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本质内涵的中国梦,是由无数中华民族成员个体梦想汇聚而成的国族梦,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与价值追求。国家是政治实体的最高形式、民族精神的政治外壳、民族意志和命运的物质体现。国家认同观照民族特性、民族精神、民族意志与民族愿景,是中国梦认同的价值归旨。依据民族共同社会特征承认中国梦这一族群梦,进而获得国家共同体的认同,是个体民族成员与生俱来的基本认知与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中国梦认同的特定场域与国家认同的现实依托,构成中国梦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结合的实践载体,也是中国梦认同到国家认同价值演进的具体场景。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高度互补,则为中国梦认同归旨于国家认同提供了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中国梦认同也因此具有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自我认同三个维度。把对国家、民族和自我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是实现中国梦认同的必要之举,这就要求大力发展国民经济以增强中国梦的说服力,弘扬民族文化以增强中国梦的凝聚力,改善社会民生以增强中国梦的亲和力,健全监管机制以增强中国梦的约束力,拓展宣传渠道以增强中国梦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价值认同是中华民族成员对中国梦价值内涵的承认和认可,培育和建构中国梦价值认同,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方式。在现实性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中国梦价值内涵理解认同的结果,因而是中国梦价值认同实现的目标;中国梦价值内涵的凝聚力、物化力和对外影响力是中国梦价值功能作用的基础,因而是中国梦价值认同推进的动力;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相结合带动中国梦的价值认同,顶层设计与底层探索相结合贯穿中国梦认同之制度、利益和绩效,社会展演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拓展中国梦认同之主体、客体和介体,因而是中国梦价值认同建构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民族区域文化视域下的中国梦认同是民族成员基于区域文化的价值认知与价值研判对中国梦价值内涵的承认、认可与赞同,由此产生归属意识进而获得中国梦认同的理性自觉。中国梦价值内涵的民族归旨对民族区域中国梦认同语境的投射,凸显河湟地区逻辑多元的价值语境、次生多元一体的文化构成与"和而不同"的多维特质,从价值基础、价值目标、价值路径的内外相接中共同建构了民族地区中国梦认同的价值共识、利益相通与价值凝聚。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的提出,博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和百姓的梦想,而且还是一套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有其自身的运行机制和内在统一规律。中国梦的内在统一性使得中国梦运行机理更加完善和富有内涵,中国梦的历史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赋予了中国梦鲜明的时代特色、民族特色、理论特色和实践特色。中国梦的内在统一性展现出了中国梦强大的生命力量和无限的蓬勃生机,必将在世界流光溢彩。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是国家和民族的梦,也是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的共同理想与奋斗目标,中国梦这一主题以平民化的色彩将社会各阶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条件,对提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启迪意义。中国梦融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以下路径入手:一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在文化学习中读懂中国梦;二是建设校园文化载体,在文化熏陶中理解中国梦;三是搭建践行中国梦平台,在社会实践中践行中国梦。  相似文献   

7.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实现中国梦,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须强化各族人民“四个认同”;强化各族人民“四个认同”,应首先强化“对祖国的认同”.对于民族来说,世界上的每一个民族命运所系的是祖国.国家至高无上,国家是各民族最高利益的体现和幸福的源泉.在我们多民族的中国,各民族只有树立牢固的国家、国民意识,实现各族人民大团结,才能形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共同推进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存在内在关联。"中国梦"蕴含着国家层面、民族层面和个体层面的"三重"梦想。从逻辑价值来看,国家、社会、个人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主体;践行"三个倡导"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目标;民主、法治、诚信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9.
徐艳玲  秦秋 《东岳论丛》2019,40(2):5-13
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解读可以有不同的视角和向度。纵览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大多数人会囿于"国家"和"民族"的视角,但事实上,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大叙事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它有着放眼全球和构建和谐世界的大视野,有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愿景,有着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与走向和平繁荣的大目标。因此,民族复兴"中国梦"不仅是一个中国式命题,也是一个全球式命题:在"中国梦"的内涵方面,它的表述、核心主题和所秉持的价值观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全球性特征;在"中国梦"的国际话语传播方面,它一方面呈现出国际社会在其理解上的多维性和地域差异性,另一方面因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话语权仍然处于弱势,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话语陷阱和话语误读,国际社会中出现了很多歪曲、抨击和丑化"中国梦"的情势,因此应不遗余力地提升和强化"中国梦"的国际认同,并不断更新传播理念,创新传播模式,优化传播内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范式和传播概念,实现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和传播策略的科学化;在"中国梦"的价值和意义方面,其全球性更为明显,它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要有"筑梦"的勇气和实现梦想的实干精神,它用巨大的发展成就为世界经济的繁荣、政治的和平和文明的多样性贡献着中国智慧和力量,它用不断成功的实践为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和模式的借鉴,促进了世界格局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0.
从"大同理想"到"中国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不断追求伟大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民族振兴之梦、人民幸福之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整个社会的"中产梦"。"中国梦"为中等收入阶层的壮大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中等收入阶层在"中国梦"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他们是经济建设推手,是大众消费的主体人群,是维系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推动力量,是正面价值观的践行者。中等收入阶层的壮大成熟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阶层基础。"中国梦"的实现与中等收入阶层的壮大同步共进,处于同一历史进程当中。  相似文献   

