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赖述铭 《社区》2014,(36):22-23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围绕“让群众的保障更多、幸福指数更高、安全感更强”的目标,深入开展“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创建,探索了社区治理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张晓山 《社区》2013,(18):19-19
如今,社区的“小网格”已经覆盖到不少社区的边边角角,而如何能让“小网格”发挥出大作用,让社区和基层百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就需要街道、社区积极创新探索。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东街街道社区,借助网格化将社区党员的队伍力量辐射到楼院,使党组织下沉、将社区工作延伸至千家万户,管好了社区的不少事。  相似文献   

3.
社区视点     
《社区》2023,(1):6-7
社区关键词“送学服务队”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五里堆街道金耐社区老年居民多,60岁以上党员,占社区党员总数的77%。为了让行动不便、年迈体弱的老党员及时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由社区支委成员、党小组组长、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居住在社区的各级人大代表等,组成“送学服务队”,第一时间将“精神食粮”送上门。此外,“送学上门”也是听取民声、收集民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李毅 《社区》2012,(13):21-22
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望城坡街道竹马塘社区辖区内,过去学习成绩不好的“学困生”,通过帮扶,有了很大的进步;上课不认真的,帮扶后认真多了;放学后贪玩的,现在做作业也不要喊了;不服管教的,现在比以前听话多了。社区内青少年辍学率、犯罪率为零,社会治安良好,全社区老有所乐、幼有所学的氛围浓厚。这一切,得益于社区‘五老”人员7年来不间断的帮扶。  相似文献   

5.
胡静 《社区》2009,(25):29-30
“全国老龄工作先进社区”、“省级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示范社区”……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北山坡社区先后获得了多项为老服务荣誉称号,这得益于北山坡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始终以五有(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为目标,狠抓健全制度完善网络、摸清底细夯实基础、提供保障、注重服务三个关键环节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社区》2001,(7):51-52
逢源街道位于广州市的老城区,这里老年人地缘观念强,对长期居住的环境充满感情,不愿离开儿孙,加上左邻右里守望色彩浓厚,大多数人希望在社区内安度晚年。对此,街道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为目标,探索出一条社区养老之路。 让社区每一个孤老生活都有着落 街道有孤老和特困老人300多名,依靠领取社会救济金生活。街道慈  相似文献   

