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富水弱胶结砂岩成岩性差,遇水易失稳成流塑状。为保障隧道施工安全,依托某隧道工程开展地表降水参数优化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分析地表深井降水时间、间距、直径对地下水位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采用地表超深井降水时,砂岩地层地下水位先大幅下降,随后逐渐趋于稳定。随着降水井间距的减小和降水井直径的增加,降水稳定后的地下水位也逐渐降低。从降水效果来看,降水井间距是影响地下水位的主要因素,试验结果与数值结果吻合良好。综合多因素考虑,建议砂岩地层超深井降水井参数为:间距16 m、直径600 mm、预降水时间90 d。研究结果可为富水砂岩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洋流、台风和下垫面性质等方面对台湾北部地区多雨景观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尤其以电力站群对小气候形成的影响.类比论证了台湾北部的有强烈水热活动的下垫面在这一景观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深基坑降水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介绍了合理的现场抽水试验及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天津地铁沙柳路车站深基坑开挖所采用的管井井点降水方案的设计情况。按该方案顺利地完成了基坑的施工。  相似文献   

4.
近50年安庆市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安庆市1957-2006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和统计方法,分析了安庆市近5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50年来,安庆市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0.295℃/10a,并以春季增温最显著,对全年气温变化的贡献最大,夏季增温幅度最不明显。年降水量波动性大,夏、冬季降水量上升,春、秋季呈下降趋势,1990年代降水量最多,是多雨期;近7年是降水量最少,是少雨期。  相似文献   

5.
结合某高层建筑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对基坑开挖支护及井点降水的要求,采用外防内抽水的降水方式,在坑外水位下降不大的情况下,观测井的水位观测对控制周边建筑物及周边地面下沉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保证了工程施工期间的安全,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降水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莎车县气象站2006年7月份地面观测资料以及20h欧洲数据500hpa预报实况图,以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了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西南边陲的莎车县2006年7月11-14日出现的一次大降水过程的环流形势特征,以高度场以及地面形势特征总结了本次大降水过程的发生成因及规律,这对提高莎车县大降水天气的预报工作准确率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喀什市近24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84~2007年喀什市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近24年来喀什市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特征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喀什市的年冬季、夏季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其变化趋势与新疆气温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冬季气温倾向率小于夏季气温倾向率;降水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日照时数总体呈略微上升,可并不是明显的上升趋势。可以看出,24年来,喀什市气候正在趋于暖湿化,日照时数总体变化较为稳定,这对本区发展农牧业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百泉是我国北方岩溶性上升泉的典型代表,是卫河水系的源头。历史时期百泉泉水在卫河漕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至解放后其天然流量仍能灌溉农田8万余亩。但自1979年开始至今,百泉出现了长期的间歇性断流现象。从其泉域内地下水开采过量且不断增加、泉域补给区内连年干旱少雨等方面来分析泉水间歇性断流的原因,并从改善泉域补给区内的地表植被状况、合理控制泉域内地下水的开采、加强对泉域的正确管理等方面入手,对百泉的资源利用前景做几点简略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1993—2020年河南夏玉米主产区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FGLS估计法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夏玉米不同生长阶段降水对其产出的因果估计。研究表明:以生育期整期为尺度的平均意义上的估计结果与分生长阶段的估计结果存在显著差异,降水对夏玉米单产“先增后减”的非线性关系主要体现在抽穗期,存在最优拐点;苗期、抽穗期、灌浆期干旱会显著降低夏玉米单产;灌溉缓解了降水不足与不均对夏玉米单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夏玉米抽穗期适当升温有助于单产的增加,但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高温会显著降低单产。  相似文献   

10.
通过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I TS 05标塔园路站~滨河路站区间隧道盾构施工,介绍在苏州富水粉砂地层中盾构综合施工技术。施工中,克服了富水砂层下盾构到达加固区水平长度不足的困难,使用了在加固区外再施工一圈止水帷幕桩的地基加固技术,该技术可以使三轴加固土体与止水帷幕桩组合形成一个范围更大的端头地基加固区域,并在盾构到达段掘进中合理使用管片壁后二次注浆和聚氨酯,成功地阻断微承压水在盾构到达时涌出的路径,从而解决了富水砂层下盾构到达施工的涌水、涌砂问题。通过使用,该技术保证了2台盾构安全成功接收,在富水粉砂地层具有适用性广、安全可控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