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法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完善法制是对和谐社会的支撑。刑事法律作为我国法律制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部门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当发挥出与其他部门法不同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学理论看来,法律文化是一定社会条件共同作用的产物,具有历史延续性、精神启迪性、多元兼容性和认同的规约性等特征.就法律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来看,法律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手段,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则是激发法律文化建设活力的重要源泉;法律文化现代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应体现其阶段历史的前瞻性和预测性.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要依靠法律制度来构建和实现,和谐社会离不开法律的支持,离不开法治的支撑.作为现代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刑事法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在新世纪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从宪政层面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通过法律引导、规范、评价和保障的法治社会.在当代社会,政府的法治性是构建和谐的法治社会的关键,公共权力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因此,要强化对公共权力的法律控制,保证其取得的合法性和行使的规范化,为和谐社会的建立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宁金和 《天府新论》2005,(Z1):141-143
法治不仅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以法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方策有其必然性.为了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我国不仅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还要进一步完善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对现行的司法体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6.
追求和谐是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理想境界,在现实生活中有赖于相应的制度保障,法治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保障形式,通过法律的实际运行来实现人类的和谐理想.马克思自由法律思想与其共产主义理论在本质上一脉相承,都以和谐为本.在当下中国,马克思自由法律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为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的内在关联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维度,二是丰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依法治国的理论内涵,三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依法治国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冯骊 《河南社会科学》2006,14(2):105-107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支撑点是依法治国,即通过制度正义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依法治国是我国法律现代化发展所取得的基本成果,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法律现代化事业的必然要求。回顾我国法律现代化的进程及依法治国理论的由来,重点讨论构筑现代法律体系、促进制度正义、推动制度创新、建设法制社会,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崔海滨 《齐鲁学刊》2007,1(2):157-16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整体协调推进。法治是实现和谐社会根本目的的基本保障,是实现和谐社会特征的重要保证,是协调和谐社会多元利益关系的主要机制,因此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法治的重要作用,需要从立法、执法、司法、法制宣传和法律监督等方面对法治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单晓华  杨佩正 《理论界》2005,(9):100-101
法律上的公正是和谐社会最起码的公正,司法的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保障,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司法公正,就没有和谐社会。在构建和谐辽宁的进程中,司法必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日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切实维护司法公正是构建和谐辽宁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法治为基础,而只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才能保证法治的实施,本文分析了法律制度达成自身和谐与发挥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保障作用的关系,并进一步指出加紧完善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重要的战略任务,而国家和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保障与服务是否到位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因此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目前存在法律法规缺失严重、法律制裁措施不力、农民工个人相关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需要我们在高度重视的前提下采取分层分类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法律宣传等措施推进其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在新世纪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从宪政层面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通过法律引导、规范、评价和保障的法治社会。在当代社会,政府的法治性是构建和谐的法治社会的关键,公共权力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因此,要强化对公共权力的法律控制,保证其取得的合法性和行使的规范化,为和谐社会的建立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3.
李德平 《甘肃社会科学》2007,(3):228-230,249
政府信息公开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法制政府、高效政府、信用政府的必然要求.然而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不协调,这就要求我们尽快完善法律体系,构建政府信息公开体系,建立监督机制,使政府信息公开真正落到实处,实现公民的知情权,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财政转移支付法的公平正义理念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阳光 《社会科学》2008,3(1):104-110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法治尤其是财政法治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最为有效的制度保障,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己任的财政转移支付法,寓正义于法之中,明确"公平通过政府",在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下,从地区财政均衡与阶层收入平衡两个层面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是天然地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宗旨之法律制度.在和谐社会、公平正义、财政法治的语境下,财政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蕴含社会公平正义理念,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应通过民主方式,将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上升为国家法律,为人民权利的行使、人民意志的实现提供法制保障;通过积极发挥法的规范作用,促进依法办事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通过发挥法的社会作用,提高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是和谐社会建设对社会主义法的形成和实现的客观要求.和谐社会离不开法治的有力保障,我们必须注重发挥法治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实行依法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无讼法律文化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讼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导性价值取向.无讼所包含的和谐思想是中国悠久而珍贵的思想传统和价值追求,在当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如何消除无讼成为法律文化现代化的阻碍因素.应挖掘无讼观念的合理性,寻找传统观念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法律与和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龙  张革文 《社会科学》2005,2(10):52-57
法律与和谐关系密切,法律本身就是一种和谐。法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谐社会是法律发展的土壤。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载体。  相似文献   

18.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先把反腐倡廉工作做好,并做牢固,正确对待反腐倡廉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要通过改革预防腐败,通过法律制度对反腐败进行打击,通过健康向上的教育宣传工作不断巩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和谐社会之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党根据新形势下的具体国情,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出发,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这一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及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我党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的实现必须有一个法律制度作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则需要一个最佳的法治理念,换言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前置.  相似文献   

20.
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伦理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理论界》2006,(5):8-9
企业作为社会的成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然承担着重要使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企业除了要遵守法律的规范,也应符合伦理要求,亦即自觉地承担起对相关各方(社会、自然、他人等等)的伦理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