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鸿门宴》一课,关于“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一句,原课本注释为“‘王之’就是‘以之为王’”(301页);新课本注释为“‘王之’王,为王。之,咸阳” (306页);新三册课本“单元知识和训练”又说“‘王之’就是‘使他为王’”(297页)。这显然是三种完全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解释是把  相似文献   

2.
苏轼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一直是大学、中学语文课文之必选。给学生尤其是给中学生讲古典诗词,必须句句讲清楚,不能停留在大而化之的一般欣赏上。“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此句中的“多情应笑我”如何去理解?历来教学中都按传统的注释:这是倒装句,亦即“应笑我多情”。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高级中学课本第二册的解释是:“应笑我多情善感”,这也是一种省力的解释,以后的课本基本沿袭此种解释。仔细推敲,此释有悖于大词人苏轼的博大情怀和词的意蕴,以及他高超的运用自如的浪漫主义写作手法。从全文立意的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3.
“好逑”辨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诗该怎么讲?一九五六年七月上海第一次印刷的高中文学课本第一册第三页注解(4)是这么说的:美好的姑娘,君子爱慕她,希望同她成配偶。窈窕,美好的样子。淑女,贤德的姑娘。君子,男子的美称。好,念 hào,爱好。逑,念 qiú,成配偶。这两句,也有人解释为:美好的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依此看来,这两句诗有两种解释。文学课本的编注者偏重于前一种解释,但也未否定后一种解释。究竟如何解释为好,关键是怎样正确理解和辨别“好逑”这两个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开会的会(hui)字有时会读成会计的(kUdi)字.有人往往以一字多音来解释,这实际上没有解释清楚。以前中学课本《形声字》里说:’‘认识的形声字多了,可以总结出声旁表音的一些规律,帮助我们认字。比如,我们知道了该字读gai,而核字读he,可以推断包含声旁亥的字至少有两种读法。”为什么?课本没有说,后来修订时将这段话又删去了。“会”的一字多音、核和该的谐声关系受什么规律支配呢?这个规律就是喉牙声转,就是影[o]晓[x]匣[y]和见[k]溪[k]群[g]疑之间的互转,拿现代汉语来说.就是gk-h之间的互转。喉牙声转是喉…  相似文献   

5.
日前中学语文课的词语教学大体上有两条途径:一是看注释——看课文附注上的词语解释;一是查词典——从词典上查课本里没有注解的词语。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以上两种途径不一定行得通。有些词语,课文上既无注解,词典上也未收入,如“宽廓”(《听潮》,初中语文第四册)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也未收入。有些词语,在词典上的解释还不够确切,或不够全面。有的时候,也无法借助课本、词典,如考场应试,路遇询问。因此,还得掌握一些解释词语的方法,找到“点石成金”的手指,才能见石点金,遇词解词,才能防止解词上的“本本主义”,发展思维能力。 解释词语方法很多,归纳起来,约有十种。 一、直观法  相似文献   

6.
有的同志来信反映,希望对中学语文课本中新增添的《东山》诗加以解释。这里请中文系林俊荣同志作一解释,不一一复函。在中学文科教学中遇到什么问题,欢迎来信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注释古乐府《木兰诗》“唧唧”一词,兼收了两种说法:[唧唧]织机声。一说叹息声。《辞海》(一九七九年版)解释“唧唧”作织机声的义项中,举了《木兰诗》为例。近年出版的一些古典文学读本也有把“唧唧”解释为织机声的。  相似文献   

8.
课本韩愈<师说>文后"君子不齿"句中的"不齿"注释,有值得商榷之处,依作者写作的本意当以"不能同列,不与……同列"解释为妥.  相似文献   

9.
一、为具牛酒饭食 “为具牛酒饭食”句,课本中只注“牛酒”为“牛肉和酒”。对“牛酒”这样解释,愚以为不太贴切;为谁办“牛酒饭食”语文课本亦未注明。 先谈“牛酒饭食”,我认为这四个字要联起来讲,解释为“盛大筵宴。牛酒,杀牛置酒,代丰盛的佳肴,”这样讲可以切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虹吸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在一些中学物理课本和一些教学参考书中可以看到。在这些书中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一致的。现引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流体力学》中关于这方面的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高中数学中关于曲线的对称性及交点理论来解释现行初中数学课本代数第三册第138页,例2的求解方法的合理性,并从中得出一些简单二元二次方程组根的规律。为说明问题方便起见,先把课本里例2的解法写出:例2解方程组解:这个方程组的x、y是一元二次方程z~2-7z+12=0的两个根,解这个方程,得:z_1=3或z_2=4,所以原方程的解是:这个方程组虽然可以用代入法解,但采用上述解法更简洁。课本配备了许多类似例2的习题,无疑是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这类题的例2解法。但是例2解法过程中从z_1=3或z_2=4这一步直接得出原方程组的解是比较突…  相似文献   

