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理解世界的博物学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强势的数理科学所描述的世界图景,博物学进路可以发出自己微弱的声音。推进博物学可以沿一阶和二阶两条道路展开,前者有助于普通人更好地了解周围的自然世界,后者有助于从编史学层面凸显传统知识、地方性知识、经验知识的价值。根据博物学进路,人类的科学史、知识史可以重写。不过,"博物学"与"科学"都不应当仅凭几个字就免于批判、质疑。  相似文献   

2.
正骑行万余公里拍摄植物4000多种博物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主要工作是对大自然的观察、描述、分类、辨析和著述。近年来,由于国人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关注,这门学问在中国颇有复兴的态势,不少都市白领、知识精英和普罗大众加入到这一探索自然的行列中,在网络和民间组织开展各类博物学的活动,乐清一位90后青年郑海磊便是"重度痴迷者"之一。他用5年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的数学化、科学危机与博物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象学家胡塞尔将科学危机追溯到伽利略对大自然的几何化、数学化,这一思想启发我们重新考虑西方自然科学史中博物学传统的当代意义。利用文化史中丰富的博物学资源重写科学通史并重建一种新博物学,有助于化解科学危机并丰富人们的生活世界。西方博物学史从怀特、卢梭到梭罗的人文博物写作,是人类思想史中一笔宝贵遗产,在重塑人与自然关系以及讨论环境保护时,我们不应当忽略它们。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云南本土学者方树梅编纂成《滇南茶花小志》一书,该书较为详细地辑录了明代以来各类著作中有关云南山茶花的记载,系统梳理了云南山茶花的传统代表性品种并收录大量有关云南山茶花的诗、词和辞赋。《滇南茶花小志》的内容饱含作者深厚的博物情怀与地方意识,而该书的编纂则与中国近代博物学学科的新旧转型密切相关,堪称一部承先启后的地方物产志,填补了一些前人研究的空白,为后来有关云南山茶花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切政治现象只不过是人内在需要的外在表现,而人又是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的有机统一,决定了政治形态与自然生态具有相通性。本文从生态化的政治结构功能体系的理想模式出发来分析和研究政治现象,以非政治的形态因素分析来观照、反省当前政治发展现实与困境。通过生态分化、生态域、生态链接和生态场等概念和内在逻辑分析,试图找出政治与自然社会中彼此兼容的形态特征,选择并寻找政治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生态小说以反思生态问题为己任,一方面探求了社会发展进程中生态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中存在的悖论;另一方面以极大的同情心展示了生活在底层的民众们困苦的生存境遇和两难的生存困境。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是生态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厘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是文明不断更新的过程,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科学阐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体系,其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历史文化渊源传承和现实的实践根基,蕴含生态生存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法治观、生态民生观、生态共赢观等丰富的内容,对于青岛践行生态生产、生态消费、生态法治、生态民生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美育不同于一般的生态教育和审美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它是一种情感教育,以生动的形象打动人,对人产生深刻的影响。提倡人与自然的高级和谐即精神层面的和谐,亲近人的生存本质,直接作用于人的内心,推动“经济人”向“生态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文艺生态审美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基础上,以系统整体化的思维品质,以艺术审美体验的生命情怀,感悟与深层次地体味人的生存魅力,建设性、诗意化地演替人类生态性生命存在的韵律。其中文艺生态赖以存在的条件是文艺的“自然”形态;生态审美解析人的审美实践活动的生成,建构人的精神———心灵境界,消解人类活动中的对立与争斗,启悟人类朝向未来的优化生存。  相似文献   

10.
对生态美学研究的几个追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生态美,不仅要关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重要的是还要关心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作为后发展国家,我们固然要避免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种种失误覆辙,也不能把眼光仅仅盯在我国古人的生态智慧。要从学理上研究生态美学,就应关注人类文明的转变方式,并上升到哲学的层面加以关照。  相似文献   

