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孔子诗教是对周人诗教的哲学变革。孔子诗教以“礼义”为选取标准,以“兴观群怨”为思想结构,获得了“仁”之本质规定。孔子诗教推行对话式、兴发式教学方式,兴发式是师生共同对道德精神的召唤,对话式是师生平等主体与思想者之间的对话。孔子诗教确立了“思无邪”的价值准则,旨在培养“温柔敦厚”的君子人格,“诗”与“礼”“乐”共同实现孔子儒学的道德理想。此即孔子诗教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二程共同建立了理学,推动了仁学的本体化。但是二程在“仁”的训释上差异明显,分别以“万物一体”训仁和以“公”释仁。其实二者的差别体现在“仁之本体”与“仁之用”、生命境界与道德实践、体认天理与大公无私几个方面。两种仁说上的差异,与二程兄弟的气质个性与思想境界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3.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56-63
从学术史的发展脉络来看,研究者多在讨论程颐的"以公论仁"说时,相对忽略了此说经典解释的语境。回到经典解释的语境中,程颐"以公‘论’仁"主要是通过"忠""恕"两个概念构建起"公"与"仁"的关系,前者是用,后者是体,二者即体即用,共同构成"以公‘论’仁"的精义。而程颐之所以选择"公"来训解"仁",除了理论考虑之外,政治考量也是其中的重要内涵,他希望通过"公"来重建"仁"在治道上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廖霞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97-99
孔子整理《诗经》,提出“诗,可以兴”,诗歌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开始渐渐露出它的本来面目。虽然孔子的思想折射着社会伦理政治的色彩,但他看到了文学在人生中对心灵的激发作用。孔子对文学的观点由“仁”展开,由人生展开,他将其人生哲学渗透进对文学艺术的看法中,在真诚的基础上,他将审美与政教一体化,使艺术与人生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联结,其诗兴论体现了一种“仁”性内涵——“为人生而艺术”。 相似文献
5.
廖霞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孔子整理《诗经》,提出"诗,可以兴",诗歌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开始渐渐露出它的本来面目。虽然孔子的思想折射着社会伦理政治的色彩,但他看到了文学在人生中对心灵的激发作用。孔子对文学的观点由"仁"展开,由人生展开,他将其人生哲学渗透进对文学艺术的看法中,在真诚的基础上,他将审美与政教一体化,使艺术与人生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联结,其诗兴论体现了一种"仁"性内涵——"为人生而艺术"。 相似文献
6.
梁立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1)
仁是儒家最高核心价值,但概念抽象不易把握.郭店楚简中有不少关于仁的说法不见于传世的儒家文献.郭店简论仁的一个特点就是以孝释仁,将孝与仁的内涵贯通为一.郭店简将儒家最高价值标准的仁规定为子德,并不是要以子的社会地位来比拟仁在价值坐标上的高低,而是要将仁的内涵特征与子对应起来.在儒家价值体系中,以血缘关系为特征的亲情要高于包括君臣关系在内的社会其它一切关系.郭店简对仁的重新诠释实际上反映出早期儒家试图使仁这一本来很抽象、不易把握的儒家最高价值标准变得具体,使仁不仅容易被理解,同时也容易被实践.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创建文学批评的第一人,他的文艺思想对我国多年来的文艺创作和文艺思想的发展,具有极为深刻的影响,但孔子的认识又有其时代的局限和阶级的烙印,本文就是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来分析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8.
杨红旗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6):78-84
从时代语境与知识谱系来看,文化背景的变化、孔圣身份的认同与儒学主题的坚守,使得孟子提出以意逆志说《诗》。孟子以意逆志之学总结孔门《诗》学经验、解决《诗》学现实问题,实现了儒家诗教传统的继承与开拓。 相似文献
9.
许宁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2):34-38
本文通过对马一浮早期《老子注》研究和梳理 ,分析了本体论、认识论、修行论和辨证论中佛老对释互证的路径与特点 ,并且指出“以佛解老”为其以后的六艺论作了思想和方法上的准备和探索 ,在老学史和现代思想史的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龙涌霖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2(3):127-135
《论语》“杀身成仁”说常被后世用来表明气节,然而在孔子那里,它还具有道德评价的逻辑,是推进理解孔子如何许人以仁的重要线索。“杀身成仁”说中的评价逻辑并非是无条件的杀身即可称仁,而是当君子终身推行礼义之道,且在义命不可得兼的情况下能舍身守道,方可称仁。这是因为孔子仁学的核心是一项通过正己以正人的行动方式复兴周礼以博施济众的远大志向,故仁道至难,需“守死善道”“死而后已”。因此,能否博施济众(以事功或名声)、能否终身行道(乃至舍身守道),是孔子许仁的两条相对独立的依据。但两者的性质并非普适性法则,而是面向历史人物、门人弟子的富含深意的灵活解释。而说到底,许仁是一种活化历史、关照当下、激励未来的孔门施教活动。 相似文献
11.
