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银堂 《文史哲》2003,(3):149-152
门阀势力的兴起是魏晋时代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随着司马家族的崛起 ,东汉以来的士族阶层演变为门阀势力 ,并开始对社会进行奴役。门阀势力的兴起 ,破坏了封建政治的正常运作机制 ,造成了社会空气、政治空气的严重逆转。首先向门阀统治发起冲击的是有名的竹林七贤 ,尤其是他们的领袖阮籍和嵇康。他们的反抗方式是佯狂纵酒、攻击名教、行为放荡。在貌似怪诞的思想行为背后 ,隐含的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理痛苦与精神焦灼。继承阮籍、嵇康的叛逆倾向 ,继续对门阀统治进行反抗的是晋宋时期的大诗人陶渊明。由于地位和处境不同 ,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田园的道路。但归隐并不能隔绝他和现实政治的关系。所以 ,在看似悠闲的人生背后 ,同样隐含了知识分子痛苦的心理折磨与精神焦灼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魏晋时期出台的一系列特权法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出特权法与士族门阀制度的内在关系,明确指出:士族门阀制度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魏晋时期的特权法在士族门阀制度的演进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士族门阀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门阀制度在魂晋南北朝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门阀士族婚姻习俗的演变过程,记载着门阀制度的盛衰历史."士庶不婚"习俗使得门阀士族子女衰败,人才退化,后继乏人.这是门阀士族没落、门阀制度渐衰的一个直接原因和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门阀士族的衰落与衰亡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宁志新  朱绍华 《河北学刊》2002,22(5):126-130
中古时期的门阀士族经历了一个由不断衰落直至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其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特权的丧失,衰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文化优势的丧失。大兴科举,发展学校教育,是导致门阀士族文化优势丧失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知识者精神的守望与自救】谭桂林在《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发表如题文章认为,《沧浪之水》等两部小说在精神品质上强烈地显示出一种对话性:既有东方和西方文化的对话,也有自尊与自虐、情与理、爱与欲、独醒与同醉、历史与现实、真与假、仕与隐、虚无与实在、神性与魔性的对话。在这种对话中,描述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的悸动、理性的茫然、文化的尴尬、人格的失落,从而揭示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在世俗化潮流中的精神守望与自救问题。在文章最后,作者郑重提到《沧浪之水》结尾的两个细节:一是远远地看到父亲的坟时,“我心中忽然有一种…  相似文献   

6.
知识分子在国民政府国营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在学理层面,他们阐述了在现代中国发展国营企业的历史合理性,及其现实意义和未来意义;在制度层面,总结了历史教训,研究了国外的经营管理模式,讨论和设计了其经营管理机制的改革问题。同时,他们还是实践层面上的基本支撑力量,其主导下的国营事业,经营方向与宗旨得到初步实现,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经营效率有程度不同的提高,与传统的官营事业有着很大的不同。简言之,知识分子在国营事业领域是"核心"的而不是"边缘"的。  相似文献   

7.
"(公共)知识分子/无知大众"的对峙,不过是"哲学王/平民、救世主/被救者"对立的现代翻版,它继承了"知识精英为了拯救世界而统治世界"的专制神话,既违背知识史和政治史的实情,也违逆"公众民意高于精英真理"宪政原则,拙文倡议"人人都是公共知识分子"有助于推进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随着社会潮流的激烈涤荡,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绍兴,其传统的人文型知识分子群体迅速地取代了绍兴师爷幕僚型知识分子群体,并且随着如火如荼的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这个阵容整齐、门类齐全又很有人文特色的群体主流,很快登上中国历史舞台,成为推动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9.
1 民主与法制何以落实中国自改革开放以降,各级官吏的贪赂之风日炽,已令世人震惊扼腕。80年代末,有人倡新权威主义,有人倡民主法制,以期救官吏贪赂之弊。倡新权威主义者,究其旨意,欲强化中央权威与权力来整肃各级地方官吏的贪赂腐败行为。然以官治官,越治越烈。若像过去那样,发动民众来治官,则有行政瘫痪之忧,总成本之高,实非我们这个急于现代化的民族所能支付。倡民主法制者,究其本意,欲用类似西方的民主选举制及新闻舆论来直接监督各级官吏。然民主制在印度已实行半个世纪,据云官吏之贪赂胜于目前的中国。究其原因,民主制…  相似文献   

