文在对我国目前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及信息素质教育定义要求分析的基础上,以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本科教育中信息素养课程为例,论述了专业教师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应该具有的核心作用。通过对现代信息素养内涵的分析,提出了改进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信息素养课程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渠道。同时指明了针对信息素养内涵和外延的深刻变革,我国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在该课程的教学安排、教学内容、课时分配等方面都有需要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确定依据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中国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针对我国目前高等体育教育的现状,本文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确定的依据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且明确提出了确定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应考虑的因素,这有助于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深化.  相似文献   

18.
试论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知识经济的兴起、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教育市场的国际化 ,通过对我国材料类专业设置演变历史的反思 ,本文提出应对我国材料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和模式作战略性调整。战略调整的主要内容为 :(1)突破理、工、文、管界限 ,应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大学科设置专业 ;(2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内设材料科学、材料工程和材料应用与营销三个专业方向 ,三个方向应给予同等重视 ;(3)重新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这个战略调整是一个较大的系统工程 ,是一个开放体系 ,需要我们从事材料研究和教育的工作者们共同努力 ,方可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国内部分高校机械制造技术类专业必修课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创新型机械制造专业类人才的需求,国内高校纷纷对机械制造技术类专业必修课程进行了优化改革.在课程内容方面,各学校都充分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改革形成"三合一"或"三合二"模式;在课时安排上,各高校均对课时作了较大的缩短,同时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利用网络资源解决课时缩短带来的影响;在后续课程上,专业课程群的设置体现了各个学校的专业特色、培养目标和科研优势,逐步完善自己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系统地分析了成教电力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根据电力工业的发展要求以及成人高教的特点,提出了课程改革的设想和专业设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