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由于职业教育特点及现行课程存在不足,改革势在必行。通过转变观念,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基于行动导向实施教学,课程改革取得了实效。 相似文献
2.
高等应用数学是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数学的新定位。高职数学在内容选取上要以“用”为标准,彰显专业特点,并将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融入课程内容,同时要加强数学软件教学,提高高职生的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实施课程改革,教学观念转变是灵魂,项目课程开发是前提,教学条件改善是基础,教学内容改革是核心,教学团队建设是关键.科学机制建立是保证。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通过对工科类高职院校现行实践课程考核方式的分析,提出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几点建议,对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的本质就是要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将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造就不同类型的人才,而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之与目标要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9.
订单教育是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为企业定向培养所需的人才.它通过专一的教学内容、模块化的教学体系、工学结合的教育方法,适应了市场对高职教育改革的要求,打破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 相似文献
10.
11.
2010年至今,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践,目的是解决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在与专业或行业融合,在服务于高等职业教育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过程中遇到的诸多现实问题,使英语课程在有限的学时内有效助力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提出了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依据,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任务,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与做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舟山技师学院“米兰国际”虚拟订单班为例,在明确虚拟订单班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校企合作面临的“瓶颈”及其原因,并就“1125”虚拟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路径进行研究,希望为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雷婧江 《青春岁月:学术版》2021,(14)
本文分析了课程思政理念在高职英语教育中融入所存在的问题,从创新英语教育教学体系、教育目标、教育模式,评价体系多方面提出了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对于英语教育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是一种促进. 相似文献
16.
学前教育学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即保教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到了主要的支撑作用。近年来该课程并没有占据它应有的地位,不能满足高职幼教人才培养的需求,迫切需要改革。本文从学前教育学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以提高学前教育学教学质量,适应高职人才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目前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计算机专业的一种1 2 3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一主线、二强化、三阶段为特色,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信息化浪潮,各国纷纷建立信息化基础设施,兴办信息产业,我国也把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提到了战略高度,推动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使工业化与信息化并举。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高职教育机械专业实行三年学制,采用的是传统的2.5+0.5模式.近年来,各大高职院针对各自情况进行了教学改革,普遍采用了2+1的教学模式.改革后,虽然解决了人才市场的缺口问题,但面临了一个关系到教育核心的根本问题:教学质量下降.也就是说两年半的课程要两年上完,这无疑变成了高职教育一块沉重的压缩饼干.为了提升改革后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在现有条件下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下面,就这个问题来研究一下问题的实质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培养模式。本文以仪征技师学院为案例,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进行了阐述和思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