11.
陈家新 《云梦学刊》2012,33(4):78-81
毛泽东一生的外交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形成有着中华民族历史的烙印.在处理与美苏的关系上,毛泽东更是始终不渝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使中国逐步成为一支重要国际力量.但是,毛泽东提倡的独立自主的原则绝不是闲关锁国.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中国政府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作出的国家战略选择和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和平崛起意味在突破一国崛起往往伴随国际社会动荡与冲突的传统范式。和平崛起实现起来具有相当的难度,必须有足够的战略设计和战略储备。和平崛起要求崛起国有更强的自主创新发展能力、更强的军事威慑力和更强的国际协调力来化解国际矛盾与危机,实现本国国家利益与战略需求。和平崛起实际上给中国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思想方法、路径设计以及各个相关层面进行足够的战略储备。  相似文献   

13.
包燕 《社会科学》2012,(6):187-192
"国家形象"既是国家现实的呈现,也是媒介建构的结果。以上世纪70年代的《精武门》、90年代的《黄飞鸿》、新世纪初的《叶问》等华语功夫电影为中心,考察影像中的国家形象与时代的互文关系,我们发现当代华语功夫电影的国家形象建构经历了政治认同焦虑、物质现代性追寻、文化自信重建的深层嬗变。而新近华语功夫电影的国家形象建构在理想性意识形态的敏锐输出同时,呈现出现实质感的匮乏。走出刻板叙事,实现理想性与现实感的平衡是华语主流商业电影获得有效认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准确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把握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演化,把握平衡与充分发展的相对性,把握美好生活的内涵,对于“深入学习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丰富党的执政智慧,更好地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不断发展,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经典剧作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优良品德的集中体现。做好经典剧作的对外传播,有利于将客观、真实的中国介绍给世界,消除个别国家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误解,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和在国际社会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上海合作组织是2001年6月15日在中国上海成立的地区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10年过去了,再论上海合作组织对中国安全的战略意义。我们认为,它有利于中国实施睦邻安西;有利于中国加强与其他成员国的经贸往来;有利于为中国能源进口提供一个新的相对安全的供应渠道;有利于开通中国与其他成员国的交通走廊;有利于中国与其他成员国和该组织观察员国之间构建集体身份。提升上合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加强该组织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应是未来10年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三农文化"是在中国革命斗争历史基础上积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产生的新型基础理论文化,是典型的大国农业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文化。从事农业生产与"三农文化"的实践农民占中国人口8亿多。实现文化自信、实现中国梦必须实现国家强盛农业文化软实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长久的共同富裕,才能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建设伟大的强国梦。  相似文献   

18.
历史记忆是共同体认定的"历史",是共同体成员对往事的共享。历史记忆是生成国家认同的重要前提。符号记忆、情节记忆、价值记忆与自然认同、强化认同、理解认同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历史记忆生成国家认同提供了内在逻辑。淮海战役是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的历史记忆,是建构国家认同的重要历史资源。以淮海战役历史记忆固基大学生国家认同遵循以下实践路径:强化思政课承载历史记忆的价值功能、通过仪式操演深化历史记忆的情感体验、发挥媒体优势营造历史记忆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9.
冯建华 《云梦学刊》2013,(5):146-148
“中国梦”已成为我国主流媒体新时期的首要宣传任务。只有正确理解新闻媒体与“中国梦”的关系,才能增强报道工作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当前,“中国梦”的报道,既要防止出现“空洞化”,又要防止“碎片化”。只有站在历史、国际和发展的视野,采取虚实结合、点面结合、以人为本、突出特色等策略性原则,“中国梦”的报道才能真正起到凝聚人心和振奋人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意识形态的控制是一国政府的"执政资源",开放条件下不同意识形态的竞争更加隐蔽。西方发达国家高效施行的控制体系强化了本国民众的价值认同与民意支持,所推行的价值理念亦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国际权力、强化国家利益的一项利器。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攻防战略与战术策略对中国提升本土价值的现代感召力与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主动学习,促进本土理念的现代化、积极提升中国价值的国际化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