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生于微"作为儒家本体论思想,不仅包含了仁义思想、重情思想,同时也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更为有力的美学发生学意义。在美学上,古代儒家不仅形成了"美即善"之中和为美的伦理道德美学,也形成了"美即微"的形而上的审美追求。言简意赅、以小见大之发"微",情感表达的含蓄之幽"微",微显阐幽之精"微",惩恶而劝善的仁义之深"微",是儒家"微"美学思想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2.
尝试从美学的角度来探析体育休闲运动的美学意蕴和美学形态,揭示出体育休闲运动之美绝非传统审美意义上的客观存在之美,而是一种具有参与性与创造性的社会存在之美。同时阐释了体育休闲运动审美中的"距离"和"参与",休闲体育运动"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及以审美人文精神为导向和内容构建体育休闲运动的审美机制。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关于中国古代美学的研究通常沿着两条路径进行,它们分别以"美"和"艺术"为核心,并于中国古代典籍中寻找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阐发。由于美学之为"美学"的根本因素并非"美"和"艺术"而是"感知"和"情感"(或感知活动的情感的体验),这种研究虽然成绩斐然,却遮蔽了一个根本问题,即中国古代美学之所以被称为"美学"的理论依据。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情感来源于"性"之动,具体又分为两种渠道:一种是"物—知(智)—情",另一种则是"物—欲—情",二者都必须以人对物的当下感知为基础,都是来自感知活动的情感体验,因此都符合美学学科的基本定位,也因此都可为中国古代美学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4.
外在自然的政治现实与内在自然的政治理想之间存在着张力,如何协调两者关系从而完成政治自然向政治自由的过渡,正是政治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在调和两者对抗从而产生和谐美感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无目的政治美感与合目的政治美感。通过分析这两种美感,可以发现政治之美是由追求无目的的形式之美与追求实质目的的价值之美所组成的。形式之美促使公民从形式、秩序的角度去欣赏具体的政治制度的设计;而价值之美则促使公民去寻求道德价值,以内在道德情感为目的。政治美学经历着从形式之美到价值之美的升华之路,因而政治审美最终目的就是在把握形式之美的基础上,进一步转而领会与追求价值之美,将道德价值作为政治美学的本源所在,从而去思考在政治生活中的道德价值的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5.
认为"开元之治"的形成与唐玄宗注重政治思想与制度建设,善于总结唐前期政治思想与执政实践的经验教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开元初期,玄宗对唐王朝开国以来的政治思想及其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探索,扬弃"则天故事",继承"贞观故事",形成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并重新确立了新的秩序。  相似文献   

6.
关于音律——李渔戏曲美学随谈之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渔强调创作传奇要严守音律之"法",即带着镣铐跳舞.艺术家正是在这一"残忍之美"的创造之"苦"中,享受到生命的欢乐与美.这应是李渔戏曲艺术辩证法的美学内蕴.  相似文献   

7.
民进党"执政"时期,台湾当局为了在国际社会寻求"台独"生存土壤和活动空间,突显台湾的"国家主权",热衷于在国际场合"拼外交"。对外援助被民进党当局视作扩展国际活动空间的重要手段。在执政的8年时间内,民进党当局大搞"援助外交",在国际社会引发海峡两岸激烈的政治斗争。然而,台湾当局耗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物资,并没能开拓出更大的国际空间,也没有巩固其"邦交关系",反而破坏了海峡两岸的关系,搞坏了台湾的国际形象。本文对民进党执政时期台湾当局的对外援助行为、特征及其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牟宗三善美学的突出标志,便是否定康德的审美共通感.因而,这种善美学并不足以批判康德美学的形式化和空虚化,反而在真善美的"合一说"中极成了一种智的直觉的形式主义,让美与政治、经济、伦理等社会生活的实际内容完全融离.这样,这种善美学也就成为牟宗三"道德的形而上学"的路标,为我们标明:牟宗三式的"内圣"不但不足以开出"新外王",反而可能造就一种反政治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9.
春秋末期,孔子构建了中国古典特色的广义美育思想理论,开中国教育史之先河。他在其主要是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构和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广义美育思想体系,其培养从政人才———执政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全面发展要求;"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政治美学规律性揭示,至今仍有其历史传承、现代化转换、面向未来发展的借鉴意义,可以作为探寻一般美育、政治美育,以及普通美学、政治美学可资利用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0.
侧重梳理新世纪以来国际美学协会多次重要会议的主题,勾勒当代世界美学超越西方中心主义、向多元化美学开放的轨迹,以及关注东方美学的趋向,借鉴德勒兹的差异哲学与美学范式,倡导尊重不同文化渊源的"多元之美",探讨在文化博弈格局中建构当代东方美学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政治批判"到"学术转型"再到"美学争鸣",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可谓是"思想改造—‘双百’方针"合奏的一曲美学"双簧"。尽管讨论起点上是对朱光潜的政治批判,话语形态上也是对苏式美学的翻版移植,但在荆棘丛生的学术语境中,却仍不失为一道"夹缝"中的学术奇观,其学术意义与历史价值绝不容抹煞。但因政治意识形态的全程干预,"美学大讨论"又并非一场"真正的百家争鸣":从《文艺报》的"编者按"到《人民日报》的"编者按"再到《新建设》的"编者附记",中央权威报刊专门就美学问题先后发出了六条编者按语,直接框定并控制着美学讨论的进行;从抓美学领域"唯心典型"而令朱光潜"自我批判"到为制造凸显"百家争鸣"气氛而让高尔泰"论美",更清晰地显露出学术论争背后更为根本的意识形态目的。因此,在权力场域的干预下,"美学大讨论"不但并无"自由""平等"可言,还在苏化美学话语膨胀与欧美美学话语萎缩中尽显本土性美学话语的残缺及其学术性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文学史上,张志和的词作别具魅力,其深化了一个远离尘世的文学形象——"渔父",并使之广为流传。这与张志和身为道士,因而在文学创作中尽情运用了道教文化的哲学和审美因素有关,而高雅的人格形象,也使其美学思想独放异彩。张志和的作品《渔父词》、《玄真子外篇》充分展现了这种美学思想——寄情山水的淳朴之美、复归本真的质朴之美、超脱世俗的诗意践行之美。  相似文献   