12.
《中山狼传》是一篇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高的明代散文。由于其中某些词语用法不合常例,而课本又未加注释,教学中出现了一些疑难。疑义相与析,本文仅就管见所得,试作一些解释。 (一)唾手登车 课本无注。不少选本注为“从容上车”。这样注,用了“唾手”的引申义,“登”的本义,即句解词是讲得通的。但置诸上下文中,则有抵牾之嫌。  相似文献   

13.
秦汉时期的识读课本在我国辞书编纂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这一时期的识读课本为后世字典编纂提供了基本的文字来源;“正字”的编纂思想为历代编纂字典者所继承与发扬;文字汇编原则对字典编纂体例的显著影响;解释字词的方法奠定了辞书训释体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修订本高中语文第四册《阎典史传》一文中有这样几句话:“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应元慷慨登陴,意气自若。旦日,大雨如注,至日中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课本把“旦日”解释为“明日”。(见课本365页注)笔者认为这条注解是错误的。一般来说,解词时所出现的错误不外这样两种情况:一是指对某一词作了与其本义与引申义都不相干的解释,这种错误比较容易被人发现,另一种是指对多义词没有认真考虑其语境而选义失当,这种错误多是似是而非,对人有很大的迷惑性。我们知道,所谓多义词是就其本身而言有几个义项,而将一个词置入特定的语境中时,一般来说它只能是单义的。(笔者按:至于  相似文献   

15.
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一册《狼》一文中,有“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句.课本对“眈眈相向”的解释是:“瞪眼朝着(屠户).眈眈,注视的样子.”注释者把“相向”释为“朝着”,这是不妥当的.或许是注释者把“相向”作为同义词复用而释为“朝着”吧!可是“相”字并没有“朝着”的义项.在此,我们想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黄裳 《社区》2008,(32):4-6
现在已经很难记起自己最早读的是些什么书了。“读书”似乎也有种种不同情形,有被动的,有的则出于自愿。无论是私塾或学校,在那里读的都是老师指定的课本,没有自己挑选的余地。我是由大伯父(他是清朝最后一科举人)开蒙的,用的课本是上海出版的澄衷学堂《字课图说》,这是“看图识字”一类的识字课本,每半页三个字,左图右文,编辑得很不错,图画得也好,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本既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教会学生阅读数学课本,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第一步.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使用课本,养成阅读课本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8.
中学文言文中的假设连词高承华古汉语中的假设连词非常多,是一个丁口兴旺的“家族”。中学文言文中的假设连词也不少。它们有哪些?它们之间有没有规律可循?中学课本中对一些假设连词的注释是否正确?一些不常用的假设连词出现在中学课本里,编者未加注释,我们在教学过...  相似文献   

19.
夏维伟 《新天地》2011,(12):203-203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把图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巴也会说话了。”打开我们现在的政治课本,一张纸鲜活的图片扑面而来。其中,有我们中学生的生活写真,有我们伟人的风采,也有一幅幅风趣幽默的漫画。这些插图有的是课文的补充说明,有的是课文的延伸扩展,还有的是课文内容的具体形象化。它们使课本变得丰富多彩,内容变得有血有肉,课堂变的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20.
余华 《可乐》2011,(9):16-17
有那么一两个星期的时间,我突然迷上了作曲。那时,我还是一名初中的学生,正经历着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我当时怎么也分不清上课和下课的铃声,经常是在下课铃响时去教室上课.与蜂拥而出的同学们迎面相撞.才知道又弄错了。那时,我喜欢将课本卷起来,插满所有的口袋。时间一久,我所有的课本都失去了课本的形象,像茶叶罐似的,一旦掉到地上,就会滚动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