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人格既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法学、医学、文学等诸多学科关注的课题,对人格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的先哲们,但真正系统地、科学地研究人格开始于现代精神分析学派。荣格作为现代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同弗洛伊德各自构筑了独特的人格理论,对以后的人格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尔高度评价了荣格的人格理论,认为荣格的集体潜意  相似文献   

2.
《人鼠之间》是美国作家约翰ˇ斯坦贝克成名作。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了分析,提供了全新的诠释角度。揭示了小说的孤独的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3.
拉康的主体三层结构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拉康的思想中,关于欲望的概念处于其理论的核心。拉康认为,欲望是人类的本质,是人类存在的中心,也是精神分析学关注的焦点。主体是欲望的载体,欲望是主体的成因。拉康的三层结构说彻底修正和重构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 ,在心理学界人们更多地用“后弗洛伊德派”来称谓埃里克森 ,并认为他的人格心理观的贡献主要在于对弗洛伊德的理论的补充和丰富。也因为埃里克森一直声称自己是弗的忠实追随者 ,所以人们较少地认识到他的理论与弗氏理论的相异的一面 ,但是随着对其理论的逐步认识与分析 ,却发现他的理论与弗氏理论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区别 ,甚至在某些方面有着本质的对立。本文试图对构成埃里克森人格理论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几个核心问题即 :人格心理的核心 ,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心理治疗的目的与手段等进行比较与分析 ,从而真正了解埃里克森人格心理观 ,并进一步认清古典的精神分析学派理论与新精神分析学派理论的主要区别及其它们在心理学史上的不同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学说的理论基石,茨威格的小说创作明显受到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茨威格研读弗洛伊德的著作和学说,其创作深受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文学家茨威格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一样,对心理学和心理分析有浓厚的兴趣。这种影响在茨威格的小说创作中有较明显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与弗洛伊德学说的基础上,通过对理论整合合理性的论证,弗洛姆对两种学说进行了系统性整合。这种整合兼顾了历史、经济、社会、政治与心理等多个维度,而且融合了微观与宏观理论视野。弗洛姆不仅以此提出了社会人格理论,更开创了一支颇为独特的政治心理学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7.
荣格在心理学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笔者通过对他的分析心理学进行深刻分析之后认为,荣格不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运动的叛逆者,他的心理学体系也不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挑战;荣格分析心理学是荣格在坚持弗洛伊德主义的根本原则的基础上,对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改造和发展,这一理论对以后心理科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荣格是当代一位与弗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大师,在许多方面修正、丰富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构建了分析心理学体系,提出了独具特色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分析心理学体系博大精神,奠定了精神分析学在西方文化中的突出地位,而且他的思想理论对西方乃至东方的各个思想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艺术史学家郝伯特·里德运用荣格原型的思想观点,解释了艺术史中出现的种种奇妙现象;原型艺术批评的权威人士诺罗普·弗来几乎直接将荣格的原型思想移植于文艺批评,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评论,卓越的科学家卡普兰在其新著《转折点》一书中畅谈了荣格集体无意识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柏拉图、托马斯·阿奎那、莫尼埃、马利坦、桑代克、斯金纳、弗洛伊德等西方教育家、心理学家人格理论的考察,揭示了他们人格理论的本质,提出了现代教育人格理论研究的新课题,即在理性范畴上从认识论、伦理学和社会学三个不同层次对教育人格理论给予新的审视,以期纳入辩证唯物主义理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新弗洛伊德学派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进行了改造.他们主要是从对自我的独立自主性的强调、对社会文化因素与人际关系的作用的肯定以及对乐观主义人生态度的坚持三个方面展开的.  相似文献   

1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之所以对张爱玲的创作产生影响,主要原因是与张爱玲的期待视野相契舍,这种契合表现在三方面:首先,张爱玲早年生活体验不啻为一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典型案例;其次,张爱玲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接受是受时代思潮的影响;第三,张爱玲对精神分析学说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接受美学对于儿童文学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强调译者和读者对原作的积极解读,同时要求译者应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从选词和逻辑两个方面探讨了儿童文学《杨柳风》的译者是如何实现原作者与儿童读者“视野融合”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电影《邻居》的重新读解,分析八十年代被引入中国的巴赞电影美学理论在指导创作中的误差:并不是运用了巴赞的纪实美学理论就等于是现实主义的创作,同时长镜头也不全部代表巴赞的纪实美学。当时电影界急于寻找新的理论来对抗电影创作的虚假现象,因而还没有全面准确地理解巴赞的纪实美学理论就直接套用,造成对巴赞理论的误读。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十分重视早期经验理论。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阿德勒的生活风格理论和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家长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时应重视早期经验对儿童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注重人格教育的关键期,形成健康的生活风格,发挥父母“重要他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析学是20世纪心理学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引起了一场心理学革命。然而在其诞生后很长一段时间却不被科学界所接受和认可,甚至被认为是非科学、伪科学。其主要原因是:弗洛伊德理论本身具有的谬误;形形色色的变种学派和学说的干扰;弗洛伊德的研究途径与方法和所得出的结论的超常性以及人们对人性真知的畏惧。  相似文献   

16.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主要来源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爱欲论"、韦伯的"理性观"以及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学说。马尔库塞从技术理性所形成的新的统治机制入手,分析了发达工业社会的异化现象,虚假意识以及实现人的解放的途径。辩证学习、批判和借鉴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有利于深入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埃里希·弗洛姆批判的继承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丰富了马克思人与社会的思想,用心理学的方法对人的社会性格进行研究,开拓了研究人性的新思维。弗洛姆注重分析人性的发展及人的价值,形成其独特的社会性格理论。弗洛姆人性理论在实现个体的人格健全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两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美国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擅长剖析人物内心,他的小说被看成是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小说。在其著名短篇小说《好小伙布朗》中,人物的刻画与描写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小说情节发展中体现出的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冲突和协调表现出了霍桑对人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王元骧先生的《"后实践论美学"综论》一文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批评提出商榷意见,主要观点是:第一,该文把实践存在论美学归入"后实践论美学"是不符合事实因而是不妥的;第二,通过对马克思实践观和存在论的辩证阐释指出该文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已经"与马克思主义‘实践’原则分道扬镳"、并"试图把马克思的‘实践论’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融合在一起"的批评同样是缺乏根据的;论证了实践存在论美学主张生成论、建构论的合理性,是突破和发展实践美学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20.
禅宗美学是佛教禅宗影响下产生和发展的美学思想.以中唐柳宗元为代表的山水散文、诗的创作,正是禅宗美学影响于文人创作的产物.禅的定慧双修确立了柳宗元山水散文、诗的禅悦境界,突出了柳宗元啸傲山林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