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甲骨文中有一字作“”形,旧不识。《甲骨文编》曰:“疑字。”并将字归入《附录上》四九页,字号编为3791。今按“”字于后世字书及文献中均不见被使用,亦为不可识之字。依其形构,字从云从二又,在甲骨文中也有与此结构相类似者,过去曾有学者将甲骨文字“”、“”释为“”,“”释为“”,“”、“释为“掫”,此等均可信从。然则“”形象以双手抓云之形,可释为从手从云之“抎”  相似文献   

2.
甲骨文中的司字,实际应隶定作卟。在甲骨文中的卟,通作旧、舅。司父即舅父。对司字的释读,揭示了舅的身份。舅在甲骨丈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舅及舅母,外祖母,外祖父均是祭祀的对象,是许多重要活动的参与者等。  相似文献   

3.
甲骨文中的“紤”,为一种丝织品,在H3卜辞中,“紤”有数量、大小、延伸之占,用于宗庙中;由此为探讨“紤”字提供了条件;结合文献材料,考其字为宗庙中所称的“斧”、“黼”、“康(依)”一物三名的一种丝织物品;此字对考察商代宗庙设置,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甲骨文"方"字的造字取象于抢夺他族、他国人口之史实,以"用绳索将其脖子捆起来的人"表示外族人或者外国人。"方"在文献中意义非常丰富,这些意义都是本义"外族人或者外国人"的引申义。  相似文献   

5.
释甲骨金文中的“宜”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玉金 《殷都学刊》2008,29(2):7-12
甲骨金文中的“ ”应该释为“宜”,本义是陈肉之器。这种意义的“宜”用作动词,意思是把祭牲陈设到肉案上献给神灵,或把肉置放到肉案上献给尊贵的人。由动词的意义又引申有适宜、合适之义。它还有地名或国名、人名等用法。  相似文献   

6.
<正> 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古人颇用成语,其成语之意义,与其中单语分別之义又不同”,应“比较之而求其相沿之意义,否则不能赞一辞。若合其中之单语解之,未有不龃龌者。”他所列举的古之成语有“不淑”、“涉降”等等。王氏此说十分精辟。由此我们认为,在先秦、两汉古籍中比较常见的“无类”一词,由于有其特定的义蕴和使用范围,也理应视为“古之成语”。反之,如果将“无类”当作一般语词训释,必定会产  相似文献   

7.
从西周金文"华"字的字形来看,甲骨文中的"华"字,象束苇之苣的光华。"华"在甲骨卜辞中主要是指一种祭祀名称,其异体或加意符食、酉、皀,或加注声符"往",可以读为"饷",是一种对祖先的馈食之祭。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束苇形这一字形还可用来表示"束",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莤",即以此为意符。  相似文献   

8.
甲骨文中正常写法的"衁"字,自从1993年被裘锡圭先生正确释读出来之后,早已成为定论。但甲骨文中还有几个"衁"字的异体,以往多缺释或被误释,文章对其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甲骨文中的"(禾要)"字进行了补释,认为该字就是《说文·禾部》义为"禾危穗"的"(禾勺)"字本字,并结合文献及方言予以论证。  相似文献   

10.
"迪"字是《尚书》(据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中的常用字,今本《尚书》中凡45见,其用法颇为复杂.由于字书对"迪"字释义比较含混(如《说文》"迪,道也"之训),故占人往往随文训释,如孔传释"迪",或释为天道的"道",或增字释为"蹈道",甚或释为言道的"道",因此疑义甚多.清王引之经梳理后提出新说,认为"迪"字有可释为语词之"用"、发语词及句中语助者.[1]王氏见解有其独到处,但亦有疏失,本文即针对部分尚存疑义的"迪"字,结合出土文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有教无类”见于《论语·卫灵公》,是孔子说的,其弟子或再传弟子所记述。这句话很难理解,早在朱子编撰《四书集注》的南宋或更早就已无法解释了,长期阙疑。但不少学者认为这句话表明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很重要,故还不断有人研究,但总是无结果。“有教无類”所以难理解,症结在于句中的類字。類,现在简写为类。原来的繁体類字  相似文献   

12.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有■、■、■等字,有"凶祸、艰咎"义。学界多从姚萱说读为"虞",分析为形声字,但于字义来源无说。本文论证此字应为会意字,本义是"虎在林中",引申为"凶祸、艰咎"义,进而引申为"忧虞、不满"义。  相似文献   

13.
萚字新释     
“萚兮”是诗经郑风中一首优美的情歌,诗人在和她爱人散步时,触景生情,唱出了:“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子和女。”这个“萚”字,毛诗注:“萚,槁也。”郑笺注:“槁谓木叶也,木叶槁待风乃落。”说文解字译“萚”说:“草木凡皮叶落(?)地为萚,从草择声。”都把“萚”解作“树叶落地”。历代解诗的也都依承这一说法。最近蘭菊孙在人民日报1956年12月3日副刊发表的“诗经今译”,也把第一句译作“原野上树叶已纷纷脱落”。但是细想一下,把“萚”译作“树叶落地”是甚可怀疑的。从全诗来看,这是一首表示女子热烈的爱恋之情的情歌,是朱熹指责的“淫女之辞”。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秋风肖索、树木雕敝的景色来起兴呢?如果叫“氓”或“谷风”的女主角看到“树叶落地”感而赋诗是合理的,但叫这位沉浸在热恋之中的姑娘唱出“原野上树叶已纷纷脱落”就极难想象了。有的人看到这一点,所以就把前两名译作“草皮儿,树叶儿,好风吹你飘飘起。”不就“萚”是“树叶落地”,显然是进了一步。但是“萚”究竟是什么还没有说清。  相似文献   