7.
刘欧洲 《社区》2014,(24):18-19
2014年5月,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胜利路社区以培育“门栋自管组”为抓手,形成了“需求让居民表达,问题让居民讨论,事务让居民参与处理”的“共治”局面。社区“两奏’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启动了以“我爱我楼、楼栋自管”为主题的公益服务项目,社区书记挂帅,两委班子成员每人领衔一栋进行示范,并通过党员作用发挥,居民积极参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赢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真正实现了“注入一个服务设施、设立一个服务项目、建立一个社团组织、形成一种自治机制”的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创投目的,为社区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长缨 《社区》2001,(5):26-28
什么样的社区有吸引力?哪类社区能够凝聚居民的心?良好的生活设施、惬意的环境就足够了吗?不一定。一个成熟健全的社区会让居民有归属感和亲切感,会让人们以住在这里为荣,并更加关心所住社区的各项事业的发展。营造这样的良性循环,有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社区成员的参与。“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在这个领域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陈东灵 《社区》2013,(15):16-16
枣阳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全市现有社区60个,社区人口57万人。2012年以来,枣阳市按照“强基础、学先进、创品牌”的思路,在规范管理、优化服务上做文章,创新“五大体系”,打造全新社区,实现了“一起步就跨大步,一推进就大发展”的社区建设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0.
顾骏 《社区》2009,(28):43-44
本刊4月上期探讨了一位社区主任在工作中遇到的尴尬,并由此引发的讨论持续至今。对于社区工作者的能力如何体现,社区这个平台的“承载量”到底以何为限,上海大学教授、社区专家顾骏博士对此提出了“有限社区”的理念,为我们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限社区理念.本刊曾有所介绍.今天集中整理推出,仍对我们理解社区有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筱筝 《社区》2013,(19):36-36
随着老龄化形势的日趋严峻,独居老人成了城市里不可忽视的群体,如何让独居老人吃上一顿营养丰富的热饭,是考量一个城市民生建设的标准。一些城市社区陆续开办起爱心餐厅,以解决老人吃饭问题,但是,不少社区在开办过程中都遇到了经营困难,如资金、人员等问题。江苏省扬州市不少社区的爱心餐厅也相继开张,探索破解经营困难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2.
谭旭东 《社区》2014,(34):36-37
“让社区的环境再美丽一些,让社区的氛闹再温馨一点,让社区大家庭的概念再深入一些,让邻里家庭再和睦一些,让居民的生活再舒适一点”。这一直是山东省莱西市水集街道南京中路居委会全体工作人员的奋斗目标。怀揣着尽职尽责创建和谐美好家园的责任和使命,他们近期推出了启动“五个一”,打造阳光温暖社区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3.
蒋鹏翔 《社区》2014,(13):10-11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委、区政府从群众期盼解决的难点问题人手,围绕“让群众的保障更多、幸福指数更高、安全感更强”的创新社会治理目标,在城区开展以“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创建为主题的新社区建设。尤其是在新社区建设中,以“新面貌、新服务、新风尚、新机制”为创建内容,坚持抓新城拓展不忘旧城改造、抓基础建设不忘服务提升,在为民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杨喜军 《社区》2009,(22):42-44
如何围绕群众需求,为居民服务是社区发展的根本要义。“社区为民”,正是社区建设的灵魂和核心所在。基于此,笔者就“社区为民”这一理念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并根据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5.
干海盈 《社区》2012,(16):36-37
2009年初,我从企业跳槽,加入到社区工作者这个群体。因为之前对社区工作者为民解困和助人自助的宗旨有所了解,所以我对社会工作满怀期望。但是,初入社区,我的理想和现实发生了巨大的矛盾,与居民的接触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被藐视的痛苦,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被认可的快乐,以下记录了我做社工初期的“转变三部曲”。  相似文献   

16.
《社区》2005,(6)
江苏省苏州市三元一村社区结合学习型社区的创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了“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良好氛围,增强了社区凝聚力,提高了整个社区文明程度。1.开展争先创优学习竞赛活动。社区在居民当中开展争当“学习型家庭”评比活动,鼓励居民学文化、学法律、学电脑、学唱歌、学自我保健,学习多种新知识,开展各种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人人争做“创建文明社区”的促进者。2.开展市民论坛品牌活动。三元一村社区与苏州科技大学联合开展“我与学习型社区”市民论坛活动。活动以居民和大学生为主体,邀请辖区单位人…  相似文献   

17.
尹卫东 《社区》2009,(1):53-53
社区多年来一直实行“早八晚五”的工作模式,给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为破解这一难题,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都正街街道探索实施了社区“错时工作法”。  相似文献   

18.
李荣 《社区》2014,(33):21-21
新近在上海嘉定区新成路街道采访,社区志愿者薄连城的一席话让人深思:“在社区做志愿服务.找到了自己的爱好与兴趣.也找到了乡愁。”不搞“嵌入式”,而是培养“精神土壤”,让社区志愿服务精神“自己长出来”,围绕人的兴趣与爱好形成一个社区公益“微循环”,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许多教师规范过分,严谨有余,授课时一板一眼,有条有理,无懈可击。这种“密不透风”的“严谨”,把学生的脑袋当作容器,塞得满满的,学生没有什么自由思考的时空。其实。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留下一点“空白”。可以“虚实相生”.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探索。使学生生出“实”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给教师的建议》)笔者以为,讲究“空白”艺术,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是让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一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20.
徐仁杰  赖臻 《百姓生活》2011,(10):14-15
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北京市“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历经3年探索和实践,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实现了“小需求不出社区,大需求不远离社区”的愿望。“服务圈”目前不仅在城区迅速推广,还将逐渐向城乡接合部、远郊地区和农村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