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朱宗顺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8(4):109-112
目前对于教育规律的研究与教育规律的神圣地位很不相称,教育规律研究呈现着研究工作“不温不火”、教育规律“缺席”、教育规律架构的模糊不清等特点。为有助于教育规律的研究,教育规律应由内部基本规律、外部基本规律、内部特殊规律和外部特殊规律四大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2.
教育规律与教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进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0,9(2):89-92
本文强调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符合教育规律。着重讨论了当前素质教育中应特别注意的几个方面 ,即 :要符合大学生身心成长特点 ;要遵循素质的养成规律 ;要遵循创造性的开发规律 相似文献
3.
王少青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1,(1):56-59
"美的规律"是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提出的基本美学理论问题之一.依据《巴黎手稿》阐释的美学思想的基本精神,"美的规律"不是回答"美是什么"的问题,而是讲美的生成发展的根据、原因、条件、基础的问题.它与"劳动创造了美"有着内在一致性:"劳动创造了美"只是一般地提出了劳动是美的生成的根据,"美的规律"则进一步阐明什么样的劳动才能创造美的问题."美的规律"是客观的,又是主客体借助审美实践的中介而实现的结合,二者并不矛盾:"美的规律"与主体的对象化活动不能分离,主体的目的性因素不仅与"美的规律"的客观性不矛盾,而且是其构成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5.
6.
周林娟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1):160-162
自然界是不确定性的存在。作为对自然和人进行有效探索的教育,力求答案标准只会使教育走向狭隘,是对行将出现的新生事物的思想封闭。教育的本真目的是不一性,多面性,群样性。教育追求的是开放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曹俊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马克思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美的规律"的基本内涵是"内在固有的尺度"."内在固有的尺度"可作不同的解释.但不管我们给它以何种解释,都不能适用于生产、审美和艺术创作的全部领域,也不适用于这三个领域的全部对象.所以"美的规律"不能称为真正的美的规律,因为它缺乏普遍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熊芳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5):172-175
教育并不是生产力中的独立因素,教育生产力的作用主要在于它渗透于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上形成和催生出新的生产力要素,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教育生产力的作用规律主要体现在教育生产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以及教育生产力和个体成长与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二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11.
李先龙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4):131-134
现行民族教育法律制度理论准备有所不足,民族教育立法欠完善,可操作性差。应当正确认识和重新界定“消灭三大差别”的科学内涵,深入调研,转变观念,建立适合我国民族地方条件与民族特点、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新的教育模式,制定实施《民族教育法》,促进民族教育“依法治教”和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郑文姬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2):106-107
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知识背景交叉化、综合能力现代化和个人素质全面化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校法学教育肩负着传承法律知识、法律技能和法律精神的使命,肩负着为国家、社会培养法律人才的重任,必须构建高效的法学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李龙教授在法学理论和法学教育方面的建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必然要求法学理论为良性的法律运作提供理论支撑和行为指引。李龙教授在这方面成就斐然。本文从人权、法治、宪政和法学教育四个方面对李龙教授的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进行宏观阐述 相似文献
14.
陈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97-100
法律本科教育是一项以传授法律知识、训练法律思维、培养合格“法律人”为基本内容的教育活动。我国目前的法律本科教育在训练法律思维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通过一系列理论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来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 相似文献
15.
现代日本教育法包括大学教育立法 ,是战后日本新兴的法域之一 ,现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立法体系 ,表现出一些突出特点 ,在促进日本教育改革、贯彻教育方针上 ,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6.
“法治”是柏拉图《政治家篇》中的重要思想,展现出其对前期“人治”思想的新突破。故此,本文着重剖析了柏拉图政治思维转变的历史根源、法治的范式思考及其法治思维特质,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柏拉图法治思维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生法治人格的塑造,无论对法学教育和法律本身,还是对建设法治国家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传统法学教育注重法律知识传授和法律技能训练,但忽视法治人格塑造;法治发达国家注重学生法治人格塑造的理念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法学教育应重视学生法治人格的塑造,树立立体化、全过程教育理念,整合利用不同学科资源,营造教育文化生态,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内化法律知识,领悟法律精神,升华法律信仰,养成法治人格。 相似文献
18.
林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44-48
在长达10年的清末“新政”中,教育改革是各项改革中进行的最广泛深入的一项,它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因素的增长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反映。1906年9月清政府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法律学堂——京师法律学堂,中国近代的专门法学教育开始了新的阶段。本文主要论述了京师法律学堂的创办背景;体制、学制与课程设置;教员与教学内容等。同时论及了清末教育改革中的日本留学简况。 相似文献
19.
王旭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5):107-109
加入WTO两年来,中国法学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不仅现行高等法学教育与我国加入WTO对教育服务所作出的承诺不协调,而且现有教育法律制度与WTO规则、规范要求存在明显冲突。我们的法学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应认清形势,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应对WTO挑战,要更新思想,树立全球性法学教育观念,深化改革,建立现代法学教育新体制。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校"是我国高校廉洁教育的未来方向与基础,对廉洁教育有着实际的引导和塑造作用.高校廉洁教育具备独有特点,其现状也呈现出与其他廉政教育不同的发展路径.法治有其独特的作用机理,高校廉洁教育也存在特有的作用机制.高校廉洁教育只有顺法治规律而为,才能彰显其实际效果,突出高校廉洁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