11.
浪漫主义对大自然的爱的呼唤促成了生态整体思想的萌芽,而群落超级有机体范式则构筑了现代生态学的逻辑起点。它们实现了生态学与机体哲学的融合,并为盖娅理论的产生作了铺垫。但是,由于生态整体论具有浓厚的形而上学色彩,使得它不断遭受来自还原论的质疑:生态系统是否是具有本体论地位的最基本单元,群落的形成是竞争的结果还是随机的组合等。正是整体论与还原论之间的这种相互辩驳、修正使得生态理论呈现出螺旋式的上升与发展。这种逻辑几乎贯穿了生态学历史的全部。尽管它们之间的分歧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但生态思想的逻辑归宿最终只能是多层次的进化整体论。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化和人类学构成了生态人类学当代发展的文化背景与学科背景。主体一元化和谐的生态结构、主客耦合并进的生态关系、天人圈态良性循环的生态自由,表征了生态人类学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设计应该是艺术、科学与生活的整体性结合,是功能、形式与技术的总体性协调,通过物质条件的塑造与精神品质的追求,以创造人性化的生活环境为最高理想与最终目标。一个好的室内设计就是利用科学技术将艺术、人文、自然进行适性整合,创造出具有较高文化内涵,合乎人性的生活空间,同时它更应该是一个绿色的设计、可持续的设计、生态的设计。所谓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生态设计就应该处理好大环境(自然环境)。今天的室内设计不再是室内设计师自己的事情,它需要设计师和各个相关专业的工程师之间协调和相互配合,一个成功的生态设计必然是设计师和各专业工程师之间密切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然而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及自身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当前部分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存在着缺撼。高校要利用理论教育、环境熏陶、公众参与、实践养成等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手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  相似文献   

15.
生态工业园的研究和建设在国外已有十几年的历程,并取得了很好的效益,而在国内则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生态工业园的相关理论及实践应用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目前,建立生态工业园,发展生态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介绍了生态工业园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生态工业园的内涵,着重从生态设计规划和生态管理规划两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工业园区的生态规划.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生态恢复和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也面临如何提高财政投入效率和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稳定性等问题。生态购买是一种提高生态恢复效率的制度创新形式。本文总结和分析了国内生态购买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生态购买与生态补偿、生态服务市场化的关系,提出生态购买是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恢复制度创新方向,今后应加强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文章为完善和创新我国生态恢复及保护管理制度、有效保证生态公共品供给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互相制约的执政主体与执政客体的耦合构成执政生态系统,健康的执政生态能强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而不健康的执政生态则动摇甚至颠覆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其健康与否的评估指标有政党生态、党内生态和社会生态三个一级指标及其分解出的九个二级指标.中国共产党目前的执政生态总体上是健康的,但存在某些“病毒”和“亚健康”的症状,可以从加强多样性建设、强化健康因子、走“资源节约型”道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等方面,优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生态,实现长期执政.  相似文献   

18.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在教育资源配置和基本职能发挥方面缺乏生态教育意识,滞后于生态建设实践,致使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滞后和消费行为失范。深入剖析高校市场化中人才培养急功近利,教育范式情感缺失,学科间壁垒增加的成因,积极探索具体可行的育人理念、制度保障、协同机制、课程体系、注重实践育人的生态文明教育有效路径。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彰显高校"绿色"发展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生态技术创新不仅是生态在技术层面的体现,也是生态在技术层面的诉求.我国的生态技术创新刚刚起步,还存在两大微观践行困境:一是企业的生态文化困境,即不少企业还是秉持狭隘的发展观念和本位主义思维;二是公民的生态行为困境,即生态产品的高价格让许多公民望而却步,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潮影响下的炫耀性消费和符号性消费此起彼伏.针对以上困境,国家应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执行制度,并强化生态考核指标;要动员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切实落地公众生态监督;不断提倡绿色减排,重点打造绿色生活文化.  相似文献   

20.
在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新趋向的今天,将“文化自觉”理论运用到生态文化领域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思想前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从认知角度来讲,生态文化自觉既是一种文化意识,又是一种生态价值观,其本质是生态理性,具有历史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从实践角度来讲,生态文化自觉的实现要遵循继承性原则、时代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群众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