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桂林回族家规分析周建新1995年9至10月,笔者随《广西回族历史与文化》课题组,到桂林地区做社会调查,收集到11份珍贵的回族家谱。其中主要有《池头马家谱入、《宋氏祖谱》、《李氏家谱》、(张氏家谱》、《麻氏祖谱》、《傅氏祖谱》等,有的祖谱内容翔实,言之...  相似文献   

2.
《汉藏之间的康定土司——清末民初末代明正土司人生史》一书将康巴人作为汉藏文化交流的中介者,从末代明正土司甲宜斋的人生史入手,分析其先祖的土司历程、其土司生涯的政治活动及康定地区政治、文化格局的转变,着眼族群和平共生.作者郑少雄以历史人类学、政治人类学为主要研究方法,勾勒出了一幅百年前康区地方与中央政府间文化、政治融合、对抗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3.
《汉藏之间的康定土司——清末民初末代明正土司人生史》一书将康巴人作为汉藏文化交流的中介者,从末代明正土司甲宜斋的人生史入手,分析其先祖的土司历程、其土司生涯的政治活动及康定地区政治、文化格局的转变,着眼族群和平共生。作者郑少雄以历史人类学、政治人类学为主要研究方法,勾勒出了一幅百年前康区地方与中央政府间文化、政治融合、对抗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4.
宕昌马土司从元代至正九(1349)年至民国二十二(1933)年,先后承袭延续达584年之久,是甘青地区土司中存在时间最长,管辖范围影响较大的土司之一。研究马土司家族延续发展的历史,对明清以来宕昌及相关周边地区的历史和甘肃地方史,甘肃藏族史研究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其家谱则是研究了解宕昌马土司家族发展延续不可替代比较重要的基础资料。宕昌马土司家谱因仅存一部,未能公开介绍和披露其主要内容,学术界了解者甚少。因此,笔者根据前不久委托宕昌县政协主席刘述提供的土司家谱复印件,作简要考述,以供地方史志和甘肃藏族史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清代土司研究:一种政治文化的历史人类学观察》一书从土司区域内部情形研究中国土司制度:首先,在理论上系统总结了前人土司制度研究理论,提出要从"三个层面"、"四个视角"观察土司,并且提出了鉴别土司的二十八字理论和土司类型理论,还在土司区域变动的基础上阐述了土司的理论,明确提出土司是朝廷任命的世袭官吏,  相似文献   

6.
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及西南等地土司政治与土司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日渐得到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土司研究基本形成相对完整的学术架构,成果不断增多,在专学化发展过程中,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国际化趋势明显.因此,中国土司研究不应回避政治属性和服务意识,专家学者在强化中国国家认同、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认同及推进制度创新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能力的当下,研究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及西南等地土司政治,利用历史积淀的制度文明,推进制度创新,建构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和深化土司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解决我国国家统一、边疆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和文化繁荣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提供学理支持和历史镜鉴.  相似文献   

7.
说明     
《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89期)所刊发的成臻铭《群在时空之间:论明代土司的民族族系分布特点》一文,系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代土司政治文化研究》(批准号10BMZ011)和中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国家成文的土司制度既是国家政权主导、土司政府配合、土司辖区民众积极参与而形成的产物,又是明清时期中央政府与各地土司互动与博弈、认同与调适的必然结果.明清时期国家成文的土司制度具有政治、管理、法律、社会及文化等功能.土司制度功能的学理性主要体现在工具性和稳定性两个方面.从学理层面探讨和诠释土司制度的功能,能为“土司学”的构建以及制度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清张廷玉等修纂的《明史》,据明政治现实,创立了阉党、“流贼”、土司三列传,为前代封建正史列传所未有。其中《土司传》十卷,分别记载了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五个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历史情况。全书的卷三百十七至三百十九是《广西土司传》。此传对明代广西土司及瑶壮等少数民族的状况,作了纪述。故此传对广西土司制度及少数民族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对它论说,对进一步了解此  相似文献   