14.
王力先生主编的全国高校《古代汉语》统编教材(以下简称教材)里,对于《论语》“侍坐”篇(第一分册第三单元文选部分)中“撰”字的解释,值得商椎。孔子的弟子子路、曾晳(点)、冉有(求)、公西华(赤)侍坐时,孔子让他们“各言尔志”。继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发言之后,曾晳在孔子点到他的名字(点,尔何如?)时,  相似文献   

15.
释“ ”     
成语“ ”见于武丁早期卜辞。 即不字, 像以丝绳系物下垂之形,乃县字之初文,后加心作 , 像蛛在网上之形,释 ,又写作蛛。“不悬蛛”即蜘蛛不在网上,故是吉兆,也是吉语。它与同版的兆序、二告、卜辞没有直接关系,和兆 的清晰与否亦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杜甫《石壕吏》诗有句云:“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注家各呈己说,莫衷一是。萧涤非教授《谈杜甫“三吏”中的<石壕吏>》说:“‘有孙母未去’,是说正因为有这么一个小东西撇不下,我的媳妇才没有走。‘出入无完裙’,是说进进出出连一条好裤子都没有,破破烂烂的见不得人。”郭沫若同志的《李白与杜甫》释这二句为:“孙儿的亲娘没回娘家门,衣裙破烂,不好出外见人。”释“母未去”为“媳妇没有走”,义似未妥。媳妇要往哪走?萧说没有注明。郭老释为“没回娘家门”,较萧说明确。古代死了丈夫的小媳妇都回娘家去住。郭老说老妇的媳妇“没回娘家门”,大概是采用了王嗣奭《杜臆》中“母恋子故未去。然无完裙,不堪偕汝去”的说法。联系全诗看,释“有孙母未去”为“孙儿的亲娘没回娘家门”还不确切,释为“不堪偕汝去”才  相似文献   

17.
曹定云 《殷都学刊》2011,32(1):8-11
对甲骨文字" "与金文和《说文》相关的字比较后知," "释为巴在字形上是可通的,它是" "字形体的简化。甲骨文字" "是一个象形兼会意字,表现为妇女怀孕即将临产的状况。"巴蛇食象"意指胎生的大蛇能食象。由"巴"的形象和字义后来衍生出不少与之相关的字。  相似文献   

18.
甲骨文"■"字属于"因声附义"类型结构的形声字,是在"又"字基础上加上两个球状的圆圈而造成的字,本义是"球"。甲骨文"■"即西周金文中的"■"的声符,二者读音亦同,作为地名也就是西周金文的"■京"之"■"。甲骨文"富"字本义像置放在地窖或地穴中装有酒且香气四溢的尖底瓶之状,引申为"富有"、"财富"之义。"丑"的本义像人长着长指甲的形状,《山海经》"女丑有大蟹"就是手指甲特长以至于像"大蟹"一般。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七九年第二期《学术研究》发表的《论道的物质性和老子哲学体系的唯物主义性质》的文章(下边简称《论老》),说老子哲学中的“道”是“物质”,其重要根据,是认为“无”、“无名”,“无物”都是“无名之物”的意思。我认为把这三个词都解释成“无名之物”是讲不通的. 首先分析“无”字.《论老》引了《老子》书中这样一段话:“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论老》分祈:“在老子这段话中,‘有’是‘有名’的略词,是指‘有名之物’。‘无’是‘无名’的略词,是指‘无名之物’。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天下之物生于‘有名之物’,‘有名之物’生于‘无名之物’。”我认为这样理解是讲不通的。题问在于这句“天下之物”中的“物”字,是有名的物呢?还是没有名的物呢?如果是有名的物,那么这句便是:天下有名之物生于有名之物,有名之物生于无名之物。前面说“有名之物”是从“有名之物”中产生的,后面又说“有名之物”是从“无名之物”中产生的,这个“有名之物”究竟从何而  相似文献   

20.
“摸“为妇孺皆知之词。《后汉书·蔡邕传》,“邕读《曹娥婢》,能手摸其文读之。”这个“摸”指以手接触或轻摩物体。“摸”字另一含义,指用手探取。如,鲁迅先生在《彷徨·离婚》中描述道:“庄木三伸手去摸烟管,装上烟。”《孔乙己》和《离婚》中的“摸”字含义雷同,但不等同。孔乙己终于被了举人打断了腿,从精神到肉体彻底摧毁了。“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时已初冬,孔乙己却只穿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沾满污泥的“手”走路。此时,孔乙己已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