13.
认定"美来源于实践"是实践本体论美学逻辑上的必然,把美的来源"归之于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是生命本体论美学立场的言说,把美的来源"归之于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则属于存在本体论的话语。"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含义,在实践本体论美学、生命本体论美学和存在本体论美学的不同视域中有所不同。而科学技术发展所促成的人类生产能力的提高,具有作为基础性条件使人的存在的审美化得以日渐加深和拓展的潜在功能。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是中国现代美学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站在中国封建社会秩序解体、新的社会秩序建立的边缘,以自己敏锐的视角去寻求美、发现美。在文体中,他发现了中西截然不同的美学精神;在地理中,他发现了地域造就人的性情以及性情与美的创造之关系。最终,他找到了真与趣味,津津乐道自然、人生、文学与艺术中所蕴含的真与趣味。他希望建立一种新的美学精神,这种美学精神"精深盘郁"、"雄伟博丽",充满趣味,具有冲破旧传统的恢弘气势;另一方面,他又希望这一新的美学精神能够保存中国传统美学的优雅与华丽。这种梁启超式的情结,成为中国现代美学发展中的一个典型表征。  相似文献   

15.
"风骨"是对文章的美学要求,"风"是对文章感情的美学要求,"骨"是对文章语言、思想、逻辑性、结构、文体等方面的美学要求,"采"是语言的修辞美."风"主要是纯正之美兼有自然、脱俗、灵动之美,"骨"是刚健之美."风骨"的本质是"气".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自从日本学者中江兆民用"美学"一词翻译西方的感性学,对"美"字本义的解读就成为比较中国(日本)美学与西方异同的重大问题。按照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释义:"美,甘也,从羊从大。"据此似乎可以得出中国美学自其发端期即重视味觉体验的结论,但事实上,味觉成为被"美"描述的对象,至中国战国晚期才开始出现。同时,许慎以"羊大"释"美",也是因为对小篆字形的望文生义而导致的误判。从历史看,中国社会早期对"美"的理解,首先建基于人的视觉经验,主要指人的形貌之美,然后才沿着从美人、美物到美事、美味的路径不断拓展其描述边界。这样,所谓"以甘为美"及由此引发的味觉本源论,并不能反映中国美学的历史实相。味觉真正被纳入"美"的表意体系,是战国至秦汉之后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地艺术"可以被视为沟通中西"自然美学"的会通.这是由于,大地艺术反对艺术与自然的对峙关系,要求艺术活动真正走向广袤的"天地之际",也就是回到"天地有大美"的自然那里;其次,大地艺术重新思考了天、地、人的三位一体的关系,人在其中决不是"顶天立地"的,而是"与天地参"的,顺应自然规律的;再次,在大地艺术里,就连自然本身亦是"无中心"的,这同中国传统美学的"游观"相当接近;第四,大地艺术强调要尽量保存自然的原生态,反对未经深思熟虑的人为重建"第二自然",亦即要"原天地之美";第五,从艺术手法上看,大地艺术要采取"极度写实主义"这种"无法之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视角独特、影响深远的日本传统美学随笔名篇<阴翳礼赞>为例,将日本审美传统放入中西传统审美观的对比框架中加以比照、分析,阐述其与中西审美观的异同--和西方美学一样重视外在形式美,但不探讨决定形式美的"逻各斯";与儒家美学一样重视来自直觉和感悟的美,但不介入美之"道"--一种被人为注入的道德评判和政治教化.  相似文献   

19.
庄子美学,既是庄子的"美学",又是"庄子"的美学。庄子的"美学",不可大而化之地等同于其哲学,其审美境界亦不可泛化为人生境界。从庄子的哲学到美学,有一个转化与抽绎的过程。"庄子"的美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无目的性、无功利性及直觉体验性等美学共性上,而应当进一步指出其与众不同的个性。庄子的审美境界,在他独特的对"形质"、"功利"、"认知"以至整体的"有"的层层剥离与消解的系统中展开。  相似文献   

20.
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国际秩序深刻演变,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地缘政治成为重要角力场。美国对华打压升级,挟"印太战略"强拉盟友,在中国周边编织遏华包围网。印度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攀升,"联印遏华"成为美国政治共识。莫迪领导印度人民党强势执政,深度调整外交战略,追求实用主义"多面联盟",向美国战略靠拢越走越深。然而,受双方在全球与地缘政治对接、防务安全与贸易合作等领域分歧制约,标榜共同"价值观"实则以逐利为本的美印"天然伙伴"难以晋级结成同盟。拜登治下美国延续对华战略竞争,中美博弈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因素"仍将维系美印"高水平"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印度的战略目标是实现"全球性领导大国",搭上美国遏华"战车"只能南辕北辙。未来美印关系将徘徊于印度"战略自主"与美国"战略捆绑"的相互对抗、协作与共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