10.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中国中央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的一种有别于汉族地区的统治政策.其中,壮族土司制度源远流长,对壮族聚居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研究壮族史和广西地方史的重要内容,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女博士詹妮弗·托克(Jennifer Took)所著的《中国西南地区的部族首领:中华帝国晚期壮族首领在土司制度下的特权》[1]①就是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壮族土司的一部代表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外学者对中国土司制度的基本观点及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1.
嘹歌·贼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反映的壮族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贼歌》是流传于广西右江地区壮族民间的一部叙事抒情长歌。它叙述了土司时代一位壮族男子被迫出征的战争经历和爱情故事,记述了土司制度下壮族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平乱战争、风俗文化等,反映了壮族传统的思想性格。价值观念、文化心理等。《贼歌》采用壮族情歌套路式的表现形式,将记叙和抒情结合为一体,语言生动,情感丰富,风格独特,堪称壮族民歌的典范。《嘹歌》是流传于广西右江地区的壮族民歌总集。本世纪七十年代,黄勇刹先生将《嘹歌》中长歌之一《贼歌》整理为民间文学《唱离乱》在《广西文学》上发表,引起了民间文学界的…  相似文献   

12.
<正>桑植土司是指元明清时期,封建王朝在今桑植县域所建立的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等一系列土司建置。土司的设置与沿袭,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土司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不仅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了土司时期的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的面貌,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明清及民国时期甘青川滇汉藏连接地带藏族土司取汉姓现象进行了全面考察,在考察汉姓藏族土司的地域分布、历史流变及取得汉姓的多种方式基础上,分析了藏族土司取汉姓现象所包含的政治意蕴,指出在当时条件下藏族土司取汉姓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现象,也不简单代表藏族土司的"汉化"倾向,而主要是藏族土司效忠中央王朝的一种政治表达,是向中央王朝表达政治立场与国家认同的重要方式,是政治因素大于文化因素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卓尼杨土司政教合一制度为什么得以发展巩固,延续五六百年。它是建立在什么样的经济基础之上,就目前而言,研究的仍然很不够或很欠缺。作者认为研究土司政教合一制度,不能忽视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这种经济基础只是农业、畜牧业和(简单)手工业的分工。土司的经济来源全出自他所有的土地、草场上依附农(牧)民所提  相似文献   

15.
土司是元明清等朝利用少数民族首领代表国家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进行间接统治的产物,研究我国历史和民族史的土司问题应以国家存在为前提.中央政府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通过土司制度实现有效的双向互动,历代土司逐渐形成强烈的国家认同观念.在封建王朝强调的治统一贯中,历代土司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内化”、民族地区的“内地化”和政治一体化;在封建王朝推进的文化共享中,历代土司通过文化交流和兴学启智促进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进程和文化认同;在封建王朝推进的民族一体中,历代土司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活动参与并推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进程和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6.
论土司与土司学——兼及土司文化及其研究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土司研究已经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历程,建立土司学的时机已经成熟.本文从土司含义与土司类型出发,初步探讨了土司学的历史发展、研究对象、研究主题、主要内容、核心层面以及现代意识,并据此对土司学的重要研究时象--土司文化及其研究价值进行了深入讨论.土司学的创建,对我国土司、土司文化、土司政治文化以及微型社区的现代土司现象的多学科理论交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国外的土司现象与酋邦研究也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群在时空之间:论明代土司的民族族系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土司族属理论研究基础上对我国明代土司的族属分布、群分布、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做出了基本分析,揭示了民族政治文化的同一性以及多元性、多样性特点.文章认为在明帝国辽阔版图内有26个少数民族存在着土司,而且形成四大土司集群,各民族土司内部存在数量不等的土司类型,不同类型之间不断发生转化.对土司的民族族系进行断代清理,可以强化土司学的跨民族文化研究的功能,有效地实现土司学和民族史学科的对接与转换.  相似文献   

18.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族志、家乘、家牒、家志、家史等,是家族文化的载体之一,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时代。家谱在不同的时代,显现出不同的形态,曾经在传统社会发挥着各种作用,在那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家谱被认为是“四旧”之一,曾被剔除掉了。  相似文献   

19.
李土司先世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土族李土司家谱中关于其先世为李晋王的传说加以考证,认为李土司家族传说的晋王即是曾五次出征河湟的西夏晋王察哥,李土司初祖赏哥为晋王察哥子孙,所任之职为西夏齐王遵顼大都督府,出镇鄯州,夏封鄯善王,后世遂误传为元代之事。  相似文献   

20.
容美土司田氏作家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居于湘鄂川黔接壤地区的土家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土家族历史上,曾在较长的时期内存在过制约着土家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土司制度。在土司时期的大小数十个土司中,湖北容美土司以其强盛的实力雄据一方。特别令人瞩目的是,在明末清初之际,容美土司田氏涌现了一个历时六代人、兴盛百多年、有名诗人达十余人之多的家族作家群,为世人所惊叹。这不仅是土家族历史上所绝无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