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论义位和义素分析在语义理解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义位与义素分析法是语义理解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提取词义中的某个特定义位,再把义位分解成多个义素加以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义位和义素在语义中的动态变化。通过义位义素分析法概括了义位组合的要求以及义位变异现象的发生,介绍了如何用义素分析的方法理解语义在语境中由静态到动态的变化,通过遗传义素的概念对词义进行历时的分析进而阐述了语义的深层结构。最后简要介绍了义位与义素的分析理论对计算机进行语义处理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概念义素与功能义素的不均衡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素是义位的组成要素,也是最小的、有区别意义的语义单位.义素可根据语义表达中的不同作用分为概念义素和功能义素.所有的义位都含有功能义素,大部分义位既含有功能义素又含有概念义素,而少部分义位只含有功能义素而不含概念义素.概念义素和功能义素对义位组合都很重要,离开概念义素则无法表达语义内涵,离开功能义素则无法组合为更大的语...  相似文献   

3.
英汉烹饪语义场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义场具有较强的民族个性。对比具有典型特征的英汉烹饪语义场 ,可以发现 ,英汉烹饪语义场为部分对应语义场 ,各有为对方所没有的文化局限语义场和文化局限义位 ,而且相对应义位为部分对应义位 ,说明烹饪语义场及其义位具有民族个性 ,这种个性既与中西方农牧业结构特点和民族饮食结构、饮食习惯有关 ,又与中西文化特质有关。  相似文献   

4.
义位的语境变体是义位的动态形式,是人与周围世界相联系的纽带.这个动态形式包含了语言和言语的对立统一.义位常体是语言的,义位变体是言语的.常体在语境中转化成变体,变体多次被激活又转化为常体.变体包括常规变体和非常规变体.常规义位变体是语言使用者对语言正常运用的结果.非常规义位变体是语言使用者故意打破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正常关系,临时建立能指和所指的非正常关系的言语变异.它以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价值体系等文化习惯为变异的基础,以隐喻为变异的媒介,以驾驭语言的能力为变异的手段.非常规义位变体的使用常偏重于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人群.对于第二语言使用者来说,只有进入了汉语的文化底层才有可能表达和欣赏这种言语的变异关.  相似文献   

5.
论义素分析法与语义的模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素分析法是将同属一个语义场的一些词放在一起,从意义上对这些词的义位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所包含的义素。如果同一语义场内的几个义位之间的区别义素具有模糊性,那么这几个义位的语义无疑也具有模糊性。通过对比分析出不同义位之间的模糊义素,就可以发现这几个义位的模糊性之所在。这样我们就不会再笼统地说它们是模糊语言了。  相似文献   

6.
新闻评论话语中的过程选择以属性过程和思维过程为主,本文将结合动词的语义特征分析其选择的动因。物质过程中存在客观义向主观义的转义,言语过程以言语主体的多元、言语功能的直显和多样为特征。行为过程呈现选择的弱化。新闻评论话语过程选择中体现着情态性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面部语义场根据指称范围的不同可分为6个子场,部分子场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出次子场。本文通过汉日面部母场、子场、次子场及其义位的对比,发现汉日面部语义场中存在着一些共性特征,但更多地表现为差异:两者为部分对应语义场,存在着文化局限子场和子场空缺;在子场中存在着部分对应义位、文化局限义位和义位空缺;义位数目上,汉语要多于日语,但具体到不同的子场情况又有不同。  相似文献   

8.
对于程度副词能否直接修饰名词,语法学界的认识并不一致,但这种客观存在的言语现象却呈现出流行开来的趋势,因此从言语事实出发,认真考察这种既非普遍又非个别的现象形成的规律,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名词的语义特征入手,分析归纳了可以出现在"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的名词类别,即方位义名词、包含形素的名词、蕴涵"量度"义的名词、"标准"义名词、"类别"义名词、"特质"义专有名词、专业术语类名词;说明词语之间的组合从根本上说是语义之间的组合,语义组合是词语得以组合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义征分析法对《唐律疏议》中法律词语的法律义位进行语义特征分析,探索研究古代专科词义微观语义结构的思路。将一个法律义位分析为主体义征和附加义征,前者包括类义征和表义征,后者主要包括评价义征。  相似文献   

10.
义素是义位的组成要素。义位是由义素构成的。义位不同,所含义素也有区别。义位有联系,就会包含相同的义素。意义的概念取向和功能取向,决定了义位所含义素的不同特点。义素可分为概念义素和功能义素。义位分析需要从两个角度入手,一个是概念角度,主要分析义位所含的概念义素,另一个是功能角度,分析义位所含的功能义素。这两个角度既密切联系,又各有其特点。形容词性义位既具有概念义素,又具有功能义素,其义素分析具有概念模式和功能模式两种。  相似文献   

11.
指称意义相同的人物肖像描写词汇在不同民族中有些可以引起相同或部分相同的联想,有些则仅在一个民族中引起丰富联想,而在另一个民族中不能引起联想,因而造成了汉英翻译中其联想意义的亏损,导致貌合神离,为了将这种文化上的亏损程度降低,在翻译中应采取变通手段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12.
诗词翻译中的意义传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对意义的分类为指导,评析毛泽东词<答李淑一>三种译文,说明诗词译者应着重理解与表达原诗语言的理性意义,因为对联想意义理解与表达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诗词译文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英汉习语中含有大量的“水”的意象,蕴涵着丰富的联想意义。这些相似或相异的联想意义显示出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与中华民族文化内涵上的相似与相异,折射出两民族不同的哲学蕴涵。  相似文献   

14.
由于词的多义性,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往往不能单凭字面意思来理解其真正的内涵或外延,语境的研究使人们把视野拓展到词的上下文和情境上下文,但有时单凭语境而没有认知主体的联想参与,也不能达到正确理解词语深层语义的目的,因为语义的产生来自语境与认知主体之间的互动,而联想是互动的主要路径.从认知主体来看,联想有其生物基础和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而语义是语言表达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它决定交际的成败。本文从语义重合及语义错位两方面对比分析了英汉动物词联想意义的异同 ,揭示了英汉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及联想意义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英汉文化词语的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存在共性与异性两面。英汉文化词语的翻译可根据他们在两种不同文化中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的共性与异性,选择适合不同类型文化词语的翻译方法,使译文中的文化词语在不同层次实现与源语文本的对等。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承栽着不同的文化。在中、英文俗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动物词汇,而且这些词汇在中、英文中有着或相同或不同的联想意义。这里通过对中、英文俗语中动物词汇联想意义的对比分析,明确其异同,以便更好地促进两种文化的跨界交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汉英词汇联想意义的分析对比,指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对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英语委婉语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义的角度 ,探析构成英语委婉语的语义手段 ,英语委婉语使用的内部机制 ,即联想意义的运用 ,来说明这些不同类型的意义如何适从于语言交际的总体效果 ,以及联想意义的运用所引起的各种语义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中英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语意、指示意义等的不同,本文从词汇所蕴涵的文化差异的角度进行探讨,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