10.
赵兴胜 《东岳论丛》2008,4(2):159-164
知识分子在国民政府国营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在学理层面,他们阐述了在现代中国发展国营企业的历史合理性,及其现实意义和未来意义;在制度层面,总结了历史教训,研究了国外的经营管理模式,讨论和设计了其经营管理机制的改革问题.同时,他们还是实践层面上的基本支撑力量,其主导下的国营事业,经营方向与宗旨得到初步实现,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经营效率有程度不同的提高,与传统的官营事业有着很大的不同.简言之,知识分子在国营事业领域是"核心"的而不是"边缘"的.  相似文献   

11.
12.
刘忠 《学术界》2012,(8):200-208,278,281
1940年前后,怀着对革命的赤诚和对自由平等的向往,大批知识分子奔赴延安,救亡的热望、飞扬的青春、供给制的平等氛围让他们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与毛泽东等领导人的交往更是从情感上拉近了他们与党的距离.比起物质生活的艰苦,延安的精神生活可谓丰富多彩,知识分子们组织歌咏活动、发起街头诗运动,以纷繁的“文事”迎接新生活,但是,生活方式、话语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仍使他们与工农群众格格不入,两者之间的隔阂始终难以消除,与工农兵结合之路曲折而漫长.  相似文献   

13.
论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分化与嬗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青 《东南学术》2004,(3):158-168
本文把五四时期知识分子作一整体和社会群体进行考察,在阐述了五四前夕知识分子特性基础上,探讨他们所结成的反对封建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统一战线的思想基础,并着重对五四以后知识分子队伍的分化与嬗变的原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国思想研究的独特视角】萧延中在《开放时代》(2003年第4期)发表如题文章指出,张东荪先生是现代中国最具独创性的哲学家之一。早在20世纪40年代张东荪就已提出,应当把“中国思想”当成一个特殊的思维类型看待。他认为应从“比较中、西不同的思想范畴”和“考察中国文化内在需要”两个角度,建构“中国思想”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从而凸现“中国思想”的特质。解读为:(一)在“知识差异”的比较中“发现”中国。中西思想体系之间的明显差异,在于划分范畴的标准有所不同,而其背后则隐藏着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不同的思想范畴决定了不同的思想性…  相似文献   

15.
论魏晋时期情的觉醒与玄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的时期。这两种觉醒的核心是情的觉醒,情的觉醒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也有魏晋玄学的影响。王弼哲学从理论上为情的觉醒敞开道路,嵇康、阮籍在实践中表现出情的觉醒,郭象则是从理论上为情的觉醒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秧歌,一种源于北方民间的文艺形式,它是民歌与戏剧、舞蹈的简单结合,节奏强烈,剧情单一,带有强烈的滑稽笑乐色彩。它原是在过年或其他节日等农闲时节,农民自编自导自娱自乐的一种消闲方式,其功能单一,无非图个红火热闹。此外,它和民间几乎所有文艺形式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有情欲挑逗、宣泄的味道,代表着草根阶层粗犷而本真的一面。  相似文献   

17.
1.天才小说家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在担任苏共最高官职时就相继问世了中篇小说《小《星荒地》《复兴》,并被作协提名为苏联文学最高奖“列宁奖”的候选人。但是,苏联著名学者阿尔巴托夫在《耽误了的痊愈———当代人的见证》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所有人包括最笨的最不懂事的人在内,无不例外地都说这几部‘文艺杰作’中没有一页是勃列日涅夫动笔的。”这几部书不过是一些有才华的笔杆子根据他口述的故事编写而成,以此来提高他的声望而对于他的小说,阿尔巴托夫毫不客气地评论道:“声名狼藉!”阿尔巴托夫像《皇帝新装》中的…  相似文献   

18.
《社会科学论坛》2001,(10):91-93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新功能]龙竹在《中国经济信息》(2001年第14期)上发文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拥有高学历已成为大多数人的自觉行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已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在国民经济中  相似文献   

19.
20.
十月革命后,俄国知识分子在精神上和肉体上经历着"政治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双重冲击。在新经济政策这一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里,知识分子利用政策调整提供的公共空间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在苏维埃政权的政治规训之下,知识分子经历着痛苦的群体分化和政治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