黄晓丹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4):138-145
明代以来,女性写作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成果。思考女性写作的历史、构建女性写作传统成为清前期闺秀面临的最重要的文化课题。女性"婉媚"之特征使得清人首先从女性与词的关系上认识女性文学,试图攀附"花间"传统来奖掖女性写作,但这条道路却因过于强调歌舞侑觞,而将女性写作置于严肃的文学史传统之外。在康熙朝中期之后,随着重视外在伦理对私人情感的平衡成为了女性写作的新要求,越来越多的女作家渐渐脱离对《花间》的攀附,转从儒家"诗教"传统中寻找女性写作的源头。盛清女性写作向"诗教"的归返,并非倒退,而是女性写作新质素的增加,新意识的构建。清代女性也正由此渐渐开辟出一条更富于现实性与审美性,也更富于瞻望与创造的文学道路。 相似文献
12.
在仁学研究史上,关于“仁”的诠释主要出现过五种形式,即本体之仁:意味着“仁”是一种超越的,绝对的,无任何限制的终极存在,它是天地万物的终极根据和宇宙人生的价值根基;境界之仁:即彰显出一种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相融的至东境界;人文之仁:“仁”体现对人自身地位和价值的肯定和重视,对人的尊严和权利的保护;生态之仁:展现人类世界与其他生命世界以及自然世界之间的本然和谐状态;贯通之仁:“仁”蕴涵着贯通天地万物,贯通物与我,贯通人与我的重要内涵。这五种诠释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仁”的内涵,也为诠释古代哲学范畴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李慧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Z1)
我们已经落定的思维模式是这样评价”五四”的 :”五四”以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彻底的、广泛的、不妥协的革命姿态向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这是对“五四”最大的肯定和最高的评价。发生于 80多年前的那场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继戊戌、辛亥之后对现代化的再一次艰难尝试。从开明专制到君主立宪再到共和立宪 ,应该说是现代化道路的正确选择。而现代化的关键在人 ,本文拟从“人”的角度看“五四”新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14.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0,(1)
徐特立在担任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校长期间,继承和发扬中国的诗教传统,对学生进行温柔敦厚的诗教。其内容主要涉及励志、养德、强体等方面;其艺术特色表现为:风格朴素自然,清新平实;语言明白如话,平易晓畅;感情真挚诚恳,以情动人。徐特立的诗教,于字里行间流露为师者的一片慈心,其中蕴含的诗教艺术与教育情怀,对于当前学校教育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璐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5):27-29
孔子推崇《诗经》,这在《论语》和《孔子家语》①多有反映:“不学诗,无以言”,是孔子对诗的作用的解读;“诗”三百、思无邪,是孔子对“诗”的总体评价;虽重“诗教”,但就“六艺”之间关系来看,孔子认为“诗”的最终旨归应为促进礼和乐的培养。孔子“诗教”观始终围绕“君子”这一理想展开,具有强烈的道德说教色彩。 相似文献
16.
王齐洲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14-126,161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民之父母》是新出土的反映孔子《诗》教的重要文献,可与传统文献相互印证。孔子所提出的必达于礼乐之洍,以致‘五至’,以行‘三无’,以横于天下的理论把《诗》作为了人格修养的教材,而威仪和气志则是这种《诗》教人格取向的核心概念。孔子在接受前人关于气的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新气志概念,并改造传统威仪概念与之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教理论。孔子《诗》教中的气志和威仪是其人格取向的一体两面。气志即个体人格修养所锻炼的君子气志;威仪即君子气志所呈现的个体威仪,其内涵十分丰富。孔子《诗》教的这种人格取向将学《诗》者的关注点从礼仪应用引向人格培养,使文学得以从集体仪式转向个体表征,完成了诗言志观念的文学转型,对中国文学思想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在今天仍然有其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黛玉教香菱学诗是古代教与学的典范,很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学习学和课程学的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香菱欲学,黛玉愿教;精通教材,指导有方;循循善诱,着实启发;热情鼓励,严格要求;香菱学诗废寝忘食,创出精品。黛玉教诗对于我们改进当代和今后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倪祥保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仁”是中华民族的道德核心与精神支柱 ,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因为它具有一个非常好的意义内核 :以人的方式来待人处事。本文通过对“仁”造字初义的探析和对关于“仁”的主要认识的诠解 ,阐明了“仁”这个意义内核的产生由来及其潜在的因延。 相似文献
19.
蔡世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96-100
"诗教说"的提出虽然较晚,但"以诗为教"的传统却几乎始于中华文明的草创时期.夏商周三代,"诗教"传统一脉相承,并且成为国家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时期,随着国家礼乐制度的解体,诗教传统亦盛极而衰,并开始了由官学诗教时代向私学诗教时代的转变.孔子的历史性贡献在于继承并捍卫西周春秋初期以来的"诗教"传统,恢复并进一步突出了<诗三百>在礼乐教化制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为后代儒家特别是汉代"诗教"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杨理论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65-69
诗味说是杨万里诗学思想的核心所在,其独特处在于:以味论诗歌群体风格特质——追求神似,舍形逐味;以味来规范传统诗教的怨刺内容——要求诗歌精光内敛。杨万里诗味说与晚唐异味密切相关,他服膺晚唐诗歌的工整,竭力标榜晚唐异味,是为其诗味说张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