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7年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安理会分别载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被首次写入联大安全领域,世界逐渐听到中国发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中国走进了世界舞台的中央,未来必须通过坚定中国道路,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强化中国话语权的辐射力;增强中国实力,主动参与国际事务,提高中国话语权的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化交流,增强中国话语权的亲和力;传播中国声音,展现国家形象,扩大中国话语权的宣传力,更好地构建中国话语权体系。  相似文献   

2.
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发出中国声音,打破西方政治话语垄断,讲好中国故事,完善政治话语的国际化表达。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中国外交价值观成为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突破某些西方国家国际话语权制约的重要指导原则.中国外交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文化思想的有机结合,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有机结合.中国外交价值观的基本脉络是:以"文明多元"为基本出发点,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以"正确的义利观"为指导原则,以"合作共赢"为主要实践途径,以共同构建"命运共同体"为追求目标.中国外交价值观提升了中国的道义感召力,增强了中国国际话语权,促进更为合理的国际话语体系及国际秩序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话语权"表达的是在语言外壳背后,承载着的某个特定社会,具有特定经济政治地位的人们(社会集团)的实际权力(利、益)要求,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政治权力(利、益),有确定的阶级内涵。"话语权"是由话语体系体现出来的。在当今世界普遍关注话语权的背景下,坚持用中国理论的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不断增强中国理论的话语权,把话语权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手里,这是党和国家向学术界、理论界提出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必须对两个前提性问题即可能性和必要性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从可能性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形态,具备构建国际话语权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其国际话语权构建是可能的;从必要性看,解决全球性问题、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都需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其国际话语权构建是必要的。当前,我们应该努力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认同,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升华与成果总结为根基,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了坚强话语保障。但如何打破西方国家对现代性话语的把控和垄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话语权,在话语环境、话语内容、话语渠道方面仍面临一系列现实困境。鉴于此,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应着力丰富话语内容,提升文化亲和力与理念引领力,做到言之有物;推进话语创新,提升方案贡献力与议题设置力,做到言之有理;搭建话语平台,提升制度创设力与传播辐射力,做到言之有效。  相似文献   

8.
价值观是国家话语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工具,中国需要凝炼构建并向世界传递清晰的“中国价值观”,这是中国在参与全球事务与对外交往实践中为自己的政策与行为确立合法性、合理性的“道义”依据所必需,也是抗衡西方“价值观”强势话语,形成中国价值观应有作用影响力、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必要之举,更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引领世界价值观发展方向、丰富凝炼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应有的作为。中国价值观对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效用主要取决于自身的说服力和道义感召力。凝炼构建中国核心价值观,不仅要从国内战略的角度、也要从国际战略的角度来考量;需要荟英纳萃、兼收并蓄;需要精心做好中国核心价值观向世界传递推广的工作;需要确立起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和主体自觉;需要耐心地积攒起累积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国际话语权简单来说就是某种国际行为体的意识形态及理念的吸引力,随着中国不断融入于国际社会之中,话语权的重要性也不断凸现.增强国际话语权不仅仅要依靠传媒力量和传统文化,改革开放30年我们凭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创造的中国奇迹已成为我们增强话语权的重要资本.在增强国际话语权的要求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用以指导中国的发展,不断完善中国模式,并增强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油画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而早期油画在艺术史的地位毋庸置疑,而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早期油画的开拓者,在二级市场的力量也不容忽视。最近两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格局发生变化,当代艺术中的“F4”不再独霸拍场,中国二十世纪早期油画艺术在市场上的表现也格外抢眼,并逐渐显露出从港台地区向市场扩展的市场趋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不断融入国际社会,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也不断凸现出来。提升国际话语权不仅要依靠传媒力量和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要以30多年改革开放所积累的中国模式为核心内容。当今,中国模式在国际社会的热烈讨论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成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资本。  相似文献   

12.
13.
话语权可以引导人民群众为共同目标而奋斗,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中国话语权蕴含着社会主义的全球意义,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全球化市场经济给中国带来多重危机,部分高校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认同,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冲击着中国核心价值观,海外学界和西方社会极大地曲解了中国模式.新时期积极扩大中国话语权,要全面深化改革,增强综合国力;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生活场域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权;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开展话语权外交活动,回应国际关切.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司法话语权的基本原则包括:法治原则、权利本位原则、公正原则、本土及融通原则。就法治原则而言,其对中国司法话语具有解构和均衡功能;就权利本位原则而言,其对中国司法话语具有平衡功能;就公正原则而言,其起源导因于利益冲突,其本质在于平等,其得以实现的保障在于程序优先;就本土及融通原则而言,在于立足当代中国语境,将中西方视为一个共依共存、冲突交融的全息话语有机体,以达到实现中国司法话语权之目标。  相似文献   

1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办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增强人民的教育获得感,国家不断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让教育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核心内涵。要立足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办好各级各类教育,解决好长期困扰教育均衡发展的顽疾,坚持在发展中共同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6.
17.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中心话语,"人民性"不仅是一种文学立场或观念,也是对于"人民共和国"主体的想象,并参与和支配着20世纪5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的建制与生产。从"国民性"的知识分子启蒙叙事到"人民性"的国家论述,表征着20世纪中国新文学主体想象发生了深层的衍变,也表征着作为"普遍现代性"的"民族国家"观念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另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国际话语权是当今国际社会激烈争夺的重要领域之一。基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全球化时代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备合历史之法、时代之情、现实之需和未来之理的发展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超越了近代、超越西方"强国必霸"的传统思维,激励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回归"。针对严峻的国际挑战,通过设置国际热点议题,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注入"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新理念,构建融通国际"共同价值观"的话语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将重塑中国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20.
全球英语语境下汉语话语权的缺失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话语权受到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人口、语言等因素的影响,事关国家的安全。汉语的"大国小话语权"的状况令国人堪忧。文章基于语言分析的视角,从全球英语语境下分析汉语话语权缺失的原因,从学术话语、网络话语、母语教育等方面来讨论汉语话语权缺失的表现形式,以期通过诸多途径构建汉语的话语权,从而实现将中华文化